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时间跨度正好从1942年到1945年,作者颜滨与上海普通民众一起,饱偿了日寇侵华、社会动乱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这些都通过他身边的日常生活琐事得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
本书比较全面反映了上海沦陷时期市井社会的状况,老百姓、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恋爱等情况,让读者真实感受到那个时代大上海的气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颜滨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时间跨度正好从1942年到1945年,作者颜滨与上海普通民众一起,饱偿了日寇侵华、社会动乱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这些都通过他身边的日常生活琐事得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 本书比较全面反映了上海沦陷时期市井社会的状况,老百姓、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恋爱等情况,让读者真实感受到那个时代大上海的气息。 内容推荐 《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作者颜滨出身于沦陷区社会基层家庭,日记记载的既是作者个人在日伪统治时期上海那段历史的写真,也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最生动最翔实的材料,可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家研究上海提供真切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目录 前言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附录 主要人物关系一览表 试读章节 一月四日 星期日 晴 农历十一月十八日 因为昨天答应了姐姐们代办一本日历,今天就来到了求古斋。不料求古斋只有小的一种,并且价格又是相当的贵,因此未曾买妥,却看中了两本日记簿,其代价为每本五角。我想,在这百物昂贵之时,其价格尚还便宜,就买了下来。拿到蒲柏路,却被钟德看见,定要问我索取,因为合不得,就答应另买别物送他。 为了保守信用起见,下午就到吕宋路城隍庙买了一盒蜡笔送给钟德,并买了日历一本,代价为一元二角,随后就到利益书店借了两本《万象》(第一期、第二期)。回来看了几页,甚为满意。内中尤以《邵一梓传》(明季义民别传之一)最能使人感动。以我之见,邵一梓为人虽然是忠义凛然,其正气可贯日月,然而却被骄傲所害,不听孙悦之言以至于失败。而孙悦实是一个智勇全备而其爱国之热忱尤在邵一梓等之上。因此我对邵一梓虽是十分佩服,然而比孙悦却尚差一等哩。 一月五日 星期一 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到内地去!”这几个字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着已相当的长久了,然而我却始终没有这勇气,不顾一切地去实行,直到现在仍不过是一个愿望罢了。不料目下张信祥与张光祺二君真的要到内地去求学了,这使我多么的羡慕啊!他们本来今天就要动身,不料近来杭州方面又有战事,只得暂停数日,我希望他们能早日达到目的。 已有四天没有读书了,今天却又开始了。今天我在读书的时候觉得毫无兴趣,不知是何缘故。读书回来的时候,经过八仙桥,在大中华袜厂内,买了一副宽紧带与一支牙刷,足足地花去了四元钱,我想这是谁也不相信的吧!在这新年开始短短的五天,我一看零用簿,已足足地花去了三十元,这是多么惊人的支出啊!我希望以后要竭力节约才好,本来我尚想再买一副手套,现在我已决定不买了。 一月六日 星期二 阴 农历十一月二十日 我觉得我的希望实在是太多了。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周游世界的旅行家,我希望我能做一个除暴扶弱的侠士,我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英雄,我也希望……啊!我的希望实在是太多了,使我不敢再想下去了,现在让我再来决定一下吧。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在今天我方才想到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能够稍有积蓄,再求一点相当的学识,而到故乡去做一个清苦的小学教员。一方面借以增自己的学识,另一方面则竭力引导一般天真的小天使,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主人翁。这样,我想一定也是很有趣味的,我希望我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月七日 星期三 晴 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 张信祥君与张光祺君他们两位,在今天实行了他们的志愿(到后方求学去),这使我多么兴奋与惭愧啊!