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文化十二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洪永珊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世界文化十二讲》是作者洪永珊数十年来在大学教授世界文化史课程的授课内容总结、提炼而成。内容从远古的石器时代文化到现代文化,纵贯古今,范围涵盖世界各地域。该书采取讲座形式,分为十二讲,对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潮、世界各地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文化各领域在世界范围的流变传承,均有简明扼要的阐述。该书适合高校作为高校世界历史课程的辅助读本,也适合对世界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作为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洪永珊,1935年9月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江西大学、宁波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英国议会史话》(商务印书馆,1984年),主编图书有《外国历史名人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世界文化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1998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译著有《简明英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主要论文有《十九世纪英国的阶级斗争和议会改革》(《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1967年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宁波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当代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对煤矿工人罢工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孙中山祖上世系新证》(《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企业理念文化界定》(《中国企业政工信息报》1995年3月连载)等。
目录
第一讲 原始文化的野蛮、粗犷和质朴
第二讲 古代世界的文化渊源
第三讲 古代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第四讲 耶稣与基督教
第五讲 东罗马帝国及其文化
第六讲 封建的权贵文化
第七讲 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与古典主义
第八讲 西方的启蒙与保守
第九讲 西方文化的浪漫与现实
第十讲 垄断资本时代的文化图景
第十一讲 现代主义文化
第十二讲 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记
序言
《世界文化十二讲》是一部简单、轻松、面向
大众的文化读物,很适合人们在休闲的心情下去阅
读。
现代社会提倡关注“人学”或“人本”。“人
学”实际上就是指“人文”,语出《易经·贲》: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纵观几千年的世界文明要素
,无非是时间、空间、经济、人群的集体心态,它
们都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物的关系。人的生产活动、经济生活、社
会生活是人的外在性;精神生活、内心活动即心智
、情感或创造力是人的内在性和活力。人文的焦点
便是如何建设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和社会空间,好挖
掘、保护和发扬一个属于中国的精神家园。时代在
进步,人类追求自己文化价值体系的脚步也永无止
歇。只有不断开发世界传统文化的精神,人的精神
世界才能得到充实和提高,只有继往开来,才能对
客观和自身的限定性和规定性进行超越,以化成世
界。
“西欧文化中心论”是人们常谈的老问题。所
谓“西欧中心”,说得多的又是英国和美国,以及
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的文化概念。其实,在近现代
西方文化中,大约有三个世纪是法国文化占主导地
位,当美国文化称霸世界的时候,也只有法国文化
能够捍卫自己的体系,对“文化侵略”进行有力的
抵制。还有,在欧洲中心论中以俄国为代表的斯拉
夫文化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德语地区文化也受到忽视
。在这部书里,这些文化我们都给予应有的位置。
偏颇的文化是病态的文化。
强调西方文化与东方和其他地区的渊源及其影
响,也是本书的重要主题之一。我们不能故步自封
