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阳明的仕途心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铁凡宛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他,就是兵部主事王阳明。

这个“主事”,听上去还不错,品级也有六品。但在京城里,却算不上什么大官,在他待着的兵部——国防部里,说好听点是个处长,差了点说就相当于一个高级办事员。但是,对于考中进士不久的他来说,这可是个十分重要的岗位。有多少进士,现在还在七品甚至从七品的岗位上,而他已经高居六品,用“前途无量”四个字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

其实在进士这一起跑线上,王阳明并没有占什么优势,比起当年高中状元的老爸,甚至可以说落后了一大截。看看王阳明的“成绩报告单”,28岁那年,第三次进京赶考,终于榜上有名,“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一甲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共七名,他是排在最末尾的。

“观政工部”,也就是在工部“观政”,其实是实习锻炼的意思。就在去年冬天,大明朝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战将。长期驻守在陕甘宁边关地带的将领、咸宁伯(加封少保,兼太子太傅)王越病故,卒于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等尸体运回老家安顿好,已经过了大半年。皇上下令要让这位将领风光大葬,尤其要把坟墓建好,于是,这年秋天,在工部当实习生的王阳明,被皇帝派去督造成宁伯王越的坟墓。爱好军事的王阳明,尝试运用军事管理的方法督造工程,把工程建设管理得井井有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重要的工程。

那个时候,王阳明开始崭露头角。这项工程任务很重,为了赶工期,更为了保质量,他没日没夜地苦,长期驻守在工地上,跟着干活的民工吃一样的饭,睡同一个草棚。但堪称神奇的是,在如此紧张的工作中,王阳明竟然还能挤出时间,在当地的基层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梳理归纳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年,他给皇帝写了奏折,内容涵盖了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件大事,件件都是一针见血,受到皇上的器重。回来之后,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期间,曾被派往直隶、淮安等地审理决断一些疑难案件和大要案。  然而就在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身体跟他玩起了躲猫猫:肺病突然发作了,一阵阵咳嗽,痰中还有血丝,整晚整晚地失眠,人瘦下去一大圈。幸好经多位名医诊断,一致认为不是痨病,但若是发展下去,很难保证不往这个绝症上演变。王阳明当机立断,暂停事业,休养生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决不能为了牟取暴利而蚀光老本。王阳明递交了回老家绍兴余姚(当时的余姚隶属于绍兴府)养病的请假报告,获得了批准。在老家,王阳明一边养边一边做学问,重新做起圣人梦。让人建了一建屋子,取名为“阳明洞天”,自称阳明子。在阳明洞里,他开始学习古人的“导引”养生术,并努力予以发展。《黄帝内经》中总结导引疗法的适应证有“痿、厥、寒、热”和“息积”,提到以烫药、导引配合治疗。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在保留了华佗一些佚文的《中藏经》中也指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王阳明觉得自己的肺病也是“息积”所致,所以要筑室导引。

静坐导引了两年,身体略有恢复。但并没有因此成圣,学问上也没有特别的长进。他对自己并不满意,于是摒弃不用。

33岁那年,基本康复的王阳明回到京城,被皇上派往山东做秋季山东乡式的主考官。到了九月,又改为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34岁那年,王阳明结识了39岁的哲学家湛若水。湛若水是广东增城人,刚刚考中进士,虽然出道比王阳明还晚,但这并不表明他学问差,相反,他的学问和人格,颇令王阳明敬佩。

湛若水早年丧父,从小由母亲带大。27岁中举,原本接着就要进京考进士。但是。29岁往江门就学于陈献章(号白沙),居然当场烧掉了进京赶考的“路引”(准考证)以表学习决心。从此潜心研究心性理学,数年间学业大进,创立了“随处体认天理”的学说。弘治十三年(150()年)其师陈白沙去世,若水为之服丧3年。在当地官员和亲友的苦苦劝说下,他才北上考试。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担任翰林院编修。

湛若水步入仕途后,有机会在京城宣扬其自身的理学观点。当时与王阳明、吕柟、王崇等人经常在一起论道,跟随他们要求做弟子的人很多。

于是,王阳明和湛若水分别开门授徒。两人教的都是心学,但王阳明的心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而湛若水的心学观点是“随处体认天理”,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

因为两人在京城的名声越来越大,被称为“王湛之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陆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

当然,王阳明此时宣扬的心学,还属于初创阶段。随着他的人生一步步进入坎坷,他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就在王阳明的人生逐渐走向辉煌之际,一片乌云他向的头顶飘来。P6-8

目录

第一部分 初入官场,缘何跌得这般狠

 1.初生牛犊伤不起

 2.姜当然是老的辣

 3.怎样让领导开心

第二部 分噩梦醒来,方知做官要比读书难

 1.心中之“理”

 2.如何对付小人阴谋

 3.书外之“道”

第三部分 重出江湖,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1.父母官是怎样炼成的

 2.学者型干部机会更多

 3.揭掉潜伏者的隐身衣

第四部分 破山中贼易

 1.直捣匪巢,书生弯弓射大雕

 2.循循善诱,笔墨神功胜刀枪

 3.连环巧计,心术可抵十万兵

第五部分 破心中贼难

 1.王者与贼寇

 2.向左还是向右

 3.南昌!南昌!

第六部分 擒获宁王,心学创下赫赫战绩

 1.大战鄱阳湖

 2.御驾亲征

 3.致良知

第七部分 最后的辉煌,人生仕途永无憾

 1.树欲静而风不止

 2.战争与智慧

 3.此心光明

内容推荐

从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主要人物粱启超,国学大师胡适,再到早年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革命先驱孙中山,他们对王阳明先生,均十分敬佩。梁启超先生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因受“知行台一”学说影响,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阳明的崇拜者,著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瞬》和《王阳明礼赞》等文。

《王阳明的仕途心经》是一部介绍历史人物——王阳明的普及类历史读物。作者铁凡宛的知识面比较宽广,对待历史问题观点明确、思想积极,有出版价值。

编辑推荐

《王阳明的仕途心经》是一部介绍历史人物——王阳明的普及类历史读物。王阳明,中国古代思想家、军事家,儒家“心学”的创始人。他不仅做官深得百姓的信任,战功深得帝王的肯定,学问也被天下所认可。作者铁凡宛通过写王阳明的一生,向读者解析王阳明是如何既做好父母官,又做好学问家,他的人生哲学又是什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