![]()
目录 庵堂认母 巴特力和爱娥恩 白城人 白马尼那痕 棒槌鸟 棒槌鸟的传说 宝宝山的传说 宝葫芦、猫和狗 宝珠山的传说 北虎 北莲 北鹿——五女采山的故事 北熊——火龙沟的故事 北珠——黑通藏珠的故事 毕尔达巧克乔莫日根 布谷鸟的来历 草帽顶的传说 长白参 吃“托花样”的故事 大堆丰山的传说 大烟儿炮 大雁姑娘 戴辔头的牛犊 德勒乞莫日根的传说 钓鱼台 东珠 恩都力造人 嘎斯卡的故事 姑辰、公郭力、其查卡 哈拉突和两座大山 蛤蟆儿子 寒露来到割荞麦 寒食节的传说 含羞草 赫哲人和老虎 赫哲人和猎犬 黑龙江的由来 黑瞎子、狐狸和猎人 黑鱼泡 猴石山 猴石山的由来 呼汉海 呼萨德都的故事 狐狸仙 狐狸与黑瞎子 滑雪板 黄金塔 徽钦二帝的传说 箭箭不离腚 金鸡 金鹿的故事 镜泊湖的传说 空库和哈依月根 口弦琴 老道沟的传说 老道庙的传说 老龙岗的传说 老人石和金鹿的故事 猎人和狼 柳树岛 龙胆草的传说 龙落马家沟 龙七爷救张赛花 芦清河的传说 吕祖庙 罗锅桥的来历 玛夫卡与苏拉给 马虎力山的传说 年亡牛处桥的传说 牤牛哈 蟒蛇兄妹 配婚姻 七女峰 七星砬子的传说 七姓人与依兰 勤得利的传说 青龙山与寒葱沟 青蛙德都 人参娃娃 三条乌龙戏明珠 莎丽坤德都 傻子学话 山花与血沙 圣克列花 石头庙 松花江的传说(一) 松花江的传说(二) 松花江的传说(三) 松花江与黑龙江 松香德都 酸菜 谭香哭瓜 淘金把头的来历 王八脖子山 威兰德都和莫日根 乌龙的传说 乌拉草的传说 西尔达露莫日根——赫哲人第一个英雄故事 仙人掌 向龙和向虎 小铜人和小铜锣 养蚕业的由来 野马山 一棵松 一只金马驹耳朵 榆树钱的传说 鱼中皇 月亮的故事 猪山的传说 抓吉山的来历 紫烟霞
精彩页 虎嫂怀孕后,不能同二虎一起上山干活儿了,这使二虎感到很孤单。有一天,他对媳妇说:“好媳妇,你这肚子长得这么大,可到什么时候不再长呢?” 虎嫂笑着回答说:“傻二虎,等我给你生下个虎崽儿,它就不长啦。” 二虎又说:“要知道你喜欢虎崽儿,我从山里抱来个就行啦,何必叫你费劲儿又费事,整天喘粗气呀!” 第二天,张二虎带上干粮,背上褡裢,拿上叉子,上山去了。他一心要给媳妇抱个虎崽儿回来。说也很巧,他进山找到第三天头上,真的见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崽儿掉进陷虎坑里,“嗷嗷”地叫着。张爱虎又气又乐,气的是有人缺德,又偷着设了陷虎坑,乐的是他终于给媳妇找到了小虎崽儿。他从陷虎坑里救出虎崽儿,抱在怀里,如得到了宝贝似的,急忙往家跑,边跑边哄着虎崽儿说:“虎崽儿你别叫,虎妈妈吓跑了,我媳妇把你抱。” 张爱虎进山三天,媳妇虎嫂在家中给他生下个闺女。张爱虎抱着虎崽儿进了家门一看,见媳妇的大肚子没了,给他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孩子,可乐坏了。虎嫂见丈夫回来,也乐了,她把毛茸茸的小虎崽儿抱在怀里,心想傻丈夫是心疼我,怕生孩子费劲儿、费事,才在山里跑了三天哪。 张爱虎高兴地说:“你生了一个,我抱来一个,两个咱都养着吧。” 虎嫂笑着说:“傻二虎,哪有人家里养虎的?你赶快把它扔了吧。” 张爱虎反驳说:“往哪儿扔?扔在村里会被坏人打死,扔在村外会被老狼咬死,扔回山里会饿死,这小生命咱养定了。” 毛茸茸的小虎崽儿睡在虎嫂怀里,倒挺可爱的,虎嫂又觉得傻丈夫说得有理,就把小虎崽儿也养了起来。可是夫妻俩喂它什么它都不会吃,因为它太小了。 张爱虎人傻有个傻想法,他说:“你生孩子喂的是奶,我抱回来的虎崽儿大概也得喂奶,好媳妇,你喂喂它吧!” 在好心丈夫的劝说下,虎嫂真的把乳头塞进小虎的嘴里,那小虎和人一样,闻见奶味儿就裹起来…… 从此,虎崽儿就成了张爱虎家中的成员了。它吃在虎嫂的怀里,睡在虎嫂的身边。虎嫂烧火做饭,它就趴在虎嫂的脚上,虎嫂到井边去挑水,它也跟着跑前跑后,它和这位人妈妈形影不离。虎嫂夫妻也确实把它当成孩子一样养着。小老虎爱吃肉,夫妻俩隔三岔五地给它打只野兔来。小老虎也非常仁义,它从小用前爪挠虎嫂,表示它和妈妈的亲呢,它长大了也是这样,虎爪尖硬了,有时会把虎嫂的手背、胸口给抓挠破了,它总是很懊悔,用舌头给妈妈舐好伤痕。虎嫂下地侍弄庄稼时,它能在地头儿上看着小妹玩球儿,哄得小妹从来不哭,有它在小妹身边,什么猫狗都躲开了。爱虎上山采撷时,它能去送饭,有它跟着,什么狼啊虫啊都不敢靠前。上半夜,它睁着左眼睡觉,左眼的光亮能照着虎嫂做针线活儿,下半夜它睁着右眼睡觉,右眼发出的光亮能使爱虎下地喂马拌料不摸黑。总之,夜晚家里总有一只“长明的灯”,照得家里亮堂堂,护佑家里猪狗鸡羊平安过夜。 这一年冬天,虎嫂娘家办喜事,给兄弟娶媳妇,来人接夫妻俩去喝喜酒,再接顺山堡的吹鼓手去吹打。虎嫂夫妻把小虎留在家看门,跟着鼓乐班子坐上马爬犁走了。那时候这里人烟少,村屯之间距离很远,他们走了半晌时遇到了狼群,几十只饿狼把马爬犁给围上了,吓得三匹马光打响鼻儿不迈步。幸好有吹鼓手,大伙吹打起来,狼不敢靠前。可时间长了,这狼就不怕了,狼就往上冲。张爱虎把爬犁上的干草点着了,狼虽怕火,可是干草不多呀!就在这危险时刻,张爱虎的虎儿子赶到了,它大吼着向狼群冲去,一个猛扑就把老头狼给按倒咬死了,吓得那些狼赶快逃命。小虎护送着人们离开了险地,到了虎嫂的娘家,大伙儿都说张爱虎夫妻俩积了德,得了“山神爷”的保护。从那以后,张爱虎和虎嫂把虎儿子当作亲生的孩子一样,管它叫虎哥,女儿叫虎妹。 虎哥在村里从不惹祸,谁家丢了猪崽儿,它能给叼回来,谁家孩子进山迷了路,它能给找回来。虎哥有时趴在村口晒太阳,恶狼就不敢到村里偷鸡摸狗,坏人也不敢过路进山糟蹋山里的小动物。外村人羡慕地说:“顺山堡,人有福,山神爷,把村护。” 这句话后来还真应验了。 