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会遗忘的记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平 |
出版社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平,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内蒙古出版集团监事会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散文集《半生回首》《岁月屐痕》和自传《一个七七级大学生的自述》。 目录 致父亲 母亲,我爱您 缅怀父亲 挽歌一曲祭双亲 追思香莲 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学上进 读书,三代人的经历 看报,让我受益匪浅 龙哥我们几个 我骄傲我自豪 有个女孩名叫张辉 文字,第一次见诸报端 仅此一回而已 人生,我的两大成功 多丽娜终圆博士梦 精彩页 母亲受其家庭影响,自幼耳濡目染,非常喜欢读书,期盼着早日能够接受启蒙教育。外祖父和外祖母知书达礼,也惦记着要给孩子们提供比较优越的就读条件。1935年秋,母亲随同父母迁居到了科尔沁左翼后旗当时的政府所在地吉尔嘎郎,第二年春天,外祖父就将母亲送进了吉尔嘎郎国民优级学校读书。说起来,我们那地方该有多么落后啊!这所学校是我们旗的第一所公办小学,1933年初建时只是个初级小学,1935年才改制为设有高年级的完全小学!最让人感到压抑、愤懑的是,当时,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已被日本占领,这所小学的校长和一部分教师,竟然是着军服、挎洋刀的日本人!尽管如此,也得上学读书啊。母亲担惊受怕地在这所学校里一直读到小学毕业。由于当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不太平,都不顺利,母亲小学读了七年,15岁才小学毕业。这比我父亲还好多了,父亲16岁才读完小学。 那个年代,尤其是在我们那个地方,女孩子十五六岁结婚生子,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而谁家的姑娘到了二十来岁还没找上对象,还没嫁人,就会被人或嘲笑,或辱骂,或另眼相看了。母亲却对此不管不顾,也不怕,她还想读书,想读书后在旗里当老师,让更多的贫苦人家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当时,科尔沁左翼后旗还没有一所中学,母亲只能远离父母和家乡,到几百公里外,交通十分不便的王爷庙,也即如今的乌兰浩特市,去读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这所学校简称兴安女高,是一所女子中学,学制四年,初中和高中连读。学校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学程度的文化知识之外,还教学生一些农牧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母亲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这所学校,并以高分被录取。当年,考取这所学校的科尔沁左翼后旗考生只有两名,除她之外,另外一位是旗长的女儿。 入学之后母亲才知道,这所学校的条件相当差。学校只有五栋砖瓦平房,连院墙也没有;住的是土坑,常没柴烧;吃的方面,主食皆为粗粮,每顿只有二两,副食就是素菜、素汤,或者是咸菜;学校经常不能正常上课,而让学生去参加义务劳动;学校的校长和部分教师是日本人,凶巴巴的,让人胆战心惊。所有这些,对于自幼生长在富贵人家,人称“三小姐”的母亲来说,其落差该有多大,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力才能适应?然而,母亲不仅都忍受了,适应了,而且还在学习、劳动以及体育等各方面都获得了佳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到了1948年,母亲迎来了双喜临门:一是经人介绍,于那年春天认识了我的父亲,二人同庚,都识文断字,相恋不久便喜结良缘;二是经人推荐,她于那年秋季当上了小学教师,从而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梦想实现了,母亲便不遗余力地投入工作与生活中。这里暂且不说,还是先说说她在学习方面所进行的新的攀登吧。 P14-15 导语 在人生旅途上,有些人虽然与我别理已久,有些事虽然与今相距已远,却如影随形般令我难以忘却! 《不会遗忘的记忆》收录了作者陈平回忆类的散文15篇,包括《挽歌一曲祭双亲》《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学上进》《有个女孩名叫张辉》《人生,我的两大成功》等。 