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腔调。京都人,不好懂。京都不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陆离的新建筑,把城市都给“糟蹋”了。京都的大企业:华歌尔和欧姆龙。这些现代精密测量技术都承袭自传统手工业?统一制服?这只是一种妥协和退缩,并不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了,在京都,怎么吃?如此等等。《京都人生》由“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学家鹫田清一,带你走进千面的京都、多层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京都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鹫田清一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京都,有腔调。京都人,不好懂。京都不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陆离的新建筑,把城市都给“糟蹋”了。京都的大企业:华歌尔和欧姆龙。这些现代精密测量技术都承袭自传统手工业?统一制服?这只是一种妥协和退缩,并不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了,在京都,怎么吃?如此等等。《京都人生》由“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学家鹫田清一,带你走进千面的京都、多层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内容推荐 《京都人生》由鹫田清一编著。 林立的古寺,薄弱的历史观。 比起自然,更为亲近技巧和虚构。 热衷滑稽可笑之物,大街小巷藏奇人。 独特的构造,有许多孔洞,与“彼岸”相通。 三件物,城中老街有,郊外新城无:古树,宗教设施,清寂角落。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开口…… 在京都,这样的开口,比比皆是……比影视中描述的,更为形而上学、更为妖魅的城。 目录 往东 在京都站下车 拉面文化 京都烧 山本曼波 味之味 七条内滨 往北 清水坂 京都是“古都”吗? 安井 高台寺塔头——奇人们的住处 再次讲述奇人传说 “普通”消失的城市 从石塀小路到下河原町 城市正在遭受空袭 祇园今昔 有褶子的城 折叠的时间 祇园新桥 举止与舞蹈——南座 一钱洋食 间接性美学 人工美学 还有皮格马利翁美学 大碗面、糊汤面和鲱鱼荞麦面 乌冬面的形态 烫海鳗和青花鱼寿司的悲哀 继续漫步祇园 穿过新门前,到古川町 三条 京都的“口” 多亏了分手费 有巨大孔隙的时代 宠爱学生的街区—从东一条到百万遍 与视而不见相反—绕道前往出町 一句“有趣” 咖啡馆—让人得以孤独的地方 咖啡馆消失了…… 伊甸之东 往西 下鸭——这里也有奇人的传说 京都人喜爱极端,喜爱新事物 限制的明确 “穷讲究穿”的真实心境 从青虫到成虫 “不能让十五岁的春天哭泣” 北山通 从加茂街道望见的景色 贺茂的蔬菜——前缀“お”和后缀“さん” 物有时令…… 都市中心的郊外 棋盘格 过去乌丸车库还在的时候 稍微走个几步…… 自治都市 虚都 元祖和本家——今宫的烤年糕串 往南 京都的纵轴 生活世界的神佛 阿龟 上七轩一带 西阵的夜 精密工业——技术之城,西阵 节约的文化——循环使用 和服的文化 “京都和服”的骄傲 “粹” 西阵京极 迟暮影院 旧车站 天使穿越 孩子们肆意成长的地方——六条商店街 西本愿寺和岛原一带——都市的圣与性 往终点站 旅程的结束 不仅仅是京都的问题 乘出租车转悠寺院神社? “京都也给糟蹋了” 古老町家和西洋建筑的历史是一样的 有关“京都范儿”的讨论 固定观念 外来的京都复兴提案,京都人不即不离 京都的特技? 