P34-35 导语 丛坤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佳木斯卷)》所收文章多为民间百姓口口相传之作,有的故事流传时间久远,在流传过程中于不同地区可能演变成不同的版本。本书立足于选编内容的完整性及多样性,旨在为了能向读者全面展示黑龙江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均予以收录。 序言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气候上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每当冬季 来临之际,万物肃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正如《 红楼梦》中那句人皆可诵的诗句:“落得一片白茫 茫大地真干净。”黑龙江省的历史也如同它的气候 一样,更迭起伏,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出现诸多空 白,让今天的史学工作者费尽猜测。 一、孕育黑龙江民间故事的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 、东北亚的中心区域,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 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因境内最大的河 流黑龙江而得名。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26'—53°53',东经 121°11'—135°05',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 洋西岸,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 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 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水陆相连,边境线总长2000 余千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界江,全长4440千米( 海拉尔河为源),干流全长2821千米,其中中国境 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千米。两岸植被完好,至今 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是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 之一。这条粗犷、寂静的大河山远水长,岛屿星罗 棋布,是开发界江国际旅游的珍贵资源。 黑龙江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境内西、北、东 三面有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 、老爷岭等两大山区。在地图上,黑龙江省的形状 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南北长约1120千米,东 西宽约930千米,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 ,东北、西南部低。地貌类型比例:山地、丘陵占 60.5%,余为平原、水面及其他。 黑龙江省地处欧亚大陆东缘,深受日本海海洋 季风的影响,南北相距10个纬度,从北到南分为寒 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全省大部分 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40℃,大兴安岭地区大于44℃ 。黑龙江省冬长夏短,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都长达6 个月以上(205—215天);有些地方可达8个月左右 (220—265天),夏季不足1个月;甚至有一半左右 的地区春秋相连,没有真正的夏季。西南部夏季最 长也只有50天。冬季的北疆,坚冰锁寒江,瑞雪铺 大地,为开展冰雪运动,制作冰灯、雪雕创造了条 件;连绵起伏的山地,过去是冬季狩猎的好去处, 如今是建设滑雪场的理想地。 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出特殊的多样性和 相对的整体性。大、小兴安岭不仅是黑龙江省,也 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黑龙江省资源 丰富,大森林、大草原、大沼泽、大田作物都是国 内罕见的,同时在国际上也颇闻名。森林覆盖率、 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黑龙江省拥 有世界公认的黑土带、大豆带、玉米带和奶牛带, 非常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尤其适合发 展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高于 全国其他省份2—5倍,素以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 和中国“黑土地之乡”著称,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 战略后备基地,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绿色优质农 产品的主产区。