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农户的借贷与信用担保(1930-2010)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赵学军著的《中国农户的借贷与信用担保(1930-2010)》主要讨论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历史变迁、农户借贷渠道的历史变迁、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农户借贷的影响,以期为破解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问题提供政策思路。通过分析“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等史料,笔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农户借贷需求一直以生活性借贷需求为主,而变迁趋势是生活性借贷需求逐渐下降,而生产性借贷需求逐渐上升;农户借贷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一直以私人渠道为主体。农户选择借贷渠道与信用担保密切相关,倾向于选择能够在短期内接受自己信用担保条件的私人借贷体系。从这一逻辑看,农户借贷活动一直受制于信用担保制度。中国的信用担保制度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后,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式微,而新的、有效的信用担保制度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来,造成农户信用担保的困境。破解农户借贷难题,关键在于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作者简介
赵学军,男,1968年生于山两陵川。获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及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农村经济、金融史。承担了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及重大项目,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资料基础
三 广义信用担保基本理论
四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上篇 农户借贷需求的变迁
第一章 民国时期农户的借贷需求
一 农户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借贷需求
二 农户借贷用途的结构
三 不同阶层农户借贷的用途03l
四 基本结论
第二章 人民公社化之前农户的借贷需求
一 农户生存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巨变
二 农户借贷的用途
三 不同阶层农户借贷的用途
四 农户实物借贷的用途
五 基本结论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的借贷需求
一 农户借贷的情况
二 农户生活性借贷需求强烈
三 实物借贷的比例较大
四 实物借贷利率极高
五 基本结论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需求
一 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的恢复
二 农户借贷曰益活跃
三 农户借贷需求的结构
四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需求的差异性
五 不同类型农户的借贷需求
六 不同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差异性
七 基本结论
本篇小结 农户借贷需求变迁的特征
中篇 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
第五章 民国时期农户的借贷渠道
一 私人借贷渠道
二 典当借贷渠道
三 商户借贷渠道
四 钱会借贷渠道
五 新式金融机构借贷渠道
六 基本结论
第六章 人民公社化之前农户的借贷渠道
一 私人借贷渠道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渠道
三 国家银行借贷渠道
四 贸易部门商业信用的渠道
五 一些传统借贷渠道的消失
六 基本结论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借贷的渠道
一 私人借贷渠道
二 钱会借贷渠道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渠道
四 国家银行渠道
五 集体经济组织借贷渠道
六 基本结论
第八章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渠道
一 私人借贷渠道
二 正规金融机构渠道
三 钱会借贷渠道
四 农村合作基金会借贷渠道
五 集体组织借贷渠道
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渠道
七 基本结论
本篇小结 农户借贷渠道变迁的特征及其原因
下篇 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
第九章 传统的信用担保制度
一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形成与发展
二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非正式制度特色
三 信用担保制度在借贷中的作用
四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主要特征
五 基本结论
第十章 信用担保制度的当代巨变
一 信用担保制度产权基础的变革
二 物的担保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三 人的担保制度发生巨变
四 社会资本抵押价值的下降
五 基本结论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重建
一 抵押担保
二 保证担保
三 质押担保
四 基本结论
第十二章 信用担保缺乏对农户借贷的束缚
一 正规金融机构强调信用担保
二 农户缺乏可供抵押的资
三 担保品评估、管理与处置存在障碍
四 农户难于寻找担保人
五 基本结论
本篇小结 信用担保与农户借贷的相生相克
结语 必须优先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附录 农户借贷问题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3: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