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流世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典淼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朱典淼编著的《名流世家》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曲阜孔氏家族、眉山苏氏家族、桐城方氏家族、新会梁氏家族等二十六个著名家族,上溯各家族的发迹源头,回顾其子嗣延续状况,揭示了世家大族荣盛的奥秘。
通过对二十六个著名家族的介绍和分析,再现了我国历史上名流世家的辉煌景象,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家族文化的灿烂面貌。
作者简介
朱典淼,安徽师范大学离休干部,副教授。曾任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市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曾在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有《文学简论》《石头情思》《人学四论》《名流世家》等著作。
目录
孔丘与曲阜孔氏家族
班固与扶风班氏家族
曹操与毫州曹氏家族
王羲之与琅琊王氏家族
杜甫与巩县杜氏家族
梅尧臣与宣城梅氏家族
苏轼与眉山苏氏家族
黄孝通与新安医学家族
方以智与桐城方氏家族
曾国藩与湘乡曾氏家族
谭鑫培与江夏谭氏家族
齐白石与湘潭齐氏家族
梁启超与新会梁氏家族
周叔弢与东至周氏家族
叶圣陶与苏州叶氏家族
冯友兰与唐河冯氏家族
俞平伯与德清俞氏家族
戴安澜与无为戴氏家族
赵望云与西安赵氏家族
傅雷与南汇傅氏家族
钱学森与杭州钱氏家族
荣毅仁与无锡荣氏家族
邓稼先与怀宁邓氏家族
朱自煊与月潭朱氏家族
英若诚与北京英氏家族
连战与台南连氏家族
附:家族与成才剖析
后记
序言
中国人有强烈的乡恋情结,每次农历新年快到
之时,千千万万外地谋生的人,携妻带儿,纷纷踏
上返回故里的归程,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形成了
人类大迁徙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国人始终摆
脱不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家,摆脱不了那个数代形成
的、由血缘维系的家族。往往在一个举世闻名的家
族中,涌现出了众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家族是
如何形成的?家族中的家书、家训、家风,对人才成
长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家风对社会文明之风的形成,
又有怎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
热点。本书打算通过二十六个家族的介绍,向读者
提供相关的答案。
全书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撷取了二十
六个著名家族,其中有现代杭州的钱氏家族、近代
新会的梁氏家族、清代湘乡的曾氏家族、明代桐城
的方氏家族、宋代眉山的苏氏家族、唐代巩县的杜
氏家族、晋代琅琊的王氏家族、汉代扶风的班氏家
族、春秋曲阜的孔氏家族等。这些虽仅为我国历代
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但管中窥豹,略知一斑,通过
部分典型家族的研究,可以感知我国家族文化灿烂
的全貌。文中将介绍这些家族形成的简要历史以及
家族中曾涌现的俊彦,其中有思想家、哲学家、科
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史迹
动人,催人深思。
此外,本书阐述了家族对人才成长的重大影响
。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人可以改变环境,又
受环境的多方影响。家族正是人所生活的特定社会
环境,必然对人的成长产生各种影响。优良的家风
,是超凡人才健康成长的精神保证。家庭是社会最
基本的细胞,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健美
的家庭正是形成和健全社会的基本工程。无论时代
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
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健美家庭的建设,努力使千
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时光匆匆,本书从资料搜集,到铺设成篇,历
经五度寒暑,今日终于付梓问世。虽耗费了不少时
日,仍有考虑不周、阐述不当之处,殷祈专家学者
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导语
朱典淼编著的《名流世家》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撷取了二十六个著名家族,其中有现代杭州的钱氏家族、近代新会的梁氏家族、清代湘乡的曾氏家族、明代桐城的方氏家族、宋代眉山的苏氏家族、唐代巩县的杜氏家族、晋代琅琊的王氏家族、汉代扶风的班氏家族、春秋曲阜的孔氏家族等。这些虽仅为我国历代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但管中窥豹,略知一斑,通过部分典型家族的研究,可以感知我国家族文化灿烂的全貌。文中将介绍这些家族形成的简要历史以及家族中曾涌现的俊彦,其中有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史迹动人,催人深思。
后记
余曾在高校数度从事《文学概论》的教学工作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人学。”因为文学作
品总离不开描写人的追求、人的遭际、人的关切、
人的体验。这样,由文学我又对“人”产生了兴趣
,撰成《人学四论》一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具有群体性的特点,他总离不开所在的“群
”,离不开有血缘关系的“家”,离不开生活的“
家园”,离不开历代绵延的“家族”。于是,我对
古往今来那些名垂青史的大家族,进行了一番搜集
和研究。近些年来,兴起了一股撰述家族史的热潮
,这方面的专著亦有不少问世,恰好为本书的编纂
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大约经历了五载的案头工作,本书才大体告成
。撰写的过程,仿佛就在同一些著名家族中的许多
前贤做超越时空的对话,深感受益匪浅。在此,愿
同广大读者分享。
从事案头撰述,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条件
。这方面,贤妻爱兰付出了许多,一切生活上的照
料,全靠于她。因此,本书亦凝聚了她的辛劳。
在本书的撰写与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安徽师
