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上海滩上,一群睿智聪颖的青年才俊,一位阅尽沧桑的股市奇人。
重重考验,层层磨砺,在寻觅投资真谛的坎坷途中,最终找到了开启财富之门的智慧之钥。
扬韬编著的《出师:投资家培训班日记》是一本投资家以日记体的形式写的投资故事。书中内容丰富,涉及股市投资的方方面面,如对中国市场有专业性的探讨,对机构投资模式的分析,对信息的捕捉,对个人心理素质、风险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探究。这些经验教训对后来人是非常宝贵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出师(投资家培训班日记)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扬韬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浦江边,上海滩上,一群睿智聪颖的青年才俊,一位阅尽沧桑的股市奇人。 重重考验,层层磨砺,在寻觅投资真谛的坎坷途中,最终找到了开启财富之门的智慧之钥。 扬韬编著的《出师:投资家培训班日记》是一本投资家以日记体的形式写的投资故事。书中内容丰富,涉及股市投资的方方面面,如对中国市场有专业性的探讨,对机构投资模式的分析,对信息的捕捉,对个人心理素质、风险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探究。这些经验教训对后来人是非常宝贵的。 内容推荐 扬韬是一位征战多年的股市老手,应邀来到好友孙大老板的公司,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地履行自己做股票赚钱的诺言,没想到在好友之女的安排下,主持了一个培养投资家的学习班。 八位出类拔萃的高材生,一个精灵乖巧的女白领,再加上孙大老板的漂亮女儿,开始被扬韬一步步领入投资的殿堂。 但一次次残酷的淘汰告诉他们,投资需要的不只是知识,甚至是技术、悟性都不能保证你从这个学习班出师…… 当真正的投资家破壳而出的时候,扬韬选择了离开…… 《出师:投资家培训班日记》以作者扬韬的真实经历为依据,在故事中讲述股市,在历练中明白理念,当你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你已经从投资家培训班毕业了! 目录 1.孙老板 2.学习班? 3.有效市场(上) 4.有效市场(下) 5.风险与收益 6.渐进效率 7.精确与责任 8.感觉与理性 9.止损点 10.盈亏心情 11.怎样才赚钱 12.炒股也上瘾 13.股票为什么涨? 14.机构看涨买力大 15.测不准 16.机构为什么看涨? 17.行为金融 18.机构的报告 19.投资家的心 20.谁先看报告? 21.与机构同进退 22.买在机构前 23.他会买.我知道 24.没有确定性 25.为什么赔钱? 26.为什么偷懒? 27.一笔一画做投资 28.有问有答 29.何时买? 30.买在涨之前 31.决赛开始了 32.谁留下? 33.何时卖? 34.买进的报告 35.相对价值 36.绝对价值 37.估值 38.市价 39.投资与配置 40.选择 41.研究创造利润 42.折现 43.销售收入 44.销量和价格 45.毛利率 46.三费和利润调节 47.意外之财 48.净利润 49.资产负债表 50.比率 51.现金流 52.公司治理 53.行业 54.宏观 55.基本分析案例 56.技术分析 57.风险与仓位 58.投资战略 59.交易系统 60.市值曲线 61.运气 62.水平 63.勤奋 64.天分 65.命运 66.人生 67.人心 68.人性 69.本能 70.如来 尾声:投资是什么 后记:见证 试读章节 1.孙老板 刚刚把收盘的功课做好,就听到轻轻的敲门声。皱了一下眉头,看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原来已经4点了,正是“法定”的“放风时间”。像我这种骨灰级的市场投资者,在股市搏杀中沉迷不已,经常会忘记时间,忽视休息,结果导致身体状况下降。为了改善我的身体状况,公司的孙老板特意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提议,将每天下午4点之后规定为我的“可骚扰时间”,允许公司员工在这个时候敲我的门,向我“请教投资问题”。于是,每到4点,总有个别女孩子不自觉,假装遇到问题来请教我。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孙老板体谅我,特意安排的。所以,慢慢地,我倒有点喜欢这个时候被打扰了。 “请进!”我把目光从电脑前收起,投向办公室的安全门。