都市的条件——世界敞着开口的地方 终点 后记 试读章节 穿过新门前,到古川町 从辰巳稻荷神社到新桥通的石板路就是新桥通。如今得了个有点儿缺少情调的名号叫“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沿街房屋有矮栅栏和直棂窗,二楼垂着竹帘。每一间都呈现出寂静的外表,但里面却是可以享受酒、食物和艺伎表演的奢靡之地。回到辰巳稻荷神社,从“NEXUS”一侧的空地呈直角往北穿出去,来到新门前通。沿街都是古董字画店、日本古玩店、西洋古董店和茶道具店。招牌上竖写着店名的拼音,说是因为从明治时期起就常有外国观光客到来。在新门前桥过白川往东,便是俗称达摩大道的地方。看了几间字画店。又来到东大路。 一到东大路。左边本来有家“一泽帆布”。这是家有名的包店,从做帐篷起家,后来开始用帐篷布制包。将这家店变成全国知名品牌的是创始人的第三个儿子一泽信三郎。因老爷子的遗嘱,兄弟闹上了法庭,“一泽帆布”就此分裂。一直打理店铺生意的三弟被赶了出来,便在隔着东大路的斜对面,以“一泽信三郎帆布”的店名开了一家精致雅洁的店。从老爷子那一代起支撑店铺的工匠们都去了这家新店。我曾在老爷子还健朗时有缘去拜访过。当时听信三郎说:“一泽没有退休之说。工匠们有二十岁的,有八十一岁的。八十一岁的缝纫匠说,我要踩着缝纫机死去。” 有的事只能说是有缘。我之前写过有位陶艺家可能会成为平成三奇人之一。。此人在安井神社背后开了家精品店,店名来自性手枪的曲名Who Killed Bambit。事情发生在该店开业那天。当时我正在一件件拎起不用线而用拉链接合的衣服欣赏。忽然入口玻璃门上映出一位妙龄女郎的身影。四目相对时,她又飘然不见了。我听见奔跑的声音。几分钟后,那位女子重新出现,旁边紧跟着一个没型(第一眼印象)的大叔,表情有点喜感。他大概也在想怎么回事。女子对大叔说:“你在这儿呢。”我当时有种十分不快的感觉(那个男的大概也是)。但仔细一看,他和我确实长得相像。后来知道女郎是他(一泽信三朗的)妻子。我激动地说:“居然有人跟我长这么像呀。真是吓了一跳。”那之后我就跟信三郎成了朋友。从工匠们的千劲可以感觉到信三郎的为人。我唯有祈祷这家店的昌盛。 从这里继续北上,左手转角有家古怪的旧货店。旧货从店里漫出来,墙上都用绳子挂满了,仿佛整间房子都是用旧货杂乱组装起来的。这种铺天盖地的架势,其实也能在东大路往东一条路,古川町商店街的杂货店看到——不,是过去能看到(我最近路过时发现那间店没了)——就像收破烂的店里的小山塌下来似的,洗涤剂、厕纸、蚊香和榻榻米靠背椅漫到了路上。从前,离我家不远,有家住户收集了各种旧货,堆积成山,只剩下仅能过人的缝隙。后来那家的主人不知怎的蜗居在家不肯出门,亲戚叫来警察把他强制弄走。旧货店的模样让我忽然想起了这件事。 这条古川町的南端连着知恩院水渠上的行者桥。桥下常有野鸭,岸边的柳树也漂亮,是一处有情调的场所,所以谁都想象不到北面的商店街会有这般杂乱的店铺。这条商店街延伸到三条,街上应有尽有,鱼店、鱼糕铺、蔬菜店、韩国泡菜店、寿司店、家居杂货店和花店等,套着围裙忙于打扫的女子不知怎的格外醒目,而且奇怪的是,大多是美女。我倒不是想说这条街的美女铺天盖地,不过奇人众多的城市。事物也呈现诡谲的风貌。两条纵向并行的马路,同样杂物弥漫的风景,令人疑惑…… P69-72 序言 有我的整个人生:京都206路 久违的206路。我自打生下来就住在这条公交线旁边,但不管是上学还是玩耍,我的生活总是迈过这条线,几乎没坐过206路公交车。 这条线沿途挤满了著名的寺庙。我常常经过寺庙门口,却只进过其中很少几处。西本愿寺离我出生、长大的家只有两百米。我曾在寺门口的大路上玩棒球蹭坏了墙壁,玩累了就进寺庙,用龙形的“御手水”洗头,然后在休息处讨杯冰茶喝。但在四十岁之后,我才瞻仰该寺至关重要的飞云阁。银阁寺和206路隔开一截,从我上了十年的大学走过去只要十五分钟,而我至今还没进去过。常听说东福寺的庭院很美,也没去过;广隆寺的弥勒菩萨,我也只在美术课本上看过。至于南禅寺和高台寺,几年前陪远道而来的客人才第一次去,金阁寺和龙安寺则是三十岁之后去的。 