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精)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日)池上俊一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池上俊一著的《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精)》以法国文化和甜点的密切关联为线索,追溯法国的历史,涉及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等的发展。通过古代朴素的法国点心,可以看到古代和中世纪初期,凯尔特人和法兰克人相继在法国这片土地上生存斗争。公元1000年之后,真正的法国历史拉开序幕,从国王和贵族统治,王权覆盖法国全境,到资产阶级成为主角,之后法国民众成为主角。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在法国这片土地上,构建社会、培育文化。而在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将法国凝聚在一起的“精髓”,这一精髓也孕育了甜点这一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开书,借由法国甜点这一普通人熟知的日常事物,听作者娓娓道来法国的历史。
作者简介
池上俊一,1956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现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著有《动物审判》《游戏的中世纪史》《罗马式世界论》《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运动》《礼仪与象征的中世纪》《意面中的意大利史》等。
目录
序章 甜点与法国的深厚关系
法国甜点世界第一?
“多余”的甜点
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宝石”
甜点武器
凯尔特人和古代的点心
中世纪初期的法兰克人
统一法国的“精髓”
兼容、同化的国家
文化立国
第1章 基督教信仰与中世纪朴素的点心
点心的衰退与复活
基督教和点心
修道院的作用
将神和人联系在一起的点心
祝福饼与祭饼的传播
活跃的小贩
卡佩王朝的开始
封建制和三个阶层
王的权威
十字军和甜点的材料
贵族们喜爱的蜜饯
香料面包
各种各样的烤制点心
农业的发达和城市的发展
王权的强化和巴黎的发展
百年战争的危机
圣女贞德的成长
乡下女孩的点心
三大节日和点心
圣诞节的点心
第2章 掠夺的高手——法国
法国对外开放的时期
甘蔗和十字军
大航海时代的砂糖种植
百年战争后的法国
战争带来意大利文化
瓦卢瓦王朝的婚姻关系
凯瑟琳·德·美第奇和意大利的甜点
冰淇淋的到来
巧克力的秘密
巧克力甜点的传播
宗教战争时期
天主教和美食
第3章 绝对君主制时期的华丽甜品
绝对君主制和司法
巴黎的发展和凡尔赛宫
法国人不是美食家?
作为国家战略的法国菜
路易十四的绝对王权
外交和财政
砂糖帝国的成立
砂糖战争
咖啡和砂糖的相遇
砂糖消费的增加
砂糖的后来
各种各样的奶油
弱女子和甜点
萨布雷侯爵夫人
巧克力和女性
细腻时代的美丽食物
宠妃蒙特斯庞夫人的努力
蓬帕杜夫人和玛丽王妃的食物之争
蓬帕杜夫人的魅力
玛丽·安托瓦内特喜爱的咕咕霍夫甜点
光的世纪
第4章 催生革命的繁星般的甜点师
王权的阴影
资产阶级与民众的不满
从巴士底狱事件到君主立宪制
共和政体的开始和罗伯斯庇尔的独裁
法国革命的意义
餐馆的发展
著名糕点师和甜点店的出现
拿破仑的功绩
描绘辉煌的糕点师勒博
安东尼·卡雷姆的装饰甜点