现在我只有默祝他们一路平安,早到目的地(金华),并且希望他们努力求学,以求成功,而能替祖国尽一分子责任,这是我所热望的啊!他们的前程真是未可限量啊! 今天我得到了两个悲喜不同的消息,真使我哭笑不得。一个是湘北又传捷音,而抗战要地长沙又成敌人的坟墓,这使我多么的兴奋啊!另一个则是一个名扬四海,威震沪上,其正气足可冲霄凌云,其威名能使敌人望风而逃的十九路军军长、将军蔡廷楷不幸在九龙一役为国捐躯了。啊!真使我欲哭无泪,然而我却尚存一线希望,希望这个消息丝毫不确,不过这个希望是极渺小的呀。啊!蔡先生,你的玉体虽亡,而你的精神却是永远不死的啊!你且稍为等待着跟在你后面的同志来完成你未了的志愿而为你报仇吧。我想,等到最后胜利的一日,你也必将含笑九泉了。 一月八日 星期四 晴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 因为昨天晚餐尚有余饭,今天早上他们就拿来做了泡饭以当早点,我也就吃了两碗,倒省去了几角早点费。今天下午,沈秉衡来栈,我请他吃了四角钱的花生米,随后下了几盘陆军棋。在四点钟的时候,我就动身往北京路去,顺往五马路宝善里仁昶纸号一探周和康兄,不料其出外未归,使我甚为扫兴。因时间尚早,就在大马路徘徊了一刻钟左右,看见橱窗内所陈列着的皮鞋,标价俱在一百元之上,面绒鞋也在四五十元左右,使人不禁有望鞋兴叹之慨了。 一月九日 星期五 晴 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 号中的人一天天地增多,而米价又一日日地上升。包饭,做老板的也就紧了许多,往往不肯多给饭。因此,我同忠海的晚餐也就成了问题,不得不在栈中吃了晚饭再去读书。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一组的读书时间也就由六点半至七点一刻而变为七点一刻至八时了。这事我们今天还是第一次的实行,结果,只不过觉得时间晚了,马路上也就冷清了,而北风也就格外地紧了些。但是这些事对于我们青年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我也并不觉得讨厌。 P005-007 序言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上海沦陷。但因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军尚未进占,形成了“孤岛”。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日军进占租界,上海全面沦陷。 上海沦陷后,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怎样?每天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开门七件事是如何应付的,谋生、学习、婚恋、消遣、喜怒哀乐、人际交往等具体是什么情况?以前,我们主要是从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电影以及个别回忆文章和教科书中得到一些印象。如:水深火热、饥寒交迫、朝不保夕、家破人亡、流落街头、冻饿病死,等等。我认为,在沦陷区,这些情况都是有的,但真实的生活会只是这些吗?生活是立体的,多面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不是几个概念就能全概括了的。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全景呈现那时的生活影像呢?我觉得,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一读那个时代的人所留下的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里面最珍贵的当然是日记了。《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就是这样一本日记。 这套日记是笔者一个偶然机会得到的,厚薄不一总共16本。作者颜滨,从1942年开始下决心写日记,正好是上海全面沦陷后。1942年、1944年这两年的日记,只有个别日子没记,基本全。1943年也是全年都记了,但缺失,与卖主联系也没找到。1945年7月份之前基本全,到8月就出现散失了,以致8月15日这个重要的日子发生了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看后面的日记,才知道是作者婚后,爱人嫌其留恋过去,把有恋爱情节的部分日记撕去了,很可惜。1946年至1964一年拉拉撒撒记了一些,但因为不是沦陷时期的,笔者只摘其要者作为附录,以免除读者对作者以后情况的挂念。为便于读者了解书中人物关系,特列出主要人物关系一览表。 颜滨,1923年8月25日(农历7月14日)生,宁波洪塘人。年幼丧母,父亲续弦,是祖母一手拉扯大。作者曾在洪塘小学读了6年书,于1937年1月到上海读了中学,但没读高中。中学毕业后就到元泰五金店当了学徒,1942年开始写日记时,大概是刚出徒,是店里最低等的几个职员之一。父亲去世前,家境就已贫困,房子土地都抵押给了别人。