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浙江地处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项,其中浙江有39项入选。如诗的山水仙境,世代的薪火传承,孕育了浙江浓郁的民俗风情,造就了浙江人浪漫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从名胜古迹、风俗人情、曲艺杂坛、人文思想、科技智慧五个方面介绍浙江文化遗产。

内容推荐

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从名胜古迹、风俗人情、曲艺杂坛、人文思想、科技智慧五个方面挖掘浙江文化遗产,并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给青少年朋友,好比带领大家去一座宝山采风游学,深入其中,你绝不会空手而归。

目录

名胜古迹篇

 东南形胜话西湖

 风雨运河拱宸桥

 远古文明耀华夏

 莫让“廊桥”成遗梦

 千仞奇峰迎“世遗”

 江南古镇韵绵延

 名家垂范古风长

 会稽山麓名士乡

 斯文永继“天一阁”

风俗人情篇

 汉族传统婚俗(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十里红妆”有典故

家具

 “九姓渔民“水上婚礼

 庙会文化

【杭州吴山庙会】

【永康方岩庙会】

【绍兴舜王庙会】

【庆元菇神庙会】

 公祭民俗

【绍兴大禹祭典】

【缙云轩辕氏祭典】

【衢州祭孔大典(南孔祭典)】

【兰溪诸葛后裔祭祖】

【德清防风氏祭典】

【洞头妈祖祭典】

 浙江龙文化

【浦江板凳龙】

【长兴百叶龙】

【平阳鳌江大龙】

【乐清龙档】

【奉化布龙】

【杭州西溪龙舟胜会】

曲艺杂坛篇

 浦江麦秆贴——最美丽动人的花

麦秆贴画的艺术特色

浦江高级工艺师蒋云花——半生辛苦为此花

 东阳木雕——巧夺天工

东阳木雕工艺特色

 黄杨木雕——精在神韵

黄杨木雕的艺术特色

 宁波朱金漆木雕——千工万工出精彩

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特色

 十里红妆

 青田石雕——一石名动世界

青田石雕——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个性

青田石雕的经典作品——精湛工艺令人叫绝

 金石篆刻——方寸之间呈现大千世界

西泠印社

篆刻名家

 嵊州竹编——中外竹编第一家

嵊州竹编艺术特色

 绍兴莲花落——越地莲花

绍兴莲花落代表人物

 温州鼓词——悠久历史,名家辈出

温州鼓词代表性名家

 杭州小热昏(小锣书)——属于杭州的声音

杭州小热昏艺术名人

 越剧——吴侬软语、至情至性

越剧的唱腔派别

人文思想篇

 王阳明:大彻大悟后的执著精神

 黄宗羲: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

 王国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章太炎:为政治而狂为国家而癫

 李叔同: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沈钧儒:中国宪政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科技智慧篇

 沈括与《梦溪笔谈》

 毕昇与活字印刷

 数学家杨辉

 中医名家朱震亨

 学贯中西李善兰

 中国最早发现岁差的学者一虞喜

 翻译家李之藻

 农学家张履祥

 治河专家潘季驯

 中国“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试读章节

“九姓渔民”是指生活在以古严州梅城为中心沿江上下的水上部落人群。“九姓”是指陈、钱、袁、孙、林、叶、许、何、李。据说,元末明初,他们的祖先原都是陈友谅的部属将士。他们战败后,被明太祖朱元璋贬为“渔户贱民”,限定他们以船为家,不得在岸上陆地落户,更不得与岸上人通婚。甚至到岸上买东西,也必须赤脚,不准穿鞋。如果穿鞋上岸,被人告发,官府抓住了,便会遭到砍掉双脚的酷刑。他们终年飘泊在富春江、新安江一带,以捕鱼、载人为生,家眷妇女,学习吹拉弹唱,被迫为官府豪绅“侑觞荐寝”,受尽凌辱和欺压。直到清代同治五年(1866),朝廷才下令让九姓渔民改贱从良,并竖有九姓渔民《改贱从良碑记》,明代的禁令方才废止。

“九姓渔民”自古以来他们就栖息于新安江、富春江上,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独特的生活环境,使这群世居水上、浮家泛宅的“九姓渔民”,无论是衣着、饮食还是婚嫁、丧葬、劳动、娱乐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其中尤为出的当属“水上婚礼”。“九姓渔民”婚俗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情趣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艺术内涵。

“咚咚锵”-“呜哩哩”。循声远望,只见一条乌篷船披红挂彩远远驶来,向另一条彩船逐渐靠近。近处,船头上缀着一个大红喜字,高高的桅杆上飘着一面旗帜,挂着一盏灯笼,旗帜和灯笼上都标有船主人的姓氏;船头上的一群人,穿着新衣,喜气洋洋而又忙忙碌碌。这便是马上就要举行婚礼的新郎方的接亲船,俗称男船。远处而来的一条与男船相似装扮的彩船,只是旗帜、灯笼上的姓氏与男船不同。这是新娘方的送亲船,俗称女船。

