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音乐与健康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陈俊伊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陈俊伊著的《音乐与健康》是向全社会读者介绍音乐在维护生命与健康方面的原理、方式方法和应用的科普读物。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音乐治疗方法和实用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去治疗化”的普及应用,将引起读者对教育、职场、家庭关系和生命的意义产生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陈俊伊,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治疗专业主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生于医护世家,硕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师从中国音乐治疗专业奠基人、博士生导师张鸿懿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治疗专业教学、临床实践督导、社会服务与创新创业以及学科建设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与荣誉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民政部主管)理事、音乐治疗学部秘书长;团中央“青年之声”百人心理专家团专家;国际表达艺术治疗协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灾害救援服务队队员。“齐鲁最美教师”200强、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目录 樂藥同源:音乐是如何对健康起作用的? 上篇:小音符、大世界 第一章 “载歌载舞”方 一、歌唱互动类 二、游戏舞蹈类 三、乐器合奏类 第二章 “内在探索”方 一、音乐放松法消除紧张和焦虑 二、音乐想象法打开内心之门 三、歌曲讨论法分享心灵故事 第三章 “以人为本”方 一、人人都会玩的乐器 二、人人都能奏出的内心世界 三、人人都能乐在其中的鼓圈 四、学术派 第四章 “乐由心生”方 下篇:生命的“乐”历 第五章 音乐助您健康好孕 一、音乐胎教新观 二、音乐胎教的方法 第六章 大健康从娃娃抓起 一、人生好不好,要看童年美不美 二、儿童各阶段音乐学习和心理特点 三、音乐活动为儿童发展搭建平台 四、音乐辅助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第七章 安全度过青春期 一、青春期烦恼知多少 二、中学生《音乐心理健康》课程拾遗 三、用音乐对付高考焦虑 第八章 大学之挑战 一、备受关注的大学生自杀问题 二、“感谢同学不杀之恩”之人际关系 三、栀子花开之感情篇 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五、为大学生开展音乐的健康活动 第九章 音乐为职场和企业“加油” 一、音乐EAP项目服务企业人文管理 二、音乐EAP项目参与营销课程 第十章 音乐与家庭 一、家庭三件事:夫妻、老人和孩子 二、家,是一块怕碰怕摔怕碎的心头肉 第十一章 音乐与女性 一、也谈“剩女” 二、相伴音乐、绽放美丽 第十二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一、老年人的音乐养生 二、音乐在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音乐与社会工作服务 一、社区音乐健康服务 二、灾害与突发事件音乐心理救援服务 三、医务社工与音乐心理健康服务 跋:伊人妙音堪济世 后记 致谢 序言 说起健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部分家庭和 个人仅仅停留在关注躯体健康这个单一层面,对身 心健康概念多没有足够的认识。而近几年,随着我 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发展的反思与再认 识,心理健康和人文健康成为现代社会对“健康” 概念的新的追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 长钟南山教授曾表示:“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 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是健康的 六大基石,其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他还指 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 疾病。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 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心理和情绪 对健康甚至生命延续的影响力非常大。 在诸多能够触动人的心理和情绪的载体中,音 乐无非是一剂绿色的良方。 关于乐音与疾病的关系,我国古代医典早有记 载。《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提到:“五脏相音, 可以意识。”大意是说:五脏的形相,可以从五种 乐音中意识体会到。现代的“音乐治疗”学科根据 心理学的理论,利用音乐和音乐活动对人的心理活 动及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作用对心理健康进行调节。 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之外,音乐在建立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方面也是起到了不可或缺 的作用的。早在西周时期,贵族阶层让他们的子弟 学习古琴,并不是为了达到娱乐和放松的效果,而 是通过古琴的学习达到德行的修养之目的。 我从小生活在医院家属院,家人当中有从事护 理工作、疾病控制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还有肿瘤 科、皮肤科大夫。