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汤勺将大砂锅里的汤汁舀出,分装在两个小砂锅内。那小砂锅已被木炭烘得透热,汤汁下进去没一会而便开始汩汩沸腾。
老人露出大功告成般的表情,他把手一拍道:“怎么样,敢不敢和我一块品尝这盘真正的美味?”
我心底早已奇痒难搔,但恐怖的河豚毒素却又令人畏惧。所以我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师傅,您这汤里是不是得有点说法?”
“当然有说法,这是我钻研了大半辈子,以三十七种草药和香料混合煨制得到的汤汁。用这锅汤涮食河豚,不仅能将河豚的美味渲染到极致,更能缓解河豚毒素,保证食用者的安全。”
原来如此!我这才安下心来,用力一拍桌面说:“那就妥了,这盘美味我一定得尝尝。”说话间便将筷子往盘中一块淡黄色的河豚组织探去。老人连忙用手中的筷子一隔,笑着说:“你还真是性急——可不是这么个吃法,得按顺序来。”
“哦?”我收回筷子问道,“按什么顺序?”
“从毒性最小的开始来,慢慢深入。既是保证安全,更是为了让美味层层叠进,享受到最大的口腹之趣。”
我点头附和:“有道理。”随即又彷徨不知该如何下箸。我只知道盘子里这些东西都有毒,但彼此间毒性的大小还真没研究过。
老人看出我的窘迫,指点说:“先吃鱼皮,这是毒性最弱的部位。”
我依言夹起一块鱼皮投入汤锅内,老人又提醒说:“河豚鱼皮厚实坚韧,得多煮一会。”我便放下筷子耐心等待。那锅沸了三四分钟之后,老人道:“这会差不多了。”
我将那鱼皮从锅中夹出。河豚鱼皮的外表面上长满了小刺,所以食用时需要用内层厚实的肉皮将小刺包裹起来,这样才不会扎嘴。我以前常去饭店吃无毒的河豚,对这个诀窍早就透熟,只用筷子在餐碟中稍许拨弄了几下,包裹的工作便已完成。然后我就把这团鱼皮送进口中,细细品尝。
与细嫩的鱼肉不同,鱼皮主要是由胶质成分构成。经过沸水的烫煮,这些胶质已经透烂,只轻轻一咬便在口腔中彻底化开。而一股浓浓的鲜香就此粘在了舌尖上,久久不散。
基于柔腻的口感和胶原蛋白特有的浓郁鲜香,这鱼皮的美味确实比鱼肉又更胜一筹。就在我全意享受之时,又听老人说道:“这鱼皮吃上两口就行了。接下来的好东西好多着呢。”
我恋恋不舍地将鱼皮咽进肚子里,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瓷盘,问道:“接下来该吃哪个?”
“河豚号称鱼中西施,接下来要吃的就是这道西施乳!”老人一边说,一边将一团乳白色的物件送入我面前的餐碟。我认得这东西是河豚的鱼肾,也就是雄性河豚的精巢。据说其味鲜美异常,因此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赐美名:“西施乳”。现在老人既将美味送入我的碟中,我又何须客气?于是我便将这块西施乳下入砂锅。片刻后,鱼肾从沸汤中浮起,表面光滑膨胀,当是已熟透了。
我用筷子夹住西施乳,先在唇边轻吹两下,随即送入口中。那鱼肾柔滑之极,就像是唇舌间含住的一团丝绸。我更无需用牙去咬,只上下颚微微一合,丝绸便在口中裂开,浓郁的鲜香瞬间炸得满嘴都是。那滑腻鲜美的滋味刺激着我的味蕾,让我的唇舌禁不住要舞蹈起来。
P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