顺便说一下,我的房屋像堡垒一样,安装了防盗门,房门厚重而安全。这也是孙老板特别设计的,理由是老扬的办公室是公司最高机密,严禁他人踏进半步。尤其为了保证我随意堆放的书籍和资料可以不被挪动,公司阿姨被严禁帮我收拾房间。除了每天清晨许可阿姨换一下垃圾箱里的塑料袋之外,公司上下没有任何人能动我房间里的东西。 安全门轻轻推开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子面带笑容走了进来。她,就是我的老板:孙宝芝。嗯,这个名字有点俗,因为孙老板的父亲是浙江的一个很精明的商人,文化程度据说不高,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要孩子将来能赚钱而又有女人味。这位浙江商人眼光很锐利,女儿大学刚毕业,就给她投入5000万资金,开设了这间实业公司,专职经营对外贸易。由于我帮助他炒股票赚过大钱(他原始投入了1000万,我用两年时间帮他赚回了这家公司的注册资金),他特别在公司内成立了投资部,请我在这里专职炒股票,而且特别给我提供了2500万元资金。另外的钱,要求只能做贸易,绝对禁止进入股市,据说这叫防火墙,说白了,其实是怕我亏损而已。一年来,这个2500万又已经乘3了,所以,老扬在公司里才能享受如此待遇啊。 孙老板一进门,就笑眯眯地对我说:“扬老师,今天又赚了吧,您好厉害哦!”“呵呵,”我笑笑,“孙老板,能不能换点新词,你前天说的就是这句话啊。”的确,是前天。赚钱满多的时候,老板就会进来鼓励我一下。亏损了嘛,像昨天,就免了,是她安排的其他女孩子进来向我请教什么是权证的问题,顺便给我带了一大杯酸奶。所以我同时就想,明天收盘后,希望还能看到孙老板啊。 孙老板显然没有意识到我的想法,笑眯眯地在我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一股淡淡的香水味飘了过来,很好闻,是那种叫什么“紫毒”的香水么?据说在女孩子中很流行。我不知道,老扬只觉得有一首歌唱得很好,“香水有毒”。尽管曲调悲凉了点,不过比较适合我这种老男人。伴随香水味飘过来的,是老板甜甜的柔柔的声音:“扬老师,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老人家商量呢。” “哦,老板有何贵干?是不是要给我安排一个秘书啊?”我问道。因为上周的时候,考虑到我现在写的东西比较多,我跟老板提出,希望增加一个助理,也许为这事? “是这样的,扬老师,我给您物色了几个助理人选。”孙老板道。果然嘛!“几个?”“不多,8个人,不过需要您面试一下。” “老板,太夸张了吧,招一个助理,要8个人来面试啊,我不是人事部经理吧?”我有点诧异,“咱一个小时要赚10万元钱的,帮你面试,能赚这么多吗?” “嘻嘻,不是这个意思啦。”孙老板笑道,“我从上海最好的几所大学的金融系找了40多个人,人事部面试了3次,淘汰掉大多数,现在的8个人,是最最优秀的,请您老人家把一下关,如果能行的话,我准备全留下来做您老人家的助理。” 嗯?我的耳朵没坏吧?我捏了一下左耳,身子前倾,定定地看着孙老板的小脸蛋:“小妹妹,你没搞错吧,我当时跟你老爹说过不带徒弟的,你的小心眼,别以为我不知道。” “不是啦,扬叔叔,我留下这8个人,不是要设立一个投资部门,而是要设立一个研究部门,帮助您老人家省点时间做研究啊,这全是为了您好。我跟老头子说过了,老头子很赞成的,还说让您把关一定没问题啦。”小孙老板依然笑嘻嘻地看着我,抬出她的老爹做挡箭牌。 晕。当初请我过来的时候,有约定的,我只做股票,不带学生和徒弟,所以,我这个部门就没有正式编制,办公室的门上也没挂牌子,我只对老头一个人负责,不过小孙老板这里,我要照顾面子,才跟她说两句话。没有想到,这孩子过了一年,居然想派生一个部门出来,打着给我做助理的旗号,要设立研究部。笑话啊,老扬纵横江湖几十年,什么鬼花招没有看穿过,这明明是想曲线救国让我带徒弟嘛! 不干。我开始跟老板捣糨糊:“孙老板,我不需要研究部的,不必设立这个部门啦,我原来要求增加助理的报告,我撤回来,好吗?” 老板春风依然,不依不饶:“扬老师,您别这样嘛,我真的是为您好的。您想想看,我们人事部的徐总花了5天时间,一个一个面试,一个一个筛选,最后留下的这8个大学生真的都很优秀,全是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这些顶尖大学金融系里最好的学生,他们在这里是要做研究的,而且每个人都在外面发表过文章,有的还上过电视,都至少做股票做了一年多。这些人如果来,岂不是会大大节省您做研究的时间,让您更有精力赚钱,您的奖金不也是可以更高吗?” 哦。这个有点说到点子上了。老扬找助理的心思也是这样。但是,由于有前车之鉴,老扬是坚决不肯再收徒弟了,不想把自己的投资理论灌输传授给一些无知的大学生还惹来一身臊。所以,这几年,好几拨要当学生的人都被老扬挡回去了。