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大学毕业 之后我选择了音乐治疗作为研究生学习方向,并在 之后的十多年中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像布道者 一样用各种方式告诉身边的人:音乐与健康有密切 的关系,不光有关系,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本书的问世更是能够帮助我向社会最普通的大众介 绍音乐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关注到不同人群的特点 和需求,在如何使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何使用音乐教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如何在音乐的 陪伴下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等方面给予专业性的建 议。同时,也为有音乐专业背景、对音乐与健康感 兴趣的音乐治疗师、音乐教师、卫生工作者、心理 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机构负责人提 供人门级的专业性指导。 尽管音乐治疗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在 我国建立和发展,但是由于人才的稀缺和社会对它 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仍然很少有人走近它、了解它 、需要它。而十多年的音乐治疗学习和实践经历让 我确信这个行业一定能够造福大众。为了更好地向 读者们介绍音乐作用于健康方面的知识,我尽可能 使用一种“去专业化”的表达方式来写作本书,以 便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更 多的人从中受益。 在民政部从国家层面从培训、评价、使用与激 励政策等多方面推进社工人才专业化建设之际,音 乐治疗师们也在大范围地发挥专业作用、服务于专 业社会工作。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社会工作者提供 一定的帮助。 本书内容设计为工具书式,开篇“音乐是如何 对健康起作用的”主要介绍音乐与健康的主要应用 领域以及音乐作用于健康的机制;上篇:“小音符 、大世界”主要介绍音乐应用于健康的方法和形式 ;下篇:“生命的‘乐’历”主要介绍音乐如何为 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社会群体的健康发挥作用。建议 读者将上篇和下篇的内容结合起来阅读,因为不同 的人对健康的需求不同、所使用的音乐或者音乐活 动的形式也就不同,而同一项音乐活动对不同需求 的人群来说,组织和参与的方式、评估的标准也是 不同的。如果将“上篇”的内容比喻成一味中药材 的话,那么“下篇”的内容就是各种药方;“中篇 ”对“药材”本身的性、味进行介绍,“下篇”就 是根据对“病人”望、闻、问、切的情况对“药材 ”的选取、搭配和熬制的火候进行说明。 正文之前,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本书所介绍的“音乐与健康”以音乐治 疗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但并不等同于“音乐 治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由 专业音乐治疗师对来访者经过评估、制订音乐治疗 计划之后系统地“对症下药”的过程,未经专业的 系统学习、实践和临床督导是不能随便进行“治疗 ”的。本书所介绍的内容可以定位为“音乐保健知 识”,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宣传和普及这些知识和教 育、健康理念。相信读者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会对 音乐与健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己和家人在音 乐与健康方面的需求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评估。 其次,本书将介绍部分简单易操作的“音乐保 健”方法供读者自学和使用。在文中所介绍的部分 方法和展示的案例中,我将使用不同的角色名称予 以区分可自学的内容和需要专业人士参与的内容。 其中,角色定为“引导者”和“体验者”的方法和 案例是可以供读者学习和练习的;角色定为“治疗 师”和“来访者”的方法和案例对专业要求较高, 须由专业音乐治疗师操作,不建议读者进行模仿。 再次,鼓励读者体验和参加身边的音乐健康、 音乐治疗活动、沙龙和工作坊。随着这方面专业知 识的普及、社会需求的增多,会有更多的音乐治疗 师参与到社区、学校、家庭等社会工作中来,专业 的音乐治疗活动能够使参加者在专业音乐治疗师的 带领下获得较为深刻的体验、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更 高的发展,个人变得更加快乐、自信、健康、平和 ,家庭更加有爱、幸福。 国内外音乐治疗专业的老师、前辈们已经发表 了众多专业性的著作,本书对部分经典的内容进行 了引用,同时也有一些是出自个人层面的理解。在 我们不断经历、成长、认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难 免会产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发生改变或者对以往的 观点进行修正的过程,因此,书中观点若有不成熟 、不准确之处,还请老师和同行们予以指正。 最后,向我的导师张鸿懿先生、李西安先生、 高天先生致敬,感谢他们将音乐治疗专业植根中同 ,在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应用方面付出了毕 生的精力。感谢山东艺术学院对本书出版过程给予 的支持和资助。感谢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 工作委员会为音乐治疗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应用所做 的推动工作。相信在我们这一代音乐治疗师的推动 下,将音乐服务于大众,让全社会更快乐、更幸福 、更健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陈俊伊 2017年3月14日于泉城济南 导语 陈俊伊著的《音乐与健康》是一本普及音乐健康知识、系统教授音乐保健方法的专业科普读物。 本书对以音乐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发展音乐治疗这一新兴学科有促进作用;对各个领域的有关工作者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关注音乐与健康的人士读后会自身受益。 