不花钱就能在这些寺院休息让人不会有付钱进寺的感觉,所以在这趟公交旅程中我暂时放弃那些需要门票钱的地方。东面自三十三间堂起,经过智积院、知恩院,从平安神宫一侧上行;西面则从大德寺经过北野天满宫旁,然后掠过二条城的背后、壬生寺的一侧,往西本愿寺和东本愿寺下行……据说这些地方都有气派的庭院,不过,且让我一概过门不入。 在乘车前东想西想也没用,不过我们也可以预先想象一些场景:京都的花街、往昔的青楼、情人旅馆区中,规模较大的都集中在这条公交沿线,如五条乐园、宫川町、安井、祇园、冈崎、上七轩、五番町、岛原等。还有不少赏花点,如八坂神社、冈崎、贺茂川、樱花胜地平野神社、梅花胜地北野天满宫。另外就是大学。东侧沿线有京都女子大学、华顶大学、艺术大学音乐系、京都大学、京都工业纤维大学、京都圣母女子大学、京都府立大学、大谷大学、佛教大学、龙谷大学。同志社大学和立命馆大学离206路也只有两站路。学问之地也几乎都集中在这条线。 苦读,痴恋,疯玩,有时念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条路仿佛人生。 京大以前有位哲学老师一夜游乐后,直接从祇园打车去学校讲课;有学生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翻墙溜进银阁寺的庭院,在跨年宴会上烂醉之后冻死;也有一些学生在大文字送火1的前一天集体登山,藏在树林里,在大文字点火的同时一齐拿出手电点亮,使“大”字变成一个“犬”字,让京都市民大为光火。想必还有许多男生在这条公交线告别了处男时代。这里,搞得起首映礼的大影院少,潦倒的小影院扎堆。既有逼仄的商业街,也有繁华的市民娱乐场所,例如歌舞练场和南座。这条公交线汇集了许多城市回忆,“圣”、“性”、“学”、“游”,形成层叠的记忆套盒。 不用说,这样的街道通向“那个世界”:法悦的世界(神社佛阁),推论的世界(大学),陶醉的世界(花街)。然而就在这些“表象”的边缘,在京都人低调、恭谨、认真的日常之中,还有许多通向更远的“另一个世界”(autre monde)的孔洞。我接下来要书写的,其实是生长于此地的人们所创造的“背后的206路”,也就是正常体温下的京都,以及在那上面开敞的各种孔洞。 寂寞的人们悄然前往的神社与祇园背后衰败的情人旅馆区接壤。为疾病所苦的人们把钉拔地藏当成救命稻草频繁拜望。某座著名寺庙的塔头1,如今成了可疑男子们的聚集地。闪着钝重金属的光泽、如同宇宙基地的高楼群紧贴在茶馆之后。商店里的商品像垃圾般散落在地板和过道上。元祖和本家烤年糕在马路两边唱对台戏。花街背后响起织机声。“男”人专属的电影或秀正在某间剧场上演。色情影院的票价永远都是五百日元,如此等等。 这条公交线沿途—吉田、下鸭、古门前、上七轩,或是稍远一些的衣笠、莲华谷—不论哪个时代都有“三奇人”出没(祇园大概有数不清的能人异士)。这些地方,以及这些人,与其说是世界的极限,不如说是通向“那个世界”的中继站。 有奇人的街道适宜居住。事实上,如果没有能容纳“奇人”的通达世界,束缚就会太强、太紧,不宜居,让人想马上搬家。但若新居所还是与之前搬离的地方一样,那只能说是命。 据说,没有在京都绵延十几代就不算京都人,荒唐。十几代的只有中京、上京的点心老店或裁缝老店。西阵的住户大多来自丹波或丹后,在室町横行的则是原籍近江的商人。手艺人多是北陆的。许多“媳妇”来自大阪。还有,掌管京都的阶层原本就大多来自关东等其他地区。藤原、平、源、足利、丰臣、萨摩藩长门藩……搅乱京都的全是些外来户,而以汤川秀树打头的一代代诺贝尔获奖者,或者号称是京大“著名”教授的一群人,几乎没有哪个是京都本地人。即便有,最多也就是第三代。京都首先是“外来的大人物”、“外来的部队”的争锋之地。对那些碰巧在当时来京都打拼然后住下来的人来说,实在是不胜刀兵之扰。顺便一提,我们家的亲戚全都是从爷爷那一代,自北陆的福井逃来此地的。尽管如此,到了第三代,就被旁人称作是“京都人”。 城市不是施政者一个人的。施政者或许拥有它,但在同一个地方持续过日子的是民众。施政者把民众的屋子挪开,修路、建宅邸或建寺庙,而民众只要找到别的空隙,就在那里继续过下去。