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篇 微服务开发基础——Spring Boot框架及使用
第1章 微服务架构开发
1.1 单体架构应用的困境
1.2 微服务架构
1.2.1 如何定义微服务架构
1.2.2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
1.2.3 微服务架构的缺点
1.3 微服务架构设计
1.3.1 微服务粒度
1.3.2 微服务拆分原则
1.3.3 微服务自治原则
1.3.4 微服务交互原则
1.3.5 微服务架构迁移
1.4 不应使用微服务架构的情形
第2章 微服务基础——Spring Boot
2.1 Spring与Spring Boot
2.2 快速启动Spring Boot
2.2.1 编写pom.xml文件
2.2.2 编写应用引导类
2.2.3 编写配置文件
2.2.4 运行项目
2.3 使用Spring Boot构建示例项目
2.3.1 经典三层应用架构
2.3.2 设计领域对象
2.3.3 实现数据管理
2.3.4 编写业务逻辑层
2.3.5 编写RESTful API
2.3.6 数据库初始化
2.3.7 启动测试
2.4 Spring Boot特性
2.4.1 Spring Boot自动配置机制
2.4.2 Spring Boot扩展属性配置
2.4.3 Spring Boot日志配置
2.5 关于敏捷开发
2.6 关于RESTful API设计
2.6.1 以资源为中心进行URL设计
2.6.2 正确使用HTTP方法及状态码
2.6.3 查询及分页处理原则
2.6.4 其他指导原则
第2篇 Spring Cloud组件实战
第3章 Spring Cloud简介
3.1 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关键点
3.2 Spring Cloud技术概览
3.2.1 Spring Cloud子项目
3.2.2 为何选择Spring Cloud
3.3 Spring Cloud版Hello World示例
第4章 服务治理与负载均衡
4.1 什么是服务治理
4.2 构建服务治理——Eureka
4.2.1 搭建微服务Parent工程
4.2.2 搭建服务治理服务器——Eureka服务器
4.2.3 搭建服务提供者——注册服务
4.2.4 搭建服务消费者——获取服务
4.3 使用客户端负载均衡——Ribbon
4.3.1 什么是客户端负载均衡
4.3.2 启用Ribbon
4.3.3 负载均衡测试
4.4 使用Feign简化微服务调用
4.5 深入Eureka
4.5.1 服务注册及相关原理
4.5.2 Eureka自我保护模式
4.5.3 注册一个服务实例需要的时间
4.5.4 Eureka高可用集群及示例
4.5.5 多网卡及IP指定
第3篇 微服务与Docker容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