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鱼头的麻醉随笔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外科学
作者 于布为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于布为,男,1955年5月出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其间于1988年3月到1989年3月在日本琦玉医科大学麻醉学教室进修一年(联合培养博士)。1985年5月至1996年11月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工作,历任助教、住院军医、讲师、主治军医(1987)、副主任军医(1990)、教授、主任军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副主任主持工作(1992)。1997年3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任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12月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2011年3月任瑞金医院嘉定北院副院长。2013年4月起任瑞金医院院"长助理、卢湾分院院长。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二届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候任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会顾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疼痛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德国麻醉与危重医学学会名誉会员,日本麻醉学会海外名誉会员。兼任《医学参考报一麻醉学频道》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副总编,《临床麻醉学杂志》副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编委,Cardiothoracic &Vasecular Anesthesia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麻醉药作用机制,麻醉深度监测与自动控制,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
目录
上篇 麻醉的理念
第一章 基础理论
1 “理想麻醉状态”——从医学到科学
2 关于循证医学之浅见
3 高频喷射通气研究的某些进展
4 现代监测仪的发展趋势
5 高频喷射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6 麻醉并发症和意外的防治
7 理想麻醉状态
8 麻醉深度监测及临床意义
9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概念及其临床监测
10 麻醉的质量控制
11 麻醉深度监测的进展与远景
12 手术期间液体治疗(容量管理)的争议与进展
13 麻醉学的进步与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14 全身麻醉中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监测与干预
15 神经损伤抑或神经损伤后发生的记忆改变
16 积极开展小儿麻醉的临床研究
17 麻醉,绝不仅仅是麻醉
18 关于临床麻醉一些问题的思考
19 应当重视对围术期心肌氧供耗失衡的监测与防治
20 吸入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21 麻醉药临床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22 心血管活性药物能否成为全身麻醉的用药组分
23 神经源性痛的中枢高敏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4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5 上海疼痛诊疗发展之我见
26 疼痛医学发展的新模式——“3P医学”和“转化医学
27 重视老年人的疼痛治疗工作
第二章 指南
1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2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中篇 麻醉的实践
第三章 麻醉学的建设与发展
1 百年上海孕育辉煌麻醉
2 麻醉科管理ICU的利弊
3 2009年麻醉科的回顾与展望
4 中国麻醉学科发展60年概要
5 艰苦创业六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
6 麻醉学科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与地位
7 建立患者术前评估中心(麻醉科门诊)势在必行
8 60年攀登路,一甲子铸辉煌——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成立60周年
9 中国麻醉学科的成绩与隐忧
10 是重视麻醉学科建设的时候了——写在昌克勤医师去世的日子
11 医学百年,麻醉先行
第四章 麻醉科医师的培养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
2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麻醉科医师
3 成功源于注意细节——住院医师麻醉培训时注意细节是带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4 论麻醉科医生的短与长
5 热点争鸣之循证医学的误区
第五章 专题研讨与学会报告
1 1993年欧洲麻醉质量保证专题讨论会简介
2 1995年欧洲麻醉专题讨论会概况
3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工作计划的报告
下篇 辑录
第六章 大师的人生
1 我的导师王景阳教授
2 麻醉·人生——李树人教授50年的麻醉生涯
第七章 回应——针对麻醉医师提问的回复
问题1 麻醉科研的出路在哪里
问题2 “理想麻醉状态”“危重患者的围术期液体管理”的相关问题
问题3 关于针灸麻醉
问题4 关于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4名患者麻醉后死亡的答复
问题5 扬州市第十届麻醉年会上问题答复
问题6 阑尾术后患者瘫了怎么办
问题7 麻醉工作的价值
问题8 小手术全麻有必要吗
问题9 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吗
问题10 闲谈“宣蛰人的理论、朱汉章的刀
第八章 零星科普
1 从迈克尔之死谈异丙酚的正确使用
2 麻醉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
3 为何麻醉医师屡被误解
4 痛在哪儿未必病在哪儿
5 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
6 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短评
第九章 些许课件
1 当代麻醉学的发展趋势
2 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谁代表未来
3 用控制论的思路来改善麻醉管理兼论麻醉无禁忌
4 理想麻醉状态
5 全麻本质探讨和有关的问题
6 麻醉医师的成长与培养
7 麻醉深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8 麻醉中的液体管理
9 危重患者的围术期液体管理
10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现状和展望
11 有效循环血容量监测与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
12 医学百年麻醉先行——上海麻醉学发展史
13 中西医的文化背景及对各自发展的影响
14 麻醉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15 中国麻醉学科已走到十字路口
16 中国麻醉机器人——现状与展望
17 现代医院的结构重构与麻醉科的作用
18 我的博士之路——于布为
附录
第十章 论战——以丁香园麻醉版为沙场
1 麻醉真的无禁忌吗
2 麻醉理念误区TOP10
第十一章 专访选录
1 从日本思维看麻醉学科发展
2 麻醉学发展成就舒适化医疗
3 七种疼痛不能耽误
4 “舒适化医疗”打开麻醉新境界——记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于布为
5 未来麻醉学科发展之我见
6 三方观点:麻醉科护士是否需要具备麻醉监测的职能?
7 已失去核心技术的麻醉科,如何走下去
8 麻醉哲思者,让痛苦消失于患者醒来前
9 麻醉医师or麻醉护师
第十二章 麻
导语
《老鱼头的麻醉随笔》全面收录了于布为教授近50年麻醉生涯在各杂志和网站上发表的述评、综述、专访、与麻醉医师的互动等,涵盖了麻醉理念、麻醉实践、学科建设、医生培训等。随笔集的形式是便于整体性、系统性梳理于教授思路的脉络。这是于布为教授付出艰辛劳动、耐心求实积累的结果。
内容推荐
《老鱼头的麻醉随笔》是于布为教授职业生涯的记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及附录四部分,上篇为麻醉的理论,包括于布为教授提出的相关麻醉理论,以及参与制定的中国相关麻醉学指南:中篇为麻醉的实践,包括对国内麻醉学学科的建设、麻醉医师的培养,以及专题讨论与学会报告等;下篇为辑录,包括于布为教授在丁香园对广大麻醉医师所提问题的讨论与回应,还包括一些麻醉相关的科普,以及于布为教授全国讲学的相关课件。附录收录了于布为教授在丁香园麻醉版就“麻醉真的无禁忌吗”“麻醉理念误区TOP10”两大主题与广大麻醉科医生的精彩讨论,另外还收录了一些媒体对于布为教授的专访等。
本书可供广大麻醉科医师阅读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