地去看待西方思潮和文化的发展及创造,因此,现
代和后现代文化的叙述在本书占最大的篇幅。
全世界仿佛都有类似的感觉:地球变小了。大
家都认同“地球村”这一种提法,这也说明全球一
体化的发展趋势。纵览世界文化变化的整个格局和
思潮的涌现、起伏,注意其彼此的内在联系和演变
的脉络,尊重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文化
的特点和它对整体世界文化的贡献,以体现个性在
共性中的生命动力和源头活水,这也是本书著述的
要求。
介绍不仅仅是罗列现象,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意
境。本书采用多元的视角,突破地域、时间、国别
等固定的界限,在内容上,跨过文学、绘画、音乐
、宗教等学科的领域,而以思潮变化为线索,来反
映世界文化的内在联系。陈述的内容有时是概括性
的,有时又比较深入,这种行文也着眼于让读者深
入浅出地了解世界文化概况。十二讲的篇幅不求一
致,或大或小,大体以说清楚相关主题下的内容为
限。希望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文化的渊源,进
而领悟其演变的规律。
导语
介绍不仅仅是罗列现象,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意境。洪永珊著的《世界文化十二讲》采用多元的视角,突破地域、时间、国别等固定的界限,在内容上,跨过文学、绘画、音乐、宗教等学科的领域,而以思潮变化为线索,来反映世界文化的内在联系。陈述的内容有时是概括性的,有时又比较深入,这种行文也着眼于让读者深入浅出地了解世界文化概况。
该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历史各个时期文化的概貌,有助于读者从世界范围的宏观视角深入了解文学、哲学、科学等各学科领域,及音乐、舞蹈、建筑等各艺术门类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对世界文化有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对文化演进的规律能有一定的认识。
后记
有关世界文化的课程,我在大学断续讲授十余
年,讲稿几经修改后又搁置许多年。此书是1994年
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化辞典》的续篇
。我作为82岁的老人,能用这种出版书籍的方式作
为总结人生的某种选择,心态怡然兴奋。
我关注文化学术领域,是从上海复兴中学高中
读书时代开始的。那时,全国展开有关《红楼梦》
研究的争鸣,我时时到图书馆去读各种学术性的评
论。接着,我又在班级的墙报上写了不少小文章,
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
1955年我考进复旦大学读了五年书,有幸得到
许多著名教授的教诲,周谷城、周予同、谭其骧、
胡厚宣、耿淡如、张荫桐、王造时、杨宽、金冲及
等等诸位先辈,他们教人以识,授人以德,令我铭
记一生。
以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坎坷,我从中国人民大
学历史系的教学岗位上返回江西大学。我要感恩谷
霁光教授和雷湘池先生的接纳。不久,我有机会亲
自一一挑选、录取82级历史系的学生,担任班主任
,参与班级的党团建设,培养、选送研究生。至今
,我和该班的同学通过网络联系,好像仍旧是一个
大家庭,让我每一天有一个愉悦的心态,以一颗耄
耋的童心,默默地祝愿他们各自闪烁着熠熠之光,
在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能尽应
有的努力。
捧上书稿,仍不免有惶惑之情涌上心头,世界
文化源远流长,以社会思潮为脉络,把零碎、片断
的东西有序地串起来,编纲排目,自称世界文化演
进说,是讲课以来一直的观点。各地研究者名家辈
出,流派纷呈,作为廿载乡村俗人,马克思主义学
得疏浅,不敢以研究成果予以呈现,只是当作原江
西大学历史系学生毕业三十周年的一种纪念品罢了

值此之际,要感谢江西南昌大学历史系对此书
作为科研项目的资助,感谢张芳霖教授的鼎力推荐
,感谢其他各位教授的审核和建议。
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师长
为拙作亲自挥毫题字。感谢中央电视台领导魏地春
同学的宝贵建议和帮助。
江西人民出版社游道勤总编辑勤恳、严谨的把
关和有关工作人员认真、扎实和不懈的努力,在此
一并致以敬意和谢意。
我还要感谢何政鸿,正是由于她的帮助,承担
了几次校对和文字录入等工作,才使此书能顺利问
世,让我在教书五十年之际,仍旧闻到书香。
2016年5月夏至于宁波东钱湖庐舍
精彩页
金字塔和神庙
金字塔始终是世界文化的热点和旅游者向往之地,金字塔的存在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底边为三边或四边的立锥体。
保存至今的埃及金字塔约有80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第三王朝国王左塞(Zoser)在塞加拉建造的陵墓留下了建筑师伊霍特普的姓名。