作者少年坎坷,命运多舛,造就了他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广交朋友、嫉恶如仇、多情善感、自卑多疑等性格脾气,他的日记将70多年前沦陷区最底层老百姓,特别是作者本人以及与作者关系密切的十几个青年人的工作、学习、娱乐、恋爱、社交等生活状况,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好似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了也触摸到了这段历史,丰富了我们的感觉和视觉。 颜滨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它没有做作,没有掩饰,是特别直率、特别真实的。他生动地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录了他对人对事的看法,记录了他内心真实的感情活动。但他没有想到,他记载的这些纯属个人的生活琐事,今天却成了我们难得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直接史料的价值,是想研究和了解那段历史者所必须参考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日记的主要内容和它所包含的历史价值。 一、朴素的爱国情怀、仇日抗日思想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上海沦陷了,但上海人民的心没有沦陷。作者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经常为苟安偷生于上海而感到羞耻,时刻想着到内地去,到抗日的第一线去,并且差一点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同广大市民一样,痛恨日方,痛恨与日方合作的人,同情流离失所的难民。在日伪残暴统治和奴化宣传教育下,他们半点也没有被奴化、甘愿做亡国奴,而是心向抗战前线,坚定地认为抗战必胜,目前所遇困境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为美机轰炸上海而欢呼。一个普普通通的店员,这些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倒比汪伪那些大人物们看得高远,比他们有骨气。 ——“到内地去!到抗战前线去!”这是作者内心经常发出的呼声。“我的心中早就有一个想法,向内地发展,尽我的力量贡献给国家。万一奋斗失败,而死在那祖国的怀抱里,这也是我所愿的,若能为国牺牲那也是求之不得的。”(1942年2月1日)当听说有三个女同学不顾一切投军参战时,作者感到格外惭愧,“她们那爱国的热忱就可显示出我们大中华民族的伟大,而更可证明我们的民族是永远不会灭亡的。”(1942年1月21日)作者为抗战要地长沙又传捷音而兴奋,为十九路军军长、将军蔡廷楷不幸在九龙一役为国捐躯而欲哭无泪,决心为将军报仇,完成将军未了的志愿。(1942年1月7日)“我们的国土就是敌人的大坟墓,残酷的敌人,你等着吧!有这样的一天,我就是杀你们的战士中的一个!”(1942年1月28日)“那前方忠勇的将士值得我们的敬仰,那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值得我们的崇拜,我真恨不得立刻在他们的面前叩下一千个响头,以赎我苟且孤岛的罪恶,以表我敬仰之意。”(1942年2月9日) …… ——待怡馨英文课罢,同沿爱多亚路东行,眼见皓月渐渐地爬上了屋顶,我不觉又欢呼起来,而她显然也比较他日高兴活泼。我一手穿过她的头部,轻搭在她的右肩,她也似小乌依人,紧靠在我的身边。啊!这是多么甜蜜啊!可恨时不我延,从大世界兜了回来,已是九时余,只得依依辞归。(1945年2月28日)老天好像专为我俩安摆下这样一个美妙的气候供我们游玩,气候晴朗而阳光又不甚激烈,微风轻拂,真令人有无限的醉意。怡馨更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奔奔跳跳,在阴幽的绿草地上我们坐了下来,或猜谜或歌唱,怡馨的一种娇羞而迷人的处女美更使我陶醉,我真恨不得将永留在那边而不想归来。(1945年4月15日) ——若芬近日对我的态度突飞猛进,无疑的,在他人看来我们已成一对情深意切的情侣,她似乎是专一地爱着我,我也不能否认对她不无恋恋。今天在兆丰公园玩乐了一下半天,她小鸟般倒在我的怀里,我轻轻地吻着她。但在甜蜜的情况下,我忘不了她过去给我的影像,以及德伟等给我的忠告,所以我始终存着一种警戒,并且“齐大非偶”,若芬她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她的家境拥有佣人四五个,与我相较,何啻天壤。不过,人孰无过,贵在能改,而环境也不一定能影响个人的意志,事实胜于雄辩,且看她以后的整个行动。(1945年11月2日) 日记中还有许多重要内容,如观看电影戏剧话剧,物价的飞涨,传统风俗习惯等等,在此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里面的信息量巨大,是研究和了解那个时代所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保持历史原貌,除极个别无法辨认或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外,笔者整理时未作任何改动,也包括文中数字部分,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真实感受到那个时代大上海的气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