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生产的外部性评估及其补贴政策研究》由马琼、王雅鹏著。鉴于长期以来棉花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的棉花生产的波动,以及棉花产业面临的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了保护我国棉花产业的安全,增强我国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防止国内棉花产业在进口棉的冲击下萎缩,以新疆棉花产业为例,分析棉花产业面临的外部性问题,科学确定棉花补贴标准,为构建我国棉花产业补贴政策、支持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对保护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和棉花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马琼、王雅鹏著的《中国棉花生产的外部性评估及其补贴政策研究》通过对农业外部性现象的观察,运用“庇古税”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分析和解释了外部性问题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讨论了解决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制度选择,认为棉花补贴是解决棉花生产外部性问题更有效的途径。文章运用条件价值法、分解求和法、参数比照法、直接市场法以及替代成本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中国棉花生产的生态环境价值、自然景观价值、社会保障等正外部效应,以及棉花生产中使用化学物质、化石能源和水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碳排放、生态损失等环境负外部效应进行测定,计算了中国棉花生产的综合外部性价值,将其作为制定棉花产业补贴标准的依据。以新疆棉花生产为典型案例,根据中国棉花生产外部性价值的测定方法与结果,评估了新疆棉花生产的正外部性价值和负外部性成本,确定棉花生产的综合外部性价值。
在外部性价值评估中,运用分解求和法列举了全国棉花生产的20项外部性影响;其中,列举的棉花生产正外部性影响10项,负外部性影响10项。先分项计算,其结果为,2012年中国棉花生产的正外部性价值352.36亿元,负外部性成本为76.1033亿元。最后汇总求和,得出中国棉花生产正外部性价值大于负外部性成本,其综合外部性价值为276.2563亿元,约合44.56亿美元,按当年棉花种植面积计算,单位面积外部性价值为每公顷589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