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凡例
导论
0.1 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学
0.2 逻辑语义学研究概述
0.3 本书研究内容简述
参考文献
第一编 逻辑语义学研究概论
1 逻辑语义学——自然语言的逻辑研究
1.1 作为形式符号系统的自然语言
1.2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
1.3 逻辑语义和自然语言语义
1.4 逻辑语义学的研究方向
2 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
2.1 自然语言的计算
2.2 部分语句系统的计算思想
2.3 范畴语法CG的计算思想
2.4 句法语义并行推演的计算思想
2.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二编 逻辑语义学的重要理论——范畴类型逻辑CTL
第一部分 范畴类型逻辑CTL梳理
3 CTL的发展历程
3.1 AB演算
3.2 兰贝克的句法演算
3.3 蒙太格的语义分析
3.4 新近的发展方向
4 CTL的主要理论
4.1 传统的CTL——结合的兰贝克演算
4.2 多模态的CTL
4.3 对称范畴语法
5 CTL的其他分支
5.1 完全的兰贝克演算
5.2 加一元算子的CTL
5.3 准群语法与抽象的CTL
6 CTL的类型语义学:兰贝克演算匹配λ词项
6.1 从经典命题逻辑到兰贝克演算
6.2 λ演算
6.3 哈里-霍华德对应
6.4 匹配入词项的兰贝克演算树模式ND表述
第二部分 范畴类型逻辑CTL应用于汉语的研究
7 传统CTL对汉语反身代词的研究
7.1 带受限缩并规则的兰贝克演算LLC
7.2 前后搜索的(Bi)LLC系统
7.3 语言学中的应用
8 汉语照应省略的范畴逻辑分析
8.1 引言
8.2 LLC系统与汉语照应省略
8.3 LLC系统与空代词
8.4 LLCW'系统
8.5 LLCW'系统的特色及语言学检验
8.6 结束语
9 基于多分法的CTL
9.1 多分法的逻辑学依据
9.2 多分法的语言学依据
9.3 基于多分法的CTL系统
9.4 匹配λ项的工作
9.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三编 逻辑语义学的重要应用——组合范畴语法CCG
第一部分 组合范畴语法CCG梳理
10 组合范畴语法CCG综述
10.1 引言
10.2 AB演算的缺陷
10.3 原生态CCG
10.4 多模态CCG
10.5 组合范畴语法与范畴类型逻辑之联系
11 CCG的计算语言学价值与CCG树库
11.1 CCG的计算语言学价值
11.2 英语CCG树库
11.3 汉语CCG树库
12 CCG处理自然语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2.1 CCG处理自然语言的局限
12.2 使用CCG分析自然语言语义面临的困境
12.3 添加CCG句法分析树缺失的语义表述存在的困难
第二部分 组合范畴语法CCG研究
13 CCG对汉语非连续结构的处理
13.1 概述
13.2 CCG对汉语NCC结构的处理
13.3 CCG对汉语话题旬的处理
13.4 汉语连动句和复杂谓词并列结构的处理尝试
14 组合范畴语法对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处理
14.1 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定义和分类
14.2 汉语光杆形容词谓语句的组合范畴语法分析
14.3 汉语复杂形容词谓语句的组合范畴语法分析
15 组合范畴语法对汉语主谓谓语句的处理
15.1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语法结构及语法特征
15.2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组合范畴语法分析
第三部分 汉语CCG研究的计算机实现(汉语CCGbank的构建)
16 组合范畴语法的计算语言学价值
16.1 面向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的形式文法综述
16.2 CCG适用于计算语言学的特性
16.3 CCG的应用
17 汉语CCG研究
17.1 范畴的构造与组合规则
17.2 与名词短语相关的范畴分析
17.3 与动词相关的范畴分析
17.4 标点与并列的范畴分析
17.5 句子层面的范畴分析
18 从宾州汉语树库转汉语CCGbarIk
18.1 介绍
18.2 汉语CCGbank转换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18.3 汉语cCGbank核心转换算法
18.4 汉语CCGbank的统计与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1 宾州汉语树库(PCTB)的标签集
A1.1 词性标签Part-Of-Speech tags(33)
A1.2 句法标记(23)
附录2 “的”在汉语CCGbank中的范畴
汉英术语、人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