适用于为在护理、社会工作、医养健康、家庭照护服务领域开展音乐健康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的教材。 后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住着“恶魔”的心底空间 ,很多时候,是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使得它们在起 作用,而让我们感觉到心里不舒服和产生各种消极 的情绪。当情绪起作用的时候,受到影响的自主神 经系统就会产生反应从而导致我们的身体内脏器官 发生病变,比如消化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系统和泌 尿生殖系统的疾病,等等。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 各种不同的坎与坷,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要面对生 命的沟与壑,有人“抗压能力”强,就迈过去了; 有人“抗压能力”弱,就跌倒了。迈过去的人,将 会变得更强;跌倒的人,有的爬起来继续挑战、有 的一蹶不振。 对人生有重要作用的童年、叛逆的青春期、纠 葛的恋爱和情感、择偶与婚姻、品鉴父母的基因留 给自己的性格烙印、职场、经营自己的朋友圈、眼 观身边朋友的悲欢离合、经历亲人的离去、陪伴子 女的成长和父母的逐渐老去……这是我们当中的大 多数人生的节奏。 在成为一名音乐治疗师的道路上,经历痛苦地 面对住在自己心底的焦虑、自私、欲望、纠结、愤 怒、嫉妒、愤恨等不愿意让它们“见光”又时常折 磨着自己的那些“恶魔”的过程是必修课。自己首 先要成为“病人”、直面和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 才有可能体会和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学习音 乐治疗的过程会让人变得更加勇敢、内心强大,那 是因为我们需要在自己所有的经历中不断成长、用 一颗音乐治疗师的心感受和消化这些成长所带来的 养分,统统都将转化为“治疗”的智慧。 ——这与很多人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看法是不 一致的: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咨询 师,他们吸收了太多来访者的负能量,从而导致心 理健康工作者也变得不健康。而我却常常从音乐治 疗个案和音乐健康活动中感到兴奋和激动,这些兴 奋和激动来自于每次治疗中来访者的积极的变化和 健康活动体验的收获,它们给我带来了诸多的喜悦 、感动和成就感。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快乐的 ,它超越了任何语言而直达人心。 精彩页 第一章 “载歌载舞”方 唱歌、跳舞、演奏乐器、音乐游戏等音乐活动会第一时间与“娱乐”联系起来,但当音乐与健康联系在一起时,这些活动已经不仅仅具有娱乐属性,还具有其他身心健康方面的功能,例如:弹奏钢琴能够帮助儿童训练手指灵活度和注意力;肢体受损的病人演奏架子鼓能够帮助受损肢体康复;打击乐合奏能够帮助老年人延缓衰老、训练注意力;参加鼓圈活动能够帮助白领缓解压力、宣泄情绪;等等。 “载歌载舞”方以各种音乐活动为媒介,达到与大健康相关的多个目标, 比如:心理健康方面:建立自信、问题行为的控制、感知觉训练等;躯体健康方面:身体的复健、语言的训练、疼痛的缓解、免疫力的提升等;社会适应性方面:沟通与表达、团队建设、人际关系训练等;道德方面: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尊重和倾听等。 主要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的很多音乐教育观点与音乐健康、音乐治疗的观点是一致的,总体上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音乐给人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感受;注重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训练体验者的音乐感和创造力;使用最简单的手段、方法和乐器让体验者全面感受音乐、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中;重视参与者的存在感和价值,尊重和认可他们。 在音乐健康活动中,我们会参照上述教学法的思想和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目标上会有所不同:在一个奥尔夫的游戏中,教育层面的目标可能会关注于学生节奏感的建立、对音乐素材的分析和识别;音乐健康层面的目标则有可能关注团体活动中体验者如何打破人际关系的冰面、特殊儿童能否跟随和模仿音乐治疗师的舞蹈动作、老年人有没有注意到音乐中的停顿和变化等。 “载歌载舞”的活动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体验者及他们的健康需求考虑下列目标: ·破冰 ·建立和提升自信 ·互动、人际交往 ·行为训练/消除 ·语言训练 ·社会功能恢复 ·肢体康复 ·情绪支持 ·注意力训练 ·放松 ·记忆力训练 ·宣泄、压力释放 ·创造力训练 ·潜意识探索 ·感知觉训练 ·…… ·认知训练 在下文中,我将把“载歌载舞”的活动分为唱奏、游戏舞蹈和乐器合奏三类进行介绍。 一、歌唱互动类 (一)用音乐的方式问候与告别 在音乐活动的开始需要一个“打招呼”或者“破冰”的环节来帮助引导者和体验者快速建立关系,在团体的活动中让小组成员彼此尽快熟悉、自在地参与整个活动。 很多情况下,特别是组织特殊儿童、精神病康复期病人和老年人参加音乐活动的时候,我们会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用《你好歌》和《再见歌》作为开始和结束的信号。《你好歌》和《再见歌》有很多个版本,鼓励引导者根据体验者的具体情况和活动目标进行编创和改编,加入互动、律动以及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用钢琴、吉他来伴奏,也可以集体拍手来打拍子,歌词和编曲都以简单为佳,我们可以把参加活动的体验者的名字替换歌词里的人名。遇到三个字的人名时,可以根据我们的语言节奏特点,把前两个字放在一起共同占据一个音符的时值、第三个字单独占一个音符,还可以进行问答式的歌唱。 P12-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