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读点哲学(实用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弘石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古今中外,无数先哲不断探索与追寻,筑造了哲学智慧的高塔。弘石著的《每天读点哲学(实用版)》从抽象的哲学概念、玄妙的哲学问题、丰富的哲学流派、永恒的哲学经典、睿智的哲学名言、有趣的哲学故事等方面带你走进哲学,分享先哲的知识,领悟先哲的思想、活用先哲的智慧。
作者简介
弘石,哲学专业,对古今中外哲学流派、哲学家及其思想如数家珍。已出版图书多部,题材涉及哲学在各个方面的领悟与运用。
目录
第一篇 抽象的哲学概念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003 阴阳八卦
004 五行学说
005 仁义礼智信
006 三纲五常
006 性三品说
007 大同
008 小康
008 慎独
009 践履
010 三纲领
010 八条目
012 中庸之道
012 忠恕之道
013 性命双修
014 和与同
015 精气神
015 道
016 无为而治
017 小国寡民
017 心斋
018 坐忘
019 法术势
020 五德终始
第二章 西方哲学概念
021 形而上学
022 辩证法
022 逻各斯
023 假相
024 实体
025 形式
025 自因
026 第一推动者
026 绝对观念
027 实践范围
027 二律背反
028 生命之流
第二篇 玄妙的哲学问题
第一章 哲学为何物
031 哲学是什么
032 哲学就是爱智慧
033 哲学源于惊讶
034 哲学的基础
035 哲学活动的本性
036 什么样的人是哲学家
038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二章 中国哲学问题
040 中国人关于天的观念
040 中国人的自然观
041 天与人是合一的
042 中国人的生死观
043 中国人的一元哲学
044 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
045 中国人宇宙意识的特点
045 天人交感,主客相容
第三章 外国哲学问题
047 人的本质
047 人的属性
048 人的价值
049 人的自由
050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051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052 世界的本原问题
第三篇 丰富的哲学流派
第一章 中国哲学流派
055 儒家
056 道家
057 墨家
058 法家
059 名家
059 纵横家
060 阴阳家
061 禅宗
062 宋明理学
第二章 外国哲学流派
064 亚里士多德学派
065 柏拉图学园
065 伊壁鸠鲁学派
066 犬儒学派
066 经院哲学
067 智者运动
068 毕达哥拉斯学派
069 实证主义
070 实用主义
070 存在主义
071 人格主义
072 解构主义
073 生命哲学
074 唯意志主义
074 后现代主义
075 经验批判主义
第四篇 多彩的哲学人物
第一章 中国哲学人物
079 老子
080 孔子
082 庄子
083 墨子
085 董仲舒
087 王充
088 王弼
089 裴頠
089 周敦颐
090 邵雍
091 张载
092 二程
093 朱熹
094 陆九渊
095 王阳明
096 王夫之
097 严复
099 李泽厚
099 冯友兰
第二章 外国哲学人物
101 苏格拉底
102 柏拉图
104 亚里士多德
106 德谟克利特
108 西塞罗
109 伊壁鸠鲁
111 毕达哥拉斯
112 奥古斯丁
113 司各脱
114 皮浪
115 培根
117 卢梭
118 康德
120 伏尔泰
122 马克思
125 恩格斯
127 笛卡尔
129 亚当·斯密
131 斯宾诺莎
133 蒙田
134 孟德斯鸠
136 黑格尔
137 叔本华
138 尼采
139 海德格尔
140 萨特
141 波伏娃
142 罗素
143 维特根斯坦
第五篇 永恒的哲学经典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经典
147 《道德经》
148 《庄子》
149 《论语》
149 《孟子》
151 《周易》
151 《尚书》
152 《春秋繁露》
154 《韩非子》
154 《公孙龙子》
155 《论衡》
156 《潜夫论》
157 《四书章句集注》
158 《传习录》
159 《厚黑学》
160 《中国哲学史大纲》
162 《中国哲学史》
163 《美的历程》
第二章 外国哲学经典
164 《名哲言行录》
165 《沉思录》
165 《道德情操论》
166 《形而上学》
167 《理想国》
168 《物性论》
168 《君主论》
169 《利维坦》
170 《哲学的慰藉》
171 《逻辑哲学论》
172 《第一哲学沉思集》
172 《先验唯心论体系》
173 《人是机器》
174 《自然的体系》
174 《人类理解论》
175 《人类理智新论》
177 《人类理解研究》
177 《纯粹理性批判》
178 《实践理性批判》
17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0 《语言、真理与逻辑》
181 《尼各马可伦理学》
181 《遗书》
182 《伦理学》
183 《功利主义》
183 《善恶的彼岸》
184 《爱欲与文明》
184 《第二性》
185 《正义论》
186 《上帝之城》
187 《神学大全》
187 《自然宗教对话录》
189 《
序言
哲学是什么?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但对于
其还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非要弄清楚什么是
哲学,那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先去了解哲学的历史。
古时人类掌握的知识很少,人们把一切知识定义
为“哲学”。在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之后,知识越来越
多、越来越复杂,很多知识学科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
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后,就从哲学中分
离了出来。例如,早先物理学是属于哲学的,它的研
究对象是物理世界,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目标是弄
清楚物理世界的规律。这个“学科三要素”确定后,
物理学就和哲学分家了,开始负责自己的领域。与之
相类似,化学、心理学甚至美学也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了。于是,哲学的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小到什么
范围呢?可以这么说,其他学科不研究的事物,哲学
来思考。例如,灵魂是什么?我是谁?活着的目的是
什么?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个过程,人
们注重这个研究的过程和思辨的能力,至于结论。只
能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人类在研究哲学的过程
中成长了很多。
那学习哲学对我们有用处吗?答案是肯定的。不
学哲学也许一样可以在生活中感悟到很多道理,有很
多思考,同样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但学习哲学的目
的在于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来建立一套系统的、有规律
的哲学思维认识逻辑,进而以更深刻的思考来认识这
个世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使我们更有意义地
生活。
导语
人们一直在追求智慧,而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弘石著的《每天读点哲学(实用版)》是了解哲学常识的捷径,是提升自身素质的读本,是浓缩哲学文化精华的指南。本书内容涵盖广泛,综合不同流派、不同风,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有利于提升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利于我们完善个人素质。
精彩页
第一篇抽象的哲学概念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阴阳八卦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的资料来源于《周易》,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
《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可在不同时候引申为天地、昼夜、男女等。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四季养生也分别对应为:生、长、收、藏。八卦,即干、坤、巽、兑、艮、震、离、坎。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为阳,以“--”为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五行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种状态,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木指事物的萌发、成长阶段;火指事物的鼎盛阶段;金指事物的衰退阶段;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根据太极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终点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说水是上一个时期的终结,下一个时期的孕育阶段。土是万物的归宿,又是起点。万物生于土、终归于土。
《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点类似于现在说的矛盾双方,这是从空间意义上对事物的概括。阳代表事物刚性、外在、向上、运动、简明、积极的一面,阴象征事物阴柔、内在、低下、静止、细腻、消极的一面。阴阳两方可以表现在同一系统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事物上。而且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并且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以人为例:男为阳,女为阴;一个人身上,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形为阳内部为阴。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从字面意思来看,能爱人即为仁;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敬人即为礼;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即为智;信者,人言也。进一步说,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复、诚实不欺。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