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布罗克曼,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维(关于决策问题解决与预测的新科学)/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思考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作者 | (美)约翰·布罗克曼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约翰·布罗克曼,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书评(媒体评论) 伟大头脑的伟大之处,绝不在于他们拥有“金 手指”,可以指点未来;而在于他们时时将思想的 触角延伸到意识的深海,他们发问,不停地发问, 在众声喧哗间点亮“大问题”和“大思考”的火炬 。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财讯传媒集团首席 战略官 段永朝 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 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 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 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 大问题”。 ——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泳 “对话*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 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 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 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 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 一颗。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吴甘沙 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 题,而他未来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 的阅读。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 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 主任 周涛 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和出版人,约翰· 布罗克曼邀请了世界上各个领域的科学精英和思想 家,通过在线沙龙的方式展开圆桌讨论。“对话*伟 大的头脑”这套书就是活动参与者的观点呈现,让 我们有机会一窥“*强大脑”的独特视角,从而得到 思想上的启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 院大学教授, “第十一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星际 穿越》译者 苟利军 未来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师们有什 么深刻的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许会让我们活得更放 松一些。 ——丁香园创始人 李天天 与*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 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摆脱平庸的*好方式之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刘兵 以科学精神为内核,无尽跨界,Edge就是这样 一个精英网络沙龙。每年,Edge会提出一个年度问 题,沙龙成员依次作答,结集出版。不要指望在这 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 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 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 你自己。 ——财新传媒总编辑,BetterRead公号创始人 王烁 术业有专攻,是指用以谋生的职业,越专业越 好,因为竞争激烈,不专业没有优势。但很多人误 以为理解世界和社会,也是越专业越好,这就错了 。世界虽只有一个,但认识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 学科的边界都是人造的藩篱,能了解各行业精英的 视角,从多个角度玩味这个世界,综合各种信息来 做决策,这不显然比死守一个角度更有益也有趣吗? ——复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兰小欢 如果每位大思想家都是一道珍馐,那么这套书 毫无疑问就是佛跳墙了。很多名字都是让我敬仰的 当代思想大师,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心理学家 史蒂芬·平克、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他们都曾 给我无数智慧的启发。 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 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 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很好的礼物。一篇 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 郝景芳 布罗克曼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智慧催化剂”。 ——《全球概览》创始人 斯图尔特·布兰德 布罗克曼是个英雄,他使科学免于干涩无趣, 使人文学科免于陈腐衰败。 ——“虚拟现实之父” 杰伦·拉尼尔 目录 各方赞誉 总序 01关于道德的新科学:一场Edge峰会 THE NEW SCIENCE OF MORALITY: AN EDGE CONFERENCE 乔纳森·海特 (Jonathan Haidt ) 萨姆·哈里斯 (Sam Harris) 乔舒亚·格林 (Joshua Greene) 罗伊·鲍迈斯特 (Roy Baumeister ) 保罗·布卢姆 (Paul Bloom) 大卫·皮萨罗(David Pizarro) 乔舒亚·诺布 (Joshua Knobe) 02直觉思维的伟大与缺陷 THE MARVELS AND THE FLAWS OF INTUITIVE THINKING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 03 世间有生之物即为生命 LIFE IS THE WAY THE ANIMAL IS IN THE WORLD 埃尔瓦·诺埃 (Alva Noe? ) 04 递归和人类思维: 为什么毗拉哈语里没有数字 RECURSION AND HUMAN THOUGHT: WHY THE PIRAHA? DON’T HAVE NUMBERS 丹尼尔·艾弗雷特 (Daniel L. Everett ) 05 正常而健康的心智 THE NORMAL WELL-TEMPERED MIND 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 06 如何赢得预测 HOW TO WIN AT FORECASTING 菲利普·泰特洛克 (Philip Tetlock ) 07 聪明的启发式 SMART HEURISTICS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 08 情感预测 AFFECTIVE FORECASTING 丹尼尔·吉尔伯特 (Daniel Gilbert) 09 探秘行为神经学 ADVENTURES IN BEHAVIORAL NEUROLOGY 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Ramachandran) 10 社会心理学的陈述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NARRATIVE 提摩西·威尔逊 (Timothy D. Wilson) 11 青少年的大脑 THE ADOLESCENT BRAIN 萨拉–杰恩·布莱克莫尔 (Sarah-Jayne Blakemore) 12本质主义 ESSENTIALISM 布鲁斯·胡德 (Bruce Hood ) 13 我思想上和大脑里的睾丸素 TESTOSTERONE ON MY MIND AND IN MY BRAIN 西蒙·巴伦–科恩 (Simon Baron-Cohen ) 14 洞见 INSIGHT 加里·克莱因 (Gary Klein) 15 清洁感 A SENSE OF CLEANLINESS 西蒙娜·舒纳尔(Simone Schnall) 16 第四象限:统计的极限图 THE FOURTH QUADRANT: A MAP OF THE LIMITS OF STATISTICS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精彩页 我想改正几年前犯下的错误,重新思考一下这个观点:理解心智的方式就是将它分解成简单一些的部分,然后再将这些分解开的部分分解为更为简单的单元,一直这样分解下去,直到你可以将它们分解为可以用机器代替的心智。这又被称为“小人儿功能主义”(homuncular functionalism),将一个 人分成数个“亚人”(subpersons),每个亚人都是最基础的代理单位,也就是小人儿,这看起来就像是在做回归,只是做的是有限回归,依次将这些小人儿再分解为更傻、更单一的小人儿,这样一层一层直到你可以用机器取代这些小人儿,这也是思考认知科学的一个好方法。这也是老派的优秀人工智能所做并且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个观点基本上是对的,但是刚意识到它的时候,我犯下了一个大错。我那个时候正迷恋着麦卡洛克 – 皮茨(McCulloch-Pitts)逻辑神经元理论(即阈值逻辑单元)。麦卡洛克和皮茨整合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关于人工神经元和计算神经元的观点,这个神经元是多输入、单输出的,而且有一个 触发的临界值,这些输入可以是抑制型的也可以是兴奋型的。他们证明了在理论上,一个由这种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可以计算出任何你想计算的东西。 这非常振奋人心啊!这意味着你基本上可以将大脑视作一台计算机,而将这些神经元看作电脑中的一种基础开关元件,这种过度简化太让人吃惊了。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过度简化,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它能简化到什么程度。直到最近,我才慢慢弄清楚这种过度简化是多么可怕,因为每个神经元都是一个议题中非常小的部分,而且它们比任何开关都自主得多、有趣得多。 问题在于,当你认为单个神经元不是忠诚的奴隶或是简单的机器,而是必须遵守规则、必须被适当激励的代理单位,或是可以形成联合、小团体、组织和联盟的代理单位时,它们的计算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种将大脑视为政治力量斗争的一个社会场的思路乍一看就像是一种有趣的幻想。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思路有道理,而且各种不同的证据都指向了这种思路。 进化生物学家大卫 · 黑格(David Haig)发表了一些关于个体内部冲突的有趣论文,其中甚至讨论了遗传基因方面的冲突,也就是你遗传自父亲和母亲的基因之间的冲突,即所谓的“母系和父系基因冲突”。这些冲突有着相反的方向,如果陷入了紊乱,严重的不平衡就会以某些心理异常的形式出现。 我们开始明白:人类的大脑不是组织有序的分级控制系统,其中的一切事情并非秩序井然,也没有官僚机构那么充满戏剧性。事实上,它更像是有着民主元素的无政府状态。有的时候,它可以保持稳定,也可以互相帮助,以及建立统一战线,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但是,接下来事情会变得紊乱,大脑里会有某个联盟出来领导,而你就会陷入痴迷或错觉等状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正常的冷静思考和组织缜密的思维可能是一种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成就,而不是基本的状态,只有完成了某些事情之后才能实现。但是,在人性方面,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还是非常正常的。这就让我们对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弄清楚如何思考它。 