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靠人修,人靠自修
——“自立”者,天助之
一个人和一棵树一样,想要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就要修正、修剪。但人又和树不一样,树木要靠人修剪,而人却要靠自己。修理”自己。不会自己修理自己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才。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树靠人修,人靠自修。”
梁启超谈到人的人格结构、人内在德性修养时,首先谈到人的独立意识。他说:“独立者何?不藉他人之扶助,而屹然自立于世界者也。”他认为《中庸》所讲的“中立而不倚”,其实质就是指人的独立意识。梁启超把“独立意识”提到人的素质上来理解,他说:“独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摆脱野蛮步入文明的标志。”因此,人必须懂得自立。
尼日尔有一株金合欢树,已经活了1800年。它虽生长在酷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但它根部能扎到沙海深处30米以下,汲取水分。虽然它的主干弯曲,而且粗糙,绿叶也不多,但它枝干茂盛,年年都能生枝发芽。虽说这里长年干燥,白天、黑夜温差大,而且天气变化异常,恶劣的气候使这株金合欢树伤痕累累,但它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受到沙漠严重威胁的尼日尔人民,以其顽强独立的意志将它视为“神树”,当地民族并将其作为民族的图腾。
于是,这里的人民开始自发地担当起保护这株金合欢树的责任,以前从树旁经过的车辆和驼队都要绕道而行。他们根据金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对这棵树进行护理,先将残枝败叶修剪干净,在它的根部堆上泥土。然后,挨家挨户将自己家臧的饮用水拿出来,给树灌溉,还给它竖立起了屏障,以便遮挡风沙和冰雹。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这棵树就枯萎了。得知它的死讯,尼日尔人们一片悲声,并为这生长了1800年的“神树”枯萎而十分好奇。最后,经科学家们的调查发现,最终找出了答应:这棵金合欢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冰雹的摧残,而是死于人们的精心护理。
自立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人要学会自立。易卜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是的,因为自立的人才会有所作为。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这些无疑说明了人要学会自立,更要懂得自立。
有一个小和尚在屋檐下避雨,看到方丈撑着伞从自己的前面走过,便作揖喊道:“方丈,佛法不是教我们要普度众生吗?你可以度我一程吗?”
方丈停了下来,说道:“我走在雨中,你却躲在屋檐下面,而屋檐下又无雨,你何必要我度你呢?”
小和尚听完了方丈的话,便立刻走出屋檐,站在大雨中,对着方丈说:“我现在已经在雨中了,你可以度我了吧?”
方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了雨伞,而你淋湿是因为你没有带雨伞。确切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在度我。如果你要度,不必找我,请你自己找伞吧。”
那小和尚被雨淋得浑身难受,便说道:“你不愿度我明说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呢?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方丈听到此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想要不淋雨,就必须要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所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想着别人一定会带,自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总是依赖别人,自己又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什么也得不到。每个人都有本性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也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这样做怎么能够成功呢?”
小和尚听罢恍然大悟……
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求助于父母、朋友、同事……我们以为他们都是生命中长长的路,认为他们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人,一旦得不到帮助,便心存抱怨,万分沮丧。殊不知,他们只是我们生命中短短的一座桥,甚至一个过客,不是自己可以长久依靠的肩膀。
绕檐家雀永远飞不上蓝天,绕膝孩儿永远不会奔向远方,依靠别人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唯有通过自身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未来的一切。凡事也要靠自己,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