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区系组成复杂,种类较多, 数量可观,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 位置,其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更具有北方特色。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种类众多,其中鸟类和兽类占全 国的20%—30%,为国内种类较丰富的省份之一。 境内有东北虎、紫貂、貂熊、梅花鹿、丹顶鹤等17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处,其中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扎龙 自然保护区、洪河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名录,三江自然保护区、丰林自然保护区已加人世 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发现矿 产资源135种,其中石油、石墨、天然气、煤炭等资 源量均位居我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与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中原诸 省相比较,黑龙江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但自然 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已成为黑龙江省的后发优势。 (二)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 1857年,马克思说,“黑龙江两岸的地方”是 “当今中国统治王朝的故乡”。这一精辟论断印证 了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 局的形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黑龙江省早在距今三 万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今黑 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乡学田村,曾居住着旧石器时 代晚期智人,从伴生的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及 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看,当时这里的人们已将狩猎作 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位于哈尔滨市的阎家岗遗址中 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石片,石核和 砍砸器,动物化石等历史遗迹,推断其地质年代距 今约22000年。距今约6000年的密山肃慎先民(渔猎 文化)的新开流古文化遗址,其存在年代大约相当 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山 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 的东胡族系(草原族系)昂昂溪遗址,广泛分布于 嫩江流域。距今约4000年的小南山遗址是黑龙江流 域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界标。据考古 发现,位于肇源县民意乡白金宝村的白金宝遗址分 布范围有20多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境内嫩江流域 一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从新石器 时代晚期经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大型原始聚 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黑龙江流域最早的文明社会 。三江平原陆续发现的数百处汉魏时期遗址及黑龙 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施的“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 群聚落考古计划”,初步确定农业生产是七星河流 域汉魏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凤林古城的发现证实 ,祭祀和战争在七星河流域汉魏居民中占有重要位 置。如果以国家作为文明确立的标志,七星河流域 的汉魏居民就已经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 有些原住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 族、鄂温克族等,历史上一直没有能够创制出自己 的民族文字。