如今,认知科学的成就证实我多年来所期盼的正在发生,而且它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都快追不上了。我们现在拥有大量的数据,而且也有很多在这些数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以这种非常抽象的计算方式思考已经成了第二本能,哪怕是 30 年前对所有话题都门儿清的专家都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现如今,只要稍有学习动力的孩子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具 备了这些能力,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将大脑比作计算机的想法(这是我目前依然拥护的观点)如今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大脑是一个计算机,但它和你用过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也跟 iPhone不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图灵让我们首次以非常有序的方式来看待这种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无数部分同时运算。直到 20 世纪末期,没有人知道一个有无数部分同时运算的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这不亚于一个奇迹。 你可能也无法理解,但是计算机科学给了我们一些想法和概念,如在虚拟机器中运行的虚拟机器等。我们对 iPhone 递归结构的想法是一个非常有条理而僵化的想法。 我们的这个僵化的模型恰好成功了,它也值得我们为之竭尽全力。首先, 你要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产生想法。你可以像数字计算器那样生成想法, 就像约翰 · 冯 ·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机器那样,结果可能是无法成功。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为什么这样无法成功了。你需要的是一个能运行平行结构的机器,因为我们的大脑毕竟是在平行地运行着大量的不同任务。 进展到这一步,就会出现联结主义网络。尽管我们知道联结主义网络的很多功能,但是你觉得我们如何才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能实现大脑所有功能的网络呢?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控制系统?控制是其中的关键,而且你会开始意识到:大脑中的控制跟计算机里的非常不一样。在 导语 约翰·布罗克曼编著李慧中、祝锦杰译的《思维(关于决策问题解决与预测的新科学)/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思考系列》是“财富汇”系列之一。这是布罗克曼向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提出的Edge年度问题。他们从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物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所提交的解答,将彻底改变你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书中多位来自各个领域的大咖在约翰·布罗克曼的组织下围绕“思维:关于决策、问题解决及预测的新科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他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使用大量的案例为读者就“如何进行分析、决策”这个主题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序言 1981年,我成立了一个名为“现实俱乐 部”(Reality Club)的组织,试图把那些探讨后 工业时代话题的人们聚集在一起。1997年,“现实 俱乐部”上线,更名为Edge。 在Edge中呈现出来的观点都是经过推敲的,它 们代表着诸多领域的前沿,比如进化生物学、遗传 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宇宙学和物理 学等。从这些参与者的观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自 然哲学:一系列理解物理系统的新方法,以及质疑 我们很多基本假设的新思维。 对每一本年度合集,我和Edge的忠实拥趸,包 括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凯文· 凯利(Kevin Kelly)和乔治·戴森(George Dyson),都会聚在一起策划“Edge年度问题”—— 常常是午夜征问。 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正像我的朋友,也是 我曾经的合作者,已故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詹姆斯· 李·拜尔斯(James Lee Byars)曾经说的那样: “我能回答一个问题,但我能足够聪明地提出这个 问题吗?”我们寻找那些启发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 ——那些激发人们去思考意想不到之事的问题。 现实俱乐部 1981—1996年,现实俱乐部是一些知识分子间 的非正式聚会,通常在中国餐馆、艺术家阁楼、投 资银行、舞厅、博物馆、客厅,或在其他什么地方 。俱乐部座右铭的灵感就源于拜尔斯,他曾经说过 :“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界,就要寻找最复杂、最 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 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1969年,我刚出版了一本书,拜尔斯就找到了 我。我们俩同在艺术领域,一起分享有关语言、词 汇、智慧以及“斯坦们”(爱因斯坦、格特鲁德· 斯坦因、维特根斯坦和弗兰肯斯坦)的乐趣。1971 年,我们的对话录《吉米与约翰尼》(Jimmie and Johnny)由拜尔斯创办的“世界问题中心”(The World Question Center)发表。 