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非罪化研究/重大法学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曹博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曹博,重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系讲师,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重庆市协同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大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法治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持续关注知识产权基础理论问题及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先后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作品法定许可制度研究)等四项省部级课题,于《知识产权》、《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制度现实 第一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一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实现过程:司法被动介入 二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焦点问题:损害赔偿的商品化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二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行政责任 一侵权行为行政责任的实现:行政权的主动及被动介入 二侵权行为行政责任的根据: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行政责任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一侵权行为刑事责任的实现:公权力的主动介入 二侵权行为刑事责任的证成:社会危害性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本章 小结 第二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缘起:以刑法保护知识产权 一投石问路:版权的刑事保护 二后来居上:商标权的刑法保护 三敬而远之: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第二节 发展:国际条约推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全球化 一TRIPS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条款 二中美知识产权wT0争端中的刑事保护问题 第三节 趋势: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进一步加强 一ACTA中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条款 二TPP与TTIP及CETA中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条款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历史启迪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理论批判 第一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论证理路 一前提:犯罪本质的界说 二基点:法益概念与伤害原则的整合 三甄别:刑法谦抑性的实现 四检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犯罪化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法益侵害与伤害原则的难题 一知识产权的权利特征与法益侵害 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特质与伤害原则 第三节 最后手段性论证的困境 一民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控制 二民法对知识产权的救济效果 三刑罚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控制 第四节 道德评价的无力 一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社会效应 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道德评价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非罪化的学理证成 第一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不适用自由刑的证成 一自由刑的适用条件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与自由刑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不适用罚金刑的证成 一罚金刑的适用条件 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特质 三罚金刑的重叠性与可替代性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效果 一犯罪黑数问题 二刑罚预防犯罪的效果问题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非罪化的制度影响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重新认识 一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通常解说 二知识产权制度历史的不同视角与细节 三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知识产权救济的深入解析 一鼓励创造说之下知识产权救济的误区 二知识产权的权利实现与权利救济 三知识产权救济的恰当定位 第三节 知识产权救济规则的重构 一惩罚性赔偿的取舍 二行政保护的去留 三知识产权救济规则体系的重构 本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曹博著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非罪化研究/重大法学文库》共五章。第一章是对既有知识产权救济规则体系的全面审视,试图廓清知识产权民事保护、行政保护及刑事保护的适用条件与基本特点,以期呈现出知识产权法律救济的规则体系。第二章将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通过美国法及国际条约的演进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历史进行回溯与分析,得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正当性前提值得进一步推敲的结论。第三章通过对刑法上犯罪化理论的整理和归纳,检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刑事保护是否正当,批判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犯罪化在理论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第四章通过对自由刑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对称性、罚金刑的可替代性进行论证,证成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非罪化的命题。第五章在重新认识知识产权制度功能、深度解析知识产权救济的基础上,探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非罪化带来的制度影响,重构知识产权的救济规则体系。 内容推荐 曹博著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非罪化研究/重大法学文库》试图回答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适用刑法调整的正当性及合理性这一问题。作者从知识产权的权利对象人手,重新概括了知识产权的权利特点及其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带来的影响,全面梳理了知识产权法律救济体系的现有架构及制度逻辑,深入考察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入罪的历史脉络,从犯罪与刑罚两个层面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是否应当入罪这一论题进行了阐述与论证,最终得出了非罪化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救济体系的设想。整个论证过程既有历史考察,又有理论推演、哲学思辨和实证分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