古埃及有三座宏大的金字塔,其中以胡夫(Khufu)金字塔最为雄伟,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塔座底边各长约230米,高147米(原高为156米),由230万块方石砌成,每块重约2.5吨。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大金字塔建成2000多年后的记载,完成这项工程由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这是否是事实还是一个谜。哈夫拉(Khafre)金字塔略小于胡夫金字塔,保存比较完整。哈夫拉金字塔前面有狮身人面像,即斯芬克斯,象征神的权力,后被当作太阳神,一直延续到罗马时代。第三大的金字塔在哈夫拉金字塔南面,叫作门卡乌(Menkaure)金字塔。门卡乌大金字塔坐落在吉萨。另外,一座叫作乌纳斯的金字塔,室内四壁饰有象形文字。还有一座常被提到的阿门内姆哈特三世金字塔,该塔之南有一个很大的祭殿,被希罗多德称为迷宫。不幸的是这座迷宫已经消失。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建造于公元前1280年左右,是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杰作。在神庙的墙壁上铭刻有军事远征的赫赫武功。巨大的神庙接受法老的赠礼,也显示僧侣的权势。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帝国权力的顶峰,其建筑以尤纳克的阿蒙神庙多柱厅和拉美西斯庙最为著名,石刻雕像有60米高。神庙圆柱顶上能站100人,足见其巨大。除金字塔和神庙建筑艺术之外,努比亚的阿布·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岩窟也十分壮观。里面有许多关于他的雕像和记功碑。他统治埃及67年,影响深远,帝国疆域从利比亚、努比亚到小亚细亚的赫梯。新王国时期的国内外贸易畅通,从埃及到地中海沿岸、红海沿岸和两河流域的商道很繁荣,这与埃及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分不开的。1922年英国埃及学家霍华德·卡特发掘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陵墓轰动世界。不过,凡发掘的人都在年内神秘地去世。图坦卡蒙死时18岁,木乃伊置于三层棺椁内,最内层为金棺,两外层为锤金木椁,精美无比。木乃伊头戴灿烂金质头像面具,木乃伊的包裹物上覆盖大量珠宝和护符等(藏品均在埃及开罗博物馆)。
商业文书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时期埃及贸易商队已到达索马里,她疏通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如果到埃及旅游,可以看到哈特谢普苏特神庙还保留在帝王谷附近的山谷中。其中还有埃及最高的方尖碑。她也有同世界上所有女王一样的传奇故事。埃及人善于航海和商业活动,埃及同克里特岛、腓尼基、巴勒斯坦、叙利亚的贸易在公元前2000年后日益兴旺,主要输出小麦、麻布、陶器,进口金、银、象牙、木材。埃及商人常用单据订货和收货。他们应用财产契约、书面合同和遗嘱。红铜或金子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指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作为历史文化的概念,它指今伊朗扎格罗斯山脉以西至非洲之间的狭长地带,也就是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西方世界通称为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新月沃土地带。西方国家对该地区进行了大量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之间,这一地区就出现了农业。两河流域下游是巴比伦地域,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此繁衍生息。周边游牧部落善于狩猎,性格凶悍,不断向平原地区迁移侵扰。两河流域无天险可守,战争连年不断,王朝反复更迭,先后经历乌尔王朝、拉格什王朝、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亚述王朝、新巴比伦王朝和波斯帝国的统治时期。因此,美索不达米亚也是一个部族的大熔炉。
苏美尔创世说与洪水史诗
两河地区的原始多神宗教信仰,起源于苏美尔人,后由阿卡德人稍加改造而形成。神祗有天神、地神、风暴之神、水神、丰收和战争之神等,许多神与天文星象联系起来,巫师也是天文学家。神话传奇故事《吉尔伽美什史诗》流传至今,它比《荷马史诗》早1500年。
风暴之神恩利尔被认为是众神之首,根据王权神授的观念,任何称霸苏美尔的君主都必须得到恩利尔的认可。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对恩利尔的祭祀活动达到顶峰。古巴比伦王朝时期,恩利尔的地位为巴比伦域主神马尔杜克所取代。
苏美尔人有创世与洪水史诗说,主神马尔杜克以魔法战胜敌手,将敌手的躯体做成世界。为了使众神得到供养,又用人体和龙血做出了人。众神由于对人产生妒忌之心,决定用水淹死人类,其中有一个神对一个得宠的地上居民泄露了这个天机,并教他造一只方舟来救自己和别人。狂风和洪水泛滥了六天六夜,使地球淹没,乘方舟者第七天得救。故事比较粗糙,后来成为《圣经·旧约》中希伯来故事的框架。
两河流域的人不像埃及人那样相信灵魂升天,无论帝王和自由民,都重视现世的享乐。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