因为他们有工作。因为他们要牢牢抓住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联系产生了。对那些来城市打拼然后就此住下的人来说,联系不再是血缘,他们被老家、被城市的统治层推挤到一边,联系是他们之间相互扶助的人际网。有时为了维护这张人际网,他们会向内封闭。在没有进到他们的网之前,他们习惯“对陌生人说不”。但如果有同伴的介绍,陌生人也能得到很好的接纳。只要有一个朋友,就能进到细节深处,这就是京都。 “联系”体现出那些靠联系生活的人们的人生。如果说,某个人依靠小小的联系,以他自己的方式缠绕和笼络,编织他的人生,那么这则“京都指南”的背后,或许就是我的人生。或许我回避的地方正是我人生的底片。也有一些地方是我本不想回避然而又无法讲述的。还有一些地方和我的关系太密切,或是讲述它们让我受不了,让我沮丧,所以我没法讲。这些地方大概才刻着真正的“历史”,可是提起它们,哪怕是现在,都会有过于鲜明的“面孔”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这一层意义上,我还是只能讲述这座城市的上层澄清的部分。不过即便只是上层澄清的部分,也足以窥见这座城市的“历史”背后养成的“另一部历史”。大部分“京都人”从外地来这座城市讨生活,回不了故乡,就此长居,他们在城市的罅隙里顽强地传承着一种文化,如果能让人看到这种文化的一鳞半爪,我写这本书就是有意义的。 尽管自身没能继承几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传统,但我确实是一名生长于斯、沉浸其中的“京都生活者”。接下来便是我坦诚得近乎羞愧的“京都指南”。 那么出发吧。乘坐“京都206路”,从京都站往东。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就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进行系统地写作。这一过程就像在摸索浸透自己全身的记忆。 越是惨痛的事件,当它成为记忆镌刻在身体时,就会在体内拧成一圈圈。在记忆拧绞的过程中,人会感受到塑造自己的一切的内核。但那同时也是记忆被改编成圆满“故事”的过程。在这里最好小心。因为只要一不小心,记忆就会被换成圆满的“说明”。被替换成“说明”的记忆不再是记忆。那其中映出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没能成为的人。所以更贴切的说法是,在完满的严丝合缝的记忆旁边,有一个我仿佛隐了身,只露出眼睛盯着记忆看。 大概距今八年前,我带着一位“他人”,分几次搭乘京都市营公交车206路,绕京都走了一圈,这不仅是为了给对方看我待过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固定下来的一系列的“我”的记忆再一次撒到各处。带人走这么一趟旅程是非常自我的。好在对方超越了我的顾虑。热烈沉浸于这趟京都之旅。 被我带去的就是讲谈社编辑部的林边光庆。他真有耐性,接着又等了七年,等我热烈沉浸于写作这一行为。过完年,为了在一月做最后的复习,我又坐了一次206路。这回还带了和我相交已久的摄影师铃木理策。在寒气逼人的一月的傍晚,我们在六条商店街的尽头吃的狸猫乌冬(狐狸乌冬上浇了勾芡汁)让身体从内到外暖和起来。三个总在胡说八道的人。唯有此刻沉默如葬礼。 写在这本书里的东西对“京都检定”没有任何帮助。不,我是以模糊的记忆写下的,所以对以事实为依据的考试,说不定还会导致扣分。但书里写的,无疑是我这个凡人体内所充盈的这座城的气息。对笑嘻嘻地陪我走完这趟任性的自我确认之旅的林边先生、渡边先生。还有继《“倾听”力》、《时代的摩擦》之后再次请来做书籍装帧的守正先生,以及最后把我的记忆错误加以修正的讲谈社校对的诸位,我在此再一次致以深深的感谢。 鹫田清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