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悠悠馆密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陈舜臣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亮点展示

8f1161563303d2ad.jpg

编辑推荐

陈舜臣著的《悠悠馆密案》的谜团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十分强大,用于解谜的篇幅也不多,但却十分详尽地描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些历史事实,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特色。因此,《悠悠馆密案》既可以作为推理作品来阅读,亦也作为历史作品来欣赏。

内容简介

1903年,各种势力明争暗斗,日俄战争一触即发,整个中国风云诡谲动荡不安。日本为了夺取利益,派出间谍行贿清政府要员。做古董生意的土井也在其中,目标是与朝中重臣关系密切的拓本行家文保泰。然而,就在顺利买通文保泰的次日,文被发现尸陈窗门紧锁的悠悠馆,用于贿赂的二十五万日元不翼而飞。不久,文家管家神秘被杀,侍女芳兰无故失踪,最后连间谍土井也遭绑架……日本、俄国、清政府,以及各种地下势力,悉数卷入其中,整个悠悠馆乃至北京城都笼罩在迷雾之中。

究竟谁在幕后策划?各方势力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大小人物的命运该何去何从?且看陈舜臣如何反转剧情。

作者简介

陈舜臣,华裔日本作家,1961年获得第7届江户川乱步奖,1969年获得第60届直木奖,1970年获得第23届推理作家协会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他以推理小说成名,打破了“推理小说中不得出现中国人”的创作传统,开辟了日式推理新格局,代表作有《枯草之根》《孔雀之道》“陶展文系列”等。陈舜臣的历史作品也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代表作有《三国史秘本》、《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等。

目录

译者序 / 1
古都秋日 / 001
故人再会 / 011
委托 / 024
人物关系图 / 037
绝景值百万 / 048
异变 / 058
毒刃 / 070
那公馆 / 083
政客 / 093
大人物们 / 101
隆福寺 / 113
穷鼠 / 125
失踪 / 138
嫌疑人 / 147
谜底 / 156
台本作者 / 167
后日谈 / 177

精彩页

悠悠馆虽是西式的,可大门依旧是中式的,左右分为两扇,门中间用金粉写着一个“寿”字。芳兰就站在“寿”字底下敲门,见没有回应,她略微停了停,又敲了起来。
馆内似乎没人。
“怎么回事?”那须也走上前来。
“好奇怪呀!”芳兰回过头来说,“我这么使劲儿,不会听不见的。”
“是不是他太专心工作了,没注意?”那须说。
“可咱们出来还不到五分钟,就算开始工作了,最多也是在裁纸,再怎么快,也不至于用水浸纸吧,还没到集中精力的时候呢。”芳兰说完,又继续敲门,而且比刚才更使劲儿。用力过猛,手都敲疼了。
可敲了好一阵儿,屋内依然毫无动静。
“是不是睡午觉呢?”那须问道。
“我家老爷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平时没有,今天也许例外呢,了却一件大事,他也许觉得放心了,就……”那须讲到这儿,也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些勉强,就立即停口不说了。
策太郎也走到了门前。他有些不安,暗自思忖:难道出什么事了?那须说一件大事了却了,实际上还没有啊,二十万巨款还放在悠悠馆里呢,文保泰再怎么胆大,也不会大白天就睡安心觉!
“谁去叫个人来?”那须忽然严肃地说。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头。
芳兰柳眉紧锁,肩膀有些发抖,也许她也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她像极了古代美女西施,眉头一皱就“百媚俱生”。笑起来春风骀荡,不笑的时候,朱唇紧闭、眉梢紧锁,十分严肃刚毅,让人难以捉摸。
刚才她被那须叫回去,正好有个男人走过。芳兰用双手拢着嘴喊道:“老刘!老刘!”
老刘四十岁左右。策太郎第一次来北京时,他就在文保泰家里干活了。他干起活儿来有点儿慢,但很有力气,每次搬运笨重的东西都少不了他。策太郎依稀记得听说过,他是看门老人的亲戚。
“什么事啊?芳兰。”老刘不慌不忙地问道。
“老爷可能出事了。”芳兰说话的声音都变了,“我一直在敲门,可怎么敲都没有回音。”
“也许老爷在涂墨,不想让别人打扰吧。”老刘说着,“呱嗒呱嗒”地迈着大步向芳兰走了过来。
悠悠馆大门两旁只有两扇小窗户,不过安装着铁栅栏,里面还挂着窗帘。密谈场所大都是这样封闭,把老刘叫来也无济于事。他虽然有力气,但遇上这种情况,他既出不了什么主意,也帮不上什么忙。
那须跑到悠悠馆的后面观察了一下,结果摇着头回来了。
悠悠馆后面也有两个小窗户,但比前边的高,手臂伸直才能勉强摸到。何况安装的又是不透明的毛玻璃,即便是搬把椅子站上去,也看不到馆内的情况。那须缩着脑袋说:“唉!后面的窗户是毛玻璃,看不到里面,前面的窗户玻璃虽然透明,但窗帘挡着,照样看不见,怎么办呀?”
文保泰根据取拓本时对采光的要求,设计安装了悠悠馆的窗户,特点是窗户小,前面的窗户开得低,后面的则很高。
“哎呀!”策太郎发现靠近大门的窗户里,窗帘下端翘了起来,露出了大约两三厘米的空隙。透过细微的缝隙,他隐约看到窗帘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
“怎么了?”那须听到策太郎“哎呀”一声,急忙走过来问道。
“这个窗帘的下边有点儿空隙,也许能看见里面。”策太郎指了指那里。
“这么小,能看见什么?”
“要是蹲下去呢?”说着,策太郎便蹲了下去,顺着缝隙往里看。
“这么小,跟钥匙孔似的,估计也就只能看到一点点。”那须在策太郎头顶上嘲笑地说。
突然,策太郎使劲儿抓住那须的裤子。
“怎么了?”那须问。
“就像您说的,只能看到一点儿。”
“是吧,没用!”
“可我……我看见文保泰了!”
“嗯?”
终于,文保泰的尸体被发现了。
……

