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刘文辉、田维珍主编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第4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根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及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编写原则编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教材紧紧围绕中医等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及适应性。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文理通畅。教材各部分尽量体现中医药院校特点,介绍本学科研究新动向。在保持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中医学对本学科的认识及应用。 本教材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医学免疫学,中篇为医学微生物学,下篇为人体寄生虫学,并将实验指导附于教材之后。 为帮助学生对学科系统性、连贯性及实用性的掌握,对某些章节进行了调整和处理。如将免疫球蛋白单独列为一章,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两章,免疫预防中加入计划免疫内容。根据专业特点缩减一些内容。教材在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部分,尽量紧扣临床传染病疫情,重点介绍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血吸虫、弓形虫等。 本教材可供3年制及5年制高职高专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各专业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选用。建议教学时数安排为54~72学时。 目录 绪论 一、免疫学 二、微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 上篇 医学免疫学 概述 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二、免疫应答及分类 三、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分类 第二节 抗原的性质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的性质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三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病原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二、动物免疫血清 三、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五、自身抗原 六、异嗜性抗原 七、肿瘤抗原 八、超抗原及免疫佐剂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四、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第二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D 五、IgE 第三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三、基因工程抗体 第三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二、抗原提呈细胞 三、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节 补体系统 一、概念、组成与性质 二、补体的激活 三、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四、补体系统生物学作用 第四节 其他免疫分子 一、细胞因子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 三、白细胞分化抗原及黏附分子 第四章 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成分 一、组织屏障 二、固有免疫细胞 三、固有免疫分子 …… 中篇 医学微生物学 下篇 人体寄生虫学 附录一 中医与免疫 附录二 实验指导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