1997年,拜尔斯去世后,关于他的世界问题中 心,我写了下面的文字: 詹姆斯·李·拜尔斯启发了我成立现实俱乐部 (以及Edge)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你想获得社会 知识的核心价值,去哈佛大学的怀德纳图书馆里读 上600万本书,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在他极为简约 的房间里,他通常只在一个盒子中放4本书,读过后 再换一批。)于是,他创办了世界问题中心。在这 里,他计划邀请100位最聪明的人聚于一室,让他们 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预期的结果是他们将获得所有 思想的总和。但是,在设想与执行之间总有许多陷 阱。拜尔斯确定了他的100位最聪明的人,依次给他 们打电话,并询问有什么问题是他们自问不解的。 结果,其中70个人挂了他的电话。 那还是发生在1971年的事。事实上,新技术就 等于新观念,在当下,电子邮件、互联网、移动设 备和社交网络让拜尔斯的宏大设计得到了真正执行 。虽然地点变成了线上,这些驱动热门观点的反复 争论,却让现实俱乐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正如拜尔斯所说:“要做成非凡的事情,你必 须找到非凡的人物。”每一个Edge年度问题的中心 都是卓越的人物和伟大的头脑——科学家、艺术家 、哲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是当今各自 领域的执牛耳者。我在1991年发表的《第三种文化 的兴起》(The Emerging Third Culture)一文和 1995年出版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The Third Culture: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中,都写到了“第三种文化”, 而上述那些人,他们正是第三种文化的代表。 第三种文化 经验世界中的那些科学家和思想家,通过他们 的工作和著作构筑起了第三种文化。在渲染我们生 活的更深层意义以及重新定义“我们是谁、我们是 什么”等方面,他们正在取代传统的知识分子。 第三种文化是一把巨大的“伞”,它可以把计 算机专家、行动者、思想家和作家都聚于伞下。在 围绕互联网和网络兴起的传播革命中,他们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Edge是网络中一个动态的文本,它展示着行动 中的第三种文化,以这种方式连接了一大群人。 Edge是一场对话。 这里有一套新的隐喻来描述我们自己、我们的 心灵、整个宇宙以及我们知道的所有事物。这些拥 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还有那些著书立说 的人,正是他们推动了我们的时代。 这些年来,Edge已经形成了一个选择合作者的 简单标准。我们寻找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能用自 己的创造性工作,来扩展关于“我们是谁、我们是 什么”的看法。其中,一些人是畅销书作家,或在 大众文化方面名满天下,而大多数人不是。我们鼓 励探索文化前沿,鼓励研究那些还没有被普遍揭示 的真理。我们对“聪明地思考”颇有兴趣,但对标 准化“智慧”意兴阑珊。在传播理论中,信息并非 被定义为“数据”或“输入”,信息是“产生差异 的差异”(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这才是我们期望中合作者要达到的 水平。 Edge鼓励那些能够在艺术、文学和科学中撷取 文化素材,并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将这些素材融于一 体的人。我们处在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文化环境当中 ,很多人都把自己束缚在二手的观念、思想与意见 之中,甚至一些公认的文化权威也是如此。Edge由 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组成,他们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真 实,不接受虚假的或盗用的真实。Edge的社区由实 干家而不是那些谈论和分析实干家的人组成。 Edge与17世纪早期的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十分相似。无形学院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前 身,其成员包括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 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等。这个 学会的主旨就是通过实验调查获得知识。另一个灵 感来自伯明翰月光社(The Lunar Society of Birmingham),一个新工业时代文化领袖的非正式 俱乐部,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和本杰明·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都是其成员。总 之,Edge提供的是一次智识上的探险。 用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话 来说:“Edge心态开放、自由散漫,并且博识有趣 。它是一份好奇之中不加修饰的乐趣,是这个或生 动或单调的世界的集体表达,它是一场持续的、令 人兴奋的讨论。” 约翰·布罗克曼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100位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人类命运的同一个大问题,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作为Edge系列之一,约翰·布罗克曼编著李慧中、祝锦杰译的《思维(关于决策问题解决与预测的新科学)/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思考系列》一书着重关注了思考、问题解决和决策的种种问题,以及大众感兴趣的诸如心智理论、道德、进化、预测等话题。 本书作者包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 塔夫茨大学认知研究中心教授、联合主任丹尼尔·丹尼特,行为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脑和认知研究中心主任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风险管理理论学者、畅销书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