范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先生、党委副书记李琳琦先
生、教育基金会会长沈洪先生、校办主任曾黎明先
生的热情关心与帮助。在此,深致谢忱。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刘道胜教
授对本书的写作与付梓,给予鼎力支持。此种倡导
传统文化之精神,令人鼓舞。
“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老夫虽年逾古
稀,但总想尽力做些于社会有益的工作。倘若此书
问世后,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能起到对
社会有益的作用,本人将十分欣慰。
2017年3月10日于芜湖左岸A区
耕耘书屋
精彩页
孔丘与曲阜孔氏家族
孔子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也是世界级文化名人,他一生传道、授业,创立了儒家学派,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北起哈尔滨,南至台南,都建有孔庙,表述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景仰。联合国大厅中,立有孔子塑像。我国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分别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旨在传播中华文化,造福世界人民。
曲阜孔门,绵延八十余代,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如孔子的孙子孑L仅、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孔子的十一世孙孔安国、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孔子的六十四世孙孔尚任等,均极富才华,史上有名。由此,人们将曲阜孔氏称为“天下第一世家”。
一、周游各地的苦难生涯
春秋时期,泰山与黄河交汇之处,曾有一个文明古国,名“鲁”。早在远古时代,那里的土著族人就创造了灿烂的东夷史前文化。到了春秋时代,鲁国再次成为中华文化中心之一,培育了不少圣贤之士,孔丘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南辛鲁源村)人。他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到了孔子的前三、四代,由于宋国统治集团内部倾轧,全家逃至鲁国。其父名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其母姓颜,叫徵在。孔子3岁时,父便亡故,一直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他20多岁起,即关注天下大事,思考治国方略,经常发表精辟的见解。30岁时,已有一定的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访鲁,召见孔子,与其讨论秦穆公称霸之事,孑L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内乱,鲁昭公被迫逃齐,孔子亦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与厚待。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大夫欲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当时鲁国政权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孔子虽有两次从政机会,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卓有政绩,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行使宰相权力。鲁定公十二年,齐国为削弱三桓势力,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与三桓矛盾加深。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女乐,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令孔子十分失望。不久,鲁国举行祭祀,按惯例应送祭肉给大夫们,孔子却未收到祭肉,这表明鲁国国君不再任用他了。孔子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辛劳之旅,这一年他55岁。
孔子带着众弟子先来到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十分尊重孔子,给予他优厚的待遇,但未授孔子官职,亦未让他参政。孔子在卫逗留了十个月,因有人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竟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着弟子由卫国前往陈国,路过匡城,因误会被困,达五天之久。逃离匡城,来到蒲地,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叛乱,再次遭围。逃脱后,又返回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一行返回卫地,极为高兴,率众出城迎接。此后,孔子曾数次离开卫地,又数次折回,一方面因卫灵公对孔子的态度,时有反复;另一方面孔子此时确无更好的去处。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到了陈国。孔子师徒被服劳役之人围困于半道,前后没有村庄,所带粮食已吃完,绝粮达七日之久。最后,还是子贡找到了楚国人,楚派兵解救了孔子。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
孔子周游列国,前后历时十四年,行路数千里,积极传播他的思想。鲁哀公继位后,孔子率众弟子回到鲁国,此时已68岁,被尊为“国老”。直至73岁去世,孔子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同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从而成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二、创立儒学的至圣先师
孔子既是一位“学而不厌”的杰出学者,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大师。他在从政方面,虽未被春秋君主们重用,未能实现其善政为民的理想,却在读书求知、著述明道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7: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