他们利用口耳相授的传统,不仅娱乐 生活,联系亲朋,而且还传扬民族历史,歌颂民族 英雄,传承民族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教育后 代,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培养同自然斗争的顽强精 神。所以,民间故事又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几乎 直至20世纪30年代,在某些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鄂 伦春族中,民间故事依然能够在对民族产生潜移默 化作用的同时,起到一部包括哲学、历史、宗教、 伦理、民俗、生产知识等在内的民族生活百科全书 的作用。在距今尚不算久远的族内老辈人观念中, 某些种类的传说故事(如关系到“民族信仰”的故 事、族源故事、祖先故事等)甚至还能产生这样的 效果:无论情节多么离奇,幻想成分多么浓重,故 事还是会被作为“真实”接受下来。许多故事不仅 是讲给人听的,讲故事甚至成了一种礼仪、一种传 统。它们是献给灶神、家神、各种自然神、山林水 泽渔猎之神,献给林中鸟兽、水中游鱼的。人们在 愉悦自己的同时,还以此来愉悦大自然,愉悦神灵 ,以求好运和好收获的回报。在民族心理上,某些 故事甚至具有“圣经”的地位,它们代代相传,不 容随意“篡改”。在民族生活中,故事曾经是一种 无法取代的实际需要,是民族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 组成部分。 黑龙江省的民间故事,早在20世纪初即曾引起 过俄国学者的注意,但并没有像样的采录成果存世 。凌纯声先生于1934年发表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 族》一书中,采录整理了19个赫哲族长篇故事,是 为黑龙江省民间故事有文字记录之始。从20世纪50 年代后期(1956—1959)起,随着对省内少数民族 开展全面系统的社会历史调查,对本省少数民族民 问口头文学作品也有所采录整理。其间经60—70年 代有所停顿,但于80年代初又恢复了这项工作。先 后有隋书金、马名超、王士媛等人采录、编辑、出 版了一些故事集,如《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选》《赫 哲族民间故事选》等,所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从 1981年开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龙江分会由王 士媛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不定期集刊)陆 续发表了大量以省内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为主体的民 间故事(至1991年停刊止,前后共发表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2000余篇,约400万字)。20世纪80年代 后期起,全省共出版地方《民间故事集成》95卷, 收入故事近两万篇,总数约计2356万字;采集期间 共整理出文字资料和录音资料5000余万字,积累故 事总计约5万篇。2005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 龙江卷》(主编徐昌翰)出版,该卷选入神话、传 说、故事计580篇,异文22篇,约140万字,基本涵 盖了全省所有地区和县、市,具有广泛代表性。比 较集中地折射出黑龙江这块土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本套丛书主要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龙江 卷》为蓝本,以全省13个市、地为划分,每一市、 地各出1卷,共计13卷。在此谨向徐昌翰、栾文海先 生,以及为黑龙江民间文学整理工作做出过突出贡 献的王士媛、马名超、隋书金、李路、郭崇林等先 生表示由衷的谢意。 《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编委会
内容推荐 “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是对黑龙江民间文学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它覆盖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学样本。这些样本,包含了各民族的民间神话、民间传奇和民间故事,有记述英雄、有记述地理、有记述民俗,有记述奇异植物、动物,有对爱情的向往,对善良和美丽的讴歌,对贪婪、丑恶的诅咒。本丛书堪称黑龙江的一套完整的地方风物志、地方民俗志、地方传奇志。 丛坤主编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丛书(佳木斯卷)》主要收录了佳木斯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共111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