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清编著的《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在较全面的文献回顾基础上,以盈余质量和盈余持续性理论、0hlson公司估价模型、比弗(1999)所提出盈余和股票价格间的三个理论链接为基础,从全面界定和度量盈余持续性人手,综合分析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较完整地分析盈余持续性在公司估价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前人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背景,从经验研究的角度,多方位探讨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资本市场经济后果,包括盈余时间序列特性(持续性)如何影响公司盈余一股票回报关系,资本市场如何解读应计项目的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内部控制质量如何影响盈余持续性以及资本市场反应如何,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在预测未来盈余的能力与本身持续性方面的特征如何影响公司权益价值。最后为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促进公司增值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 本书的研究思路、目标、框架与内容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研究的意义、创新和局限性
2 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2.1 盈余持续性的定义
2.2 盈余质量与盈余持续性
2.3 盈余持续性的计量
2.4 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2.5 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以及应计异象
2.6 公司估价模型与盈余持续性及其检验
2.7 盈余持续性的经济后果
2.8 盈余持续性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3 盈余时间序列持续性与盈余反应系数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3 盈余持续性与盈余反应系数:基于时间序列的理论分析
3.4 主要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3.5 研究结论
4 资产负债项目可靠性、盈余持续性及其市场反应
4.1 引言
4.2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的理论联系
4.3 相关文献与研究设计
4.4 样本与数据
4.5 主要的实证结果
4.6 结论与启示
5 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主要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研究结论
6 盈余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与公司权益价值——基于Ohlson(1999)的经验研究
6.1 研究背景、文献回顾与研究动机
6.2 模型分析、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6.3 主要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研究结论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