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题论文:汉学、哲学与比较——方法论争议 心斋坐忘: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戴卡琳(Carine Defoort)著 傅扬、陈志强、王晓薇合译 对中国哲学的“汉学挑战”:一个从后学科角度出发的回应 梅丽(Mercedes Valmisa)著,邝隽文译 比较的时代里的中国研究与“以中解中”的论辨 李晨阳 专论 “父子互隐”的心理诠释 岑溢成 “理事不二”和“理一分殊”两种思维模式的起源 袁承维 新叶林 A Symmetrical Approach to Reading the “Cheng” Chapter of the Huangdi Sijing(以平行对称的思考模式解读《黄帝四经?称》) Ang Wei Yang(洪维阳) 专题研讨:汉语世界的中国哲学研究 近几年来大陆地区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郭齐勇 台湾中国哲学研究的现况 杨祖汉 香港的汉语中国哲学研究 郑宗义 编后语 汉学、哲学与比较——方法论争议 郑宗义 稿约
导语 郑宗义主编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所收的主题论文围绕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曾经学界有过一场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既是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反省,也是对如何做“中国哲学”的思考。三篇主题论文,各自的论述重点虽然不同,但都可视作是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探索,对相关领域的学者有一定学术价值。本辑所收的三篇学术回顾,分别概述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近年来汉语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能帮助相关领域的学者较快地了解学界情况。 内容推荐 郑宗义主编的《中国哲学与文化》共收论文六篇,另有三篇研究回顾和一篇编后语。本辑中的三篇主题论文反映了在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议。戴卡琳认为研究者面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应该具有更包容的心态。梅丽的文章认为,汉学对中国哲学研究者来说,不是一个挑战,而是一个机会。它的成果让中国哲学学者能以一个更具创造力的方式理解他们的研究材料。李晨阳的文章则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研究中国必须具备比较的视野和方法。 本辑的专论中收了两篇论文。岑溢成的文章对亲亲相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解,袁承维的文章分析了“理事不二”与“理一分殊”两种思维模式的起源。 新叶林有洪维阳析论《黄帝四经》中《称》篇的文章。他认为“称”应作“权衡”解,并提出了对《称》篇的解读思路。 三篇研究回顾分别概述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近年来汉语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