甜点与建筑的关系
与塔列朗的相逢
撼动历史的甜品
卡雷姆的后半生
包法利夫人的结婚蛋糕
夏洛特蛋糕和牛奶杏仁慕斯
各种法国甜点
第5章 资产阶级的快乐
复辟王朝
七月王朝
拿破仑三世的政治
工业革命和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的饮食生活
小蛋糕的乐趣
沙龙的繁荣
巴黎的辉煌和中央市场
漫步者的出现
知识分子漫步巴黎
美食家格里莫的美食卡片
布里亚-萨瓦兰和大仲马
佛伊咖啡馆和普罗科普咖啡馆
咖啡馆乐园
拱廊和甜点店
公共马车的出现和铁路的铺设
聚集在巴黎的名品特产
普鲁斯特和玛德琳蛋糕
第6章 法国的现代和甜点
第三共和国和费里的改革
两次大战
战争时期的甜点和结婚蛋糕
战后的法国
技术革新和甜点
慕斯的口感
法国糕点师的时代——埃斯科菲尔
法国的未来和甜点
后记
法国历史年表
导语
如今风靡各地的马卡龙,原本只是法国南锡的地方性甜点。19世纪,法国的工业革命让马卡龙和许多甜点一起,沿着铁路线输送到巴黎,并成为远销海外的“法国名甜点”。
池上俊一著的《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精)》通过法国甜点,串起宏大的法国历史,古代法国的祭典、节日,中世纪法国宗教信仰的改变,王朝的更迭、政体转变,以及法国各阶层的生活方式,跃然纸上。
后记
单凭“甜点”,而不是法国菜,来追寻法国的
历史,能不能做到呢?起初我有些担心,但是随着
查阅资料和撰写的深入,我渐渐确信,甜点的历史
中充满了法国历史的精华。甜点映射出各个时代法
国人的灵魂。
我是不折不扣的甜食党。和家人、朋友在饭店
吃饭或者参加聚会时,听到别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红
酒,或者看到大家酒兴渐浓、开怀畅饮,并不会觉
得愉快。想来,像我这种对酒一窍不通的人,在爱
酒的人眼里也一定是个“无趣之人”吧。然而,若
用红酒来追寻法国历史的话,恐怕会变成一部鸿篇
巨制。我想用甜点来讲述法国的历史更合适。
在写作本书时,我想紧跟流行趋势,于是成了
妻子朋友组织的“甜品巡逻队”的一员,尝遍了东
京和神户有名的法国甜点店。那段时间感觉非常幸
福,品尝甜点积攒起来的幸福感也支撑着我度过了
在短时间内紧张写作的艰辛时光。
当然,仅凭吃是无法写书的。为此我查阅了相
关史料和研究著作。其中主要是一些法语文献,也
参考了不少日文著作,记录如下:
大森由纪子《新版我的法国地方甜点》,柴田
书店,2010年。
大森由纪子《法国甜点图鉴——甜点名字和由
来》,世界文化社,2013年。
河田胜彦.《古老而崭新的法国甜点》,NHK出
版,2010年。
北山晴一《美食的社会史》,朝日选书,1991
年。
玛格洛娜·图桑·萨玛(Maguelonne
Toussant Samat)《甜点的历史》,河出书房新社
,2005年。
猫井登《甜点的由来故事》,幻冬合文艺复兴
,2008年。
尼古拉·赫伯(Nicola Humble)《蛋糕的历史
故事》,原书房,2012年。
让-罗伯尔·皮特(Jean-Robert Pitte)《法
兰西美食——历史和风土》,白水社,1996年。
吉田菊次郎《西洋甜点走遍世界》,朝文社,
2013年。
安托尼·罗利(Anmony Rowley)《美食的历史
》,创元社,1996年。
实际上,在现在的法国,即使是在巴黎,也很
难见到考究而可口的甜点。咖啡馆里只有水果、巧
克力水果塔或者布里欧修。街头普通的蛋糕店里摆
放的尽是甜味大蛋糕,或者含有谷粒的面包,实在
让人愕然(习惯了的话也会觉得好吃)。称得上是
法国文化精华的精致可口的甜点,只能在高档街区
的有名蛋糕店和茶室(Salon de The)中才能品尝
得到。
反而在日本,你能够轻易吃到美味的甜点。不
仅在东京和神户,稍具规模的城市,随处可见高档
蛋糕店,商场地下更是甜品的天堂。法国精髓已经
扎根日本了,不是吗?