本书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 序言 这里面的文字都是我在退休前后的几年里写下 的,或是应需而作,或是有感而发。 随着记忆力的渐次衰退,许多本来非常熟知的 人与事都在脑海中淡去了,消失了。连许多曾在一 起的同窗同学、同户知青、同门同事,若不是有人 多加提及与描述,我都没有记忆或记忆模糊了,想 来不免心生悲哀。 然而,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有些人虽然与我别 离已久,有些事虽然与今相距已远,却如影随形般 令我难以忘却。于是,就有了这本集子,也就有了 “不会遗忘的记忆”这个书名。 是的,对于挚爱的亲人的亲情我是不会遗忘的 。在我的这本集子中,用笔最多的部分,就是对父 亲、母亲和两个女儿的记述了。中国的汉字是最有 讲究的。我想,为什么在汉字构成的词语中,将父 母称为双亲,将父亲称为父亲,将母亲称为母亲呢 ?皆因为父亲和母亲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最为亲近 的人,父母双亲不仅给了我们每个人生命,而且给 了我们无私的爱,将我们抚育成人。因而,父母之 爱是不会遗忘的。我的父亲和母亲皆以将近九十岁 的高龄辞世。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退休后做的 第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就是,在父亲近十年谋划、走 访、记录、回忆、采写的基础上,我利用一个多月 的时间,不分昼夜,不辞艰辛地苦思冥想、奋笔疾 书,为他整理好了五六万字的分为“自传、家谱、 纪事”三个部分的书籍,并写下了序言。这部书稿 是在父亲即将走完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时面世的。 他老人家格外满意,我也非常兴奋。我将为父亲这 本书写的序言题作《致父亲》收入我的这本集子中 。父亲是2016年12月18日离世的,在22日举行遗体 告别仪式之前,我一夜未眠也不觉困顿且思路清晰 ,在做完其他我要完成的为告别仪式而做的准备工 作之后,在凌晨三至五点之间,我写下了我要在告 别仪式上宣读的《缅怀父亲》的文字。我将这篇文 字也收入这里。去年11月10日,是母亲在世时度过 的最后一个生日。作为献给母亲生目的特殊礼物, 我写下了《母亲,我爱您》一文。当时,虽然母亲 已不能通读、不解其意,但父亲还是读了,算作替 母亲读了,我觉得我还是尽了一份孝心了。此文也 收进了此集。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我都 承认,我喜欢夸奖我的两个女儿,因为她们总是给 我以幸福与满足。我在这本书里写到了她们。由于 有的篇章是应时应约而作,难免有重复之处、啰嗦 之感。我想,我也不做删改了,谁让我对她们爱得 如此深切呢! 是的,真挚的友情是不会遗忘的。在人生的旅 途上,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朋友。朋友给 予的友情与帮助,总是让人念念不忘,尤其是在关 键之时,更让人终生不会遗忘。人非圣贤,有的朋 友难免有时“不够意思”,但我想还是多想着、多 记着人家的好处为是。朋友间不一定常有联系,常 记着、常想着就行了。关键是我们自己要与人为善 ,常常想着、记着那些好人,并向他们学习。“人 生难得一知己。”我的知己还是不少的。我在本集 中收入的《龙哥我们几个》,就是我对几位挚友间 的真情的如实写照。我们的友情可以说是永远的。 遗憾的是,我写友情篇章较少,有待今后多多下笔 。 我曾被人一再评论:“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 实在。”文如其人。我的作品也如我的人品一样, 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我这个人最大的短板 就是不会编故事,不会虚构,因而也就不会写小说 之类的东西。我只会写我所见所闻,写自己的真实 感受。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恐怕今后还会如此 ,这也就算是我的作品风格吧。 陈平 2017年9月24日 内容推荐 《不会遗忘的记忆》收入了作者陈平近十年来写下的散文近20篇,主要记述了亲情、友情和作者在人生之路上经历的记忆深刻的往事。内容真实,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健康向上。其中多数篇章反映了作者对父母双亲和两个女儿的深情热爱,并记述了他们与人为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读来令人从中受到鼓舞与启迪。作者文风质朴,不求用词华丽,用白描式的言语行文叙事,但情感充沛,文字凝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