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村记
ONE
抵达之初
TWO
占 领
THREE
编 号
EPILOGUE
附 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尘埃之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澳)布劳姆·普里瑟尔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目录 出村记 ONE 抵达之初 TWO 占 领 THREE 编 号 EPILOGUE 附 录 精彩页 出村记 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离乌日霍罗德不远,曾经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最先属于波兰,接着被匈牙利短暂接管,后归属于外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再后来加入捷克斯洛伐克,接着被匈牙利占领,又被纳入过苏联版图,最后划归到乌克兰,而如今在任何地图上都已经再也无法找到它。这个村庄,以一隅之地,辗转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一件岌岌可危的历史文物,每次转手都丢失一部分,直到不复存在。它的名字已无人知晓,因为没有人哀悼纪念。它所处的地域,如今或许成了一片连动物都不敢逡巡游荡的田野或森林;又或许,全能的上帝悄然抹去了它的痕迹,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哀伤。 最初,上帝为这个村庄划分了一个天然的范围:一条宽广的河流,常年水流平缓。只有到了以禄月和提市黎月,它才变得水势凶猛。当地人认为,这两个月河流勃然大怒源自他们平时的过度索取。数世纪过去了,这条河流让当地人自然形成一个村庄,他们从不跨河远眺,也不好奇河对岸的树林后面有什么,知足于上帝赐予的这片土地,直到某位狂妄自大的国王,为了开拓王国的疆土,命令石匠造桥渡河,从此破坏了自然秩序。能工巧匠们从树林中走出来,牵着马,带着推车和工具,开始修桥。 村民们惊奇地看着,感谢亚伯拉罕神、以撒神和雅各神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创造力。桥建好了,村民们派三个人去河对岸查看。他们走过鹅卵石桥面,穿过曾经标志着世界尽头的那排树林,结果发现了另一座村庄。 后来,这两座村庄,一个大部分村民是犹太人,而另一个大部分村民恐惧犹太人,却不得不共享一个集市,关乎双方生存的重要的集贸市场。集市的位置总是在桥的两端轮流设置,这取决于强权——如皇室家族,士绅或市政委员会——位于哪一端。征税者乘着马车进人市集,掠走按理说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等同于大家上交了每月最低的什一税。这是村民们有时犹豫不决地欢迎桥那端的商贩,同时这些商贩有时也不甘不愿地接受村民的原因。只有在上午,双方会把分歧暂时搁置一边。 莫特尔·D说:“那是因为上帝也为我们的村庄叹息。”后来,他吸入毒气窒息而亡,他的背部都是凹凸不平的指甲印,那是别人绝望地想从他身上爬出去时挠的。不过当时,他是一名老师。他指着低垂的茅草屋顶,那里是老年人祈祷的地方。那些听他讲故事的孩子,想到上帝会从他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他们这个微不足道的家园,不由得咯咯笑了。莫特尔心想,上帝怎么能不被感动呢,这些衣衫褴褛的人们,一边挣扎着喂饱家人,一边要奉献那么多的时间来赞颂他。 莫特尔喜欢讲故事,孩子们也爱听。当市集转到对岸时,他总说:“小心那座桥,桥下有恶灵。他会把你吃掉,就像吃雷柏·史洛莫家的甜面包一样。”有些村民对此深信不疑,并把所受的苦难,譬如庄稼歉收、死胎或人口失踪,都归罪于它。村民拉扎尔·V有一天送货到桥那端的市场,却被一降怪风扫下桥栏,尸骨无存。这件事让那些本就将信将疑的人也相信了恶灵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吹角日,村民们一定要到下游去把罪孽扔到河里,以防自己在忧郁和悔恨时成为恶灵们的美食。 桥的那头也有同样的传说。“恶灵躲在那儿,抓住你们,再用你们的血烤面包。”卡雷尔·T是这么讲述的。后文会谈到他曾在集中营岗楼当过哨兵,如今也是一名教师。他读到过一份确凿的记录,恶灵们杀死了一个基督教小女孩,用她的血来举行丧心病狂的仪式。可惜的是,他们尊敬的总统托马斯·加里格·马萨里克竟然为这些异教徒杀人犯辩护,玷污了他的名声。卡雷尔认为,确实,和他们做买卖还行,还算安分守己,但最好还是告诫孩子们不要单独靠近那座桥,不论犹太人在集市上看起来多么和善,绝对不可真正信任他们。 而在这边的犹太村庄,女人们则常常聚在水井边,听乳母巴卜拉·D讲故事。后文会谈到,她死时站在沟渠里,眼光向下盯着自 己干瘪的胸脯,神情窘迫,数着她哺育过的孩子的躯体。不过当时, 她是所有传言的源头。她在这个村庄很受欢迎,掌握着所有消息,知道他们的秘密。“他们说是恶灵,但我知道事实不止如此。”巴卜拉记得来到这个世上的每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行为有些离经叛道,据他父母说,有一天他出门后就再没回家。她发现,在吹角日,大多数人从口袋里掏出面包屑扔到河里,而这对父母会在桥的上游,站在人群的最外围,把他们口袋里大块的面包,如果巴卜拉没看错的话。还有肉和糖果扔到河里。 杰库布·R是拉比的儿子,总是调皮捣蛋,后文提到他含着湿棉球几小时后平静地死去。他翻开报纸,指着墨迹斑斑的文章,给他不知命归何处的兄弟赫尔曼看:“瞧瞧本周我们引起了什么恐慌。”对于村里的男孩来说,从米库拉斯·K的推车买报纸是离经叛道的。他们本应在祈祷室学习《摩西五经》,或学着做生意,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不相干的愚蠢行径上。正如铁匠雷柏·石蒙·T会说的“马不给自己穿鞋”。他死时躺在装满牲畜的火车车厢里,浑身鲜血和粪便…… P3-6 导语 布劳姆·普里瑟尔著的《尘埃之书》是一部媲美《安妮日记》《辛德勒名单》的经典之作。它获得澳大利亚总督奖、人民选择奖获奖作品。被亚马逊、Goodreads等网站高分推荐。 本书展开的是一场关于“幸运”与“不幸”的终极讨论。故事讲述的是二战时期从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故事…… 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有的不只是幸运,谁曾想那些落入尘埃的记忆,会是他们深埋心底的忏悔。 内容推荐 布劳姆·普里瑟尔著的《尘埃之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故事,一场“幸”与“不幸”的终极争论。 “我”的外祖父母是二战时期从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 外祖父杰库布是一名年轻的法学博士,战争开始后不久就被抓进特莱西恩施塔特。因为知识渊博和以前的同事帮忙,他开始参与整理图书资料,成为了“特权”人士,不仅配给充足,还可以帮助自己的亲人。 外祖母达萨和妹妹是犹太混血,两个弱小的姑娘在特莱西恩施塔特中,靠着母亲偶尔从外面邮寄的食物和外祖父母亲的帮助艰难度日。 但这种“安宁”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很快他们被送往奥斯维辛,那个满是毒气和焚尸炉的地方。饥饿、虐打、死亡,各种肮脏不堪的事情在奥斯维辛上演,好像大屠杀前的狂欢舞会。因为补给不够,饥饿中的杰库布吃掉了母亲的补给,也吃掉了母亲生的希望…… 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外祖父母移民澳洲。这些往事也随之尘封,直至他们离世。一个偶然的契机,一篇报道提到了外祖父以及“灭绝的种族博物馆”,这段历史才被重新开封,重新书写…… 或许,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有的不只是幸运,还有忍辱负重甚至是难以启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