当送亲的船过来以后,两边船上的水手抵住船身,不让两船帮碰撞(因为碰撞,就意味着小两口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磕磕碰碰的,不吉利)。等船停稳后,在司仪的喝令下,两位端灯姐姐(伴娘)从船舱里扶出一位罩着红盖头的新娘来,帮忙的就开始一件一件地帮着抬嫁妆,比如被子、枕头、木箱、利市桶、梳妆台等生活用品。然后,帮忙的从女船中端出喜盆,新娘在“命令”中坐入盆中。男方的利市嬷嬷给新娘唱歌,说规矩,同时,她的手里还拿着一杆秤,要对每一件嫁妆都称一下,边称还要边唱“称一斤来进千金,称两斤来进万金”,还有什么“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八面威风”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象征性称一下的。最后,这还要用这杆秤挑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嫁妆称好了,再由女方的利市嬷嬷给新娘喂离娘饭、唱离娘歌,教导新娘到婆家后的规矩。让新娘吃完离娘饭,听完离娘歌以后,坐在渔盆里,由四个壮汉抬起来,绕着船的桅杆转三圈,表示对娘家的眷恋之情,也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再传给前来迎亲的男方船上的四个壮汉。然后由男方的四个壮汉抬着新娘,围着男方船上的桅杆转三圈,这表示落地生根。  过船后的新娘,走出喜盆与新郎在船头牵手拜过天地、拜过父母,再互相交拜。憨厚老实的新郎轻轻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稍后新娘被扶入船舱,新郎被伴娘拒之于船舱外。在众人的吆喝声中,新郎勇敢地攀上篷顶,从遮阳避雨的船篷上小心翼翼地爬过去,从船后入舱与新娘相会。此时,锣鼓鞭炮声又倾刻大作,男船、女船上的人和走出船舱的新人,同时向岸上的观礼人群撒柏籽、花生、红枣和糖果,以示对亲邻的感谢。当夜幕降临时,这对新人即下到一只小船上,劈开水波去到一个幽静的去处,欢度他们的新婚之夜,翌晨返回大船。

九姓渔民的婚礼仪式自始至终都在船上进行。男女双方的船头各悬挂一面大铜锣,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锣声此起彼伏,配合默契,每一轮敲打十三下,一轮接一轮,一直敲到天亮。新娘就在阵阵锣鼓声中与亲人依依话别。但见浩瀚的江面上,渔火点点,锣鼓声声、窃窃私语,组成一幅江上婚嫁图。

新娘出嫁前,有一个别开生面的仪式十分有趣,俗称“训女婿”。只见岳母大人站立船头,高声呼叫女婿的名字,谆谆告诫他婚后不得欺侮妻子,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女婿听到岳母的训诫,必须迅速跳过船去,在岳母跟前双膝跪下,回答说:“听岳母吩咐,一定记住!”说完,立即跳回自己船中,倘稍有耽搁,被女方亲友拉住,不但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还要罚以香烟、糖果,敬献众人。

P47-49

序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浙江地处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项,其中浙江有39项入选。钱塘江畔,雁荡山麓,河姆渡遗址,良渚文明,如诗的山水仙境,世代的薪火传承,孕育了浙江浓郁的民俗风情,造就了浙江人浪漫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现代人必须具备两样工具:苏格拉底之伞和洛阳铲。苏格拉底在与人交谈时,总是认真倾听,一言不发。总在吸收别人的东西,所以这把伞必须是黑的。洛阳铲是一种考古学工具,别人的东西拿来之后,要用洛阳铲刨一刨,看一看是不是真的。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广收博览,去伪存真。这样才能给我滋养,为我所用。本书从名胜古迹、风俗人情、曲艺杂坛、人文思想、科技智慧五个方面挖掘浙江文化遗产,并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给青少年朋友,好比带领大家去一座宝山采风游学,深入其中,你绝不会空手而归。

人是文化的动物,我们不光要继承,而且还要创造。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世界是人类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们就处在历史的纵坐标和世界的横坐标当中,前已见古人,后可知来者,看潮流之滚滚,想清楚而不惑: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需要思想和行动,我们读书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建设、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创造新的文明成果,实现新的人类梦想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在吸收中甄别,在继承中创造,这是我们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下城区教育局郑宏尖副局长的悉心指导,没有他的帮助和编委的努力,本书不会这么快杀青。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是为序!

杭州市风帆中学

黄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