与写作《意大利面里的意大利史》时一样,本
书的编辑工作得到了岩波书店编辑部朝仓玲子女士
的大力帮助。她为我提出了许多修改和删减的宝贵
意见,使本书的内容和表达更符合要求。我再一次
深深地感觉到,书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作品。我衷心
地感谢她。
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能够看着可爱的插图,
沉浸在甜蜜的思绪中,同时了解到法国历史的概要
和法国精髓,我将感到无比喜悦。
池上俊一
精彩页
点心的衰退与复活
在序章中我们介绍到,希腊人和罗马人食用多种加入蜂蜜和果实的点心。自从罗马帝国分裂(395年)、坍塌(476年)之后,人们再也没有闲暇食用点心这种“多余的食物”。日耳曼人用点心供奉诸神和仙子。点心成为一种特别的食物,平日里很少食用。
然而,“点心”却在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复活了,那就是基督教会内部。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各地领主割据,社会极其不安定。教会是唯一一个呼吁和平、能够统一欧洲世界的组织。
罗马教廷派出许多传教士和布道者,积极地致力于让日耳曼民族改信基督教。他们对异教发动无休止的战争,砍伐自然崇拜的“圣树”,破坏神殿。但是要根除异教信仰非常困难,他们不得不从改变异教徒非常熟悉的物品和习惯开始,将其变成基督教风格的,也就是说,将基督教的祭典节日和圣人崇拜移植到日耳曼、凯尔特以及罗马的祭典和诸神崇拜上。这大大影响了祭典和祭典中食用的点心。基督教和点心
法兰克的君主们也意识到了基督教会的力量。克洛维斯率先改宗为正统的基督教亚大纳西派。此后,加冕皇帝的查理大帝统一了典礼的形式,颁布敕令禁止异教风俗,希望与罗马天主教会联手治理国家。这一时期,点心也开始复活了。
乍看之下,基督教似乎是点心的敌人。因为从古代开始,基督教会就认为“贪吃、贪食”是恶行。贪食与色欲常常一起出现在恶行之列。大教皇格里高利(Gregorius,590~604年在位)时期确定了七宗罪(傲慢、贪婪、淫乱、暴怒、贪食、嫉妒、懒惰)。
对贪食的批判很容易导出对点心的批判,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令人意外的是,欧洲的蛋糕竟起源于基督教。基督教制作“祭饼(oublie)”“尼乌尔”等点心作为贡品。这些点心最初并不是甜点,却为不久后诞生的加入蜂蜜的甜点打下了基础。修道院的作用
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非常重要。修道士们作为基督教的精英,不仅是实现救赎的榜样,还过着严格的修行生活,希望通过祈祷和典礼给整个社会带来救赎。从古代末期开始,法国也建起了各种各样的修道院。
修道院一般建在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修道士过着超凡脱俗的禁欲生活。这里被称为“天国的前庭”,每天的生活就是专注于典礼。相比与世(非宗教世界)隔绝的修道士,牧师和主教在世俗世界的影响力更大。主教掌管着教区,是受所有神职人员尊敬的最高权力者,他是全体神职人员的教育者,也是大罪的审判者。围绕主教形成了一个叫圣堂参事会的集团,辅佐他的工作。教区会进一步分为各个小教区,小教区的牧师负责管理信徒。每个礼拜日都会在教堂举行弥撒。这些人世的神职人员对信徒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修道院也并非与世俗毫无关系。实际上,修道院本身就是大领主,控制着土地,依靠其控制范围内农民的繁重劳动为生。修道院也会雇用名为托钵僧(助修士)的勤杂工。此外,修道院中大多保管着圣人的遗骸、遗物等供人瞻仰,成了人们信仰的对象,许多朝圣者慕名前往。因此,修道士对世俗之人的感化作用也不容忽视。
中世纪中期以后,最重要的是克吕尼修道院。公元6世纪前半叶,由圣本笃(Saint Benedict of Nursia)创立的本笃会戒律森严,克吕尼修道院和许多其他的修道院一样,也遵守本笃会的戒律,但却特别重要。910年,在勃艮第(Bourgogne)地区的克吕尼,克吕尼修道院由亚吉田公爵威廉主持建立。通过改革,修道院长取得了人事权和财产权,这些权力原本被非神职人员掌握。克吕尼修道院成了教皇直属的修道院,分院迅速扩展至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P20-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