序言

陈舜臣其人
   

说到华裔日本作家,相信各位读者对陈舜臣这一
名字并不陌生。
   

陈舜臣原籍为台湾省新庄乡(今台北市)。在他
出生的前一年,因他的父亲在日本商社任职,举家迁
到了日本神户。
   

1941年,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年仅17岁的
陈舜臣考入了大阪外国语学校(今大阪大学外语学院
),成了一名印度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上,
他接触了柯南·道尔的小说,由此开始阅读福尔摩斯
系列小说。1943年9月,由于战争的关系,陈舜臣不
得不提前从大学毕业,之后留在母校做西南亚洲语言
研究所的助手。1945年二战结束后,由于某些原因,
陈舜臣无法继续留在日本从事学术研究。他曾于翌年
返回新庄,在新庄初级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49年回
到神户后,陈舜臣结婚了,之后便进入父亲的贸易公
司工作。
   

陈舜臣35岁时,长女患病,他在病床边陪护的过
程中,经常阅读推理小说以消除困意。他读了野村胡
堂的《钱形平次追捕纪录》,渐渐产生了想要创作此
类小说的念头。1960年,陈舜臣以笔名“陈左其”参
加了“文学界新人奖”的征稿,创作了小说《在风中
》,虽然该作品最终止步候选阶段,但是坚定了陈舜
臣投身文学创作的决心。
   

1961年5月,陈舜臣的长篇推理小说《枯草之根
》获得第7届江户川乱步奖。对于该作品,日本侦探
作家木木高太郎曾盛赞道:“即便在该奖的历届获奖
作品中,《枯草之根》都是第一的佳作。”该作品还
入围了翌年的“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白此之后
,陈舜臣正式开启了职业作家生涯。1969年,推理短
篇《青玉狮子香炉》(青玉獅子香炉)获得第60届直
木奖。1970年发表的《玉岭的叹息》和《孔雀之道》
同时获得了第2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至此,陈舜
臣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
   

陈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先后著书200余本,内
容涉及小说、随笔、对谈、汉诗等多种体裁。其中,
小说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具体
来说,陈舜臣的小说以历史小说和推理小说居多,这
两者的创作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通
过陈舜臣的一些代表作,来一探究竟。
   陈舜臣的创作
   

1967年,陈舜臣的第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题材的
长篇小说《鸦片战争》(阿片戟争)问世,这部历时
三年创作的小说久负盛名,在日本出过多个版本,畅销数十年,曾被东京大学作为近代史的指定教材。正
是从这本小说起,陈舜臣确立了自己历史小说作品的
写作风格。
   说到日本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是另一个不
容忽视的存在,不过他的作品主要是以日本历史为素
材的。而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基本上以中国的历史为蓝
本。很多日本人正是通过他的创作,才逐渐对中国历
史有了具体的认识。
   ……
   

当时,俄国对对日宣战尚缺乏万无一失的筹备,
而日方必须借此机会抢得主动权。于是,软弱的清政
府如何抉择就成了这场角逐战的关键。为了在角逐战
中占据有利地位,俄国必须与清政府签订新的撤兵协
议,以消灭日方的引战野心,而日方则派出间谍潜入
中国,意图通过贿赂清政府相关官员,阻止撤兵协定
的达成。
   

在这次贿赂中,发生了一起密室杀人案——拓本行家文保泰被发现尸陈悠悠馆。一时间,清政府的高
级官员、俄国或日本的间谍、新兴的革命派人士……
都被牵扯其中。而紧接着又出现的杀人案和失踪案,
使得整个悠悠馆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中。
   在这个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历史分岔口上,这些大人物或小角色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本书的谜团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十分强大,用
于解谜的篇幅也不多,但却十分详尽地描述了那个特
殊时代的一些历史事实,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作者自
身的特色。因此,《悠悠馆密案》既可以作为推理作
品来阅读,亦也作为历史作品来欣赏。
   

小结
   

2015年,陈舜臣在日本神户去世,享年90岁。
   

虽然日本很早就有“中国历史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但是大部分仅仅以中国文化为素材,内容上更多
描述的是日本文化日本的思想。然而陈舜臣的中国历史小说却并非如此。可以说他在促进日本人对中国人
及中国历史的认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斯人已逝,但陈老先生的精神财富却可以永
远留存,继续在我们这一代及后世人的心中激起涟漪

   

能够翻译《悠悠馆密案》,我深感荣幸。有感于
陈老先生的眼界和胸怀,希望自己也能为促进两国文
化相互交流尽绵薄之力。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以厘
清历史史实,仍不免有讹误之处,还望各位读者不吝
赐教。
   

刘小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