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礼德著的《语篇和话语的语言学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接下来的章节分别详细地分析了具体的语篇。从选自威廉·戈尔丁、J.B.普利斯特莱、丁尼生、达尔文的高值语篇,到更为日常的语篇,如作为基金募捐的信件和博士论文答辩的一部分等。所有的语篇都非常有意义;每一篇都是意义潜势整体网络中的一个实例;它们都可以通过语言描述范畴来分析,这些范畴把语言看作一个整体。一个语篇的现实意义只有在其他隐性语篇的对照之下才能获得。而这样的语篇可能是无限的。换言之,一个文学作品只有放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背景之下才能产生意义。
由韩礼德著的《语篇和话语的语言学研究》侧重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所分析的语篇既有高值语篇,也有日常语篇,既有书面语,也有口语。本卷中的所有文章为描写和分析在具体情景语境下使用的语言提供了理论框架。当我们对语法创造意义的理解越深入,对语法家的研究也就愈发感激,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探索并寻求例证,以便能够更好地对语篇进行阐释。
本卷的最后一句话说: “每一个符号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让世界发生改变。”这就是本卷语法的力量。用这样的语法,我们可以创造意义,可以改变生活,不管是好是坏。语法家发掘并描述那些意义潜势和让世界的影响力得以体现和体验的特征。
鸣谢
韩礼德教授前言
胡壮麟教授序言
黄国文教授序言
主编导引韩礼德与中国传统学术
导读
前言
第一部分 语言分析和语篇意义
编者导言
第一章 文学语篇的语言学研究(1964)
第二章 作为社会语境中语义选择的语篇(1977)
第二部分 高值语篇(小说、戏剧、诗歌中的科学、禾斗学中的诗歌)
编者导言
第三章 语言功能与文学文体——基于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的语言探索(1971)
第四章 从普利斯特莱的《罪恶之家》谈语法的去自动化(1982)
第五章 作为科学话语的诗歌:丁尼生《悼念集》的核心部分 (1987)
第六章 科学话语语法的知识和价值建构:以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例(1990年)
第三部分 日常语篇(书面语、口语)
编者导言
第七章 语篇的词汇语法特征——以“人口零增长”为例(1992)
第八章 “所以你的意思是‘通过’非常感谢你们三位”(1994)
附录1 “次语篇”的转写
附录2 “次语篇”的分析
附录3 ZPG语篇
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