这次到公司来,也是有约在先不收徒弟的。可是,这个浙江商人的后代看来不只想让老扬给她赚钱,还想让老扬把脑子留下来变成她公司的。这个小妮子的弯弯肠子,扬韬是清楚的。不过,一个人做股票、做研究,真的好辛苦,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呢。如果真的有人能学到我的一点皮毛,那么,也许我真的可以省一点力气呢…… 打住!过往的历史让我一想起就不寒而栗。善良的愿望,常常被无情的事实砸得粉碎啊。万…… “老板,这个事情,还是要再重新计较的,我要好好想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不想答应下来。 P1-3 后记 见证 《出师》即将通过山西人民出版社与读者见面了。编辑来电嘱咐我为之写一篇后记,写书时的许多细节不由涌上心头。我想,也该给读者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了。 这本著作是2007年9月5日开始正式写作,2008年1月30日完成初稿。2008年其余的日子,股市一直在跌,投资类的书籍出版很艰难。而就在那个时候,张海冰先生通过网络联系到我,愿意将这本书出版,并主动承担了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在获悉书稿即将审定的消息后,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我完成了后记。随后,2009年4月,《出师》正式出版了。 我之所以把这些日子详细地写进去,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中国股市的历史性见证: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下历史最高6124点。2008年1月15日,深证综指创下历史最高1584点。而《出师》这本书在上海股市见顶前一个月起笔,在深圳股市见顶半个月后完笔。而就在我写后记的那个周末,上海和深圳股市都创下了历史性大底,并在随后的周一向上高开高走,又拉开了一轮大反弹的序幕。到2009年4月,竟又是一轮小牛市在演绎中。 是的,如果你把这些日子都一一对应上,你也许会好奇,在股市最火爆的时候,我怎么有心情写一本书而不是继续做股票赚钱。你也许会更奇怪,为什么股市那样低迷,张海冰先生还是愿意把这本书出版。更会有疑问,我在股市跌到最悲惨的时候,怎么会有心情完成书的后记而不是躲在一边为股市的损失哭泣。 如今,在我的又一本股市著作《亿元之路》已经问世之际,在《出师》要再次与读者见面的时候,许多谜底该揭晓了。 2005年5月31日,我正在北京办事,听到了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启动的消息,我立即感到,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启了。而此前一年,我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论文的内容恰恰就是关于股市功能与未来改革展望的,并曾断言如果股权分置改革开启则牛市将来临。当消息兑现的时候,还有什么犹豫呢?所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我信誓旦旦地说:历史大底即将浮现,新牛市即将来临!如果牛市启航,最大的机会在哪里呢?当然是直接去投资股票!于是,我辞去了在山东神光咨询公司的全部职务,并转让了所有股份,2005年8月另行创办了一家投资顾问公司,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发展私募投资业务。 那个时候,中国的私募证券投资业务刚刚起步不久,市场处于混沌之中。市场上的操作模式是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人采纳的,接受别人委托在其账户直接操作;赵丹阳则将他人的资金放在信托公司,走出了另一条路径。我自己读博士期间对金融创新很有兴趣,坚信“金融创新就是突破管制”的理论,决定选择比较简洁的、客户更容易接受的第一种模式。于是,新的公司就雄心勃勃地做起来了。 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市场还没从前几年的大熊市回过神来,依旧处于低迷状态,我的私募公司开始一步一步做起来,逐渐有了收益,客户也开始增加了。但是,与别人的模式不同,我更愿意接受小散户的资金,所以客户的资金规模并不大,20万元已经算资金较大的了。在我看来,小散户缺乏投资经验和能力,更需要专业的投资者为其服务。因为有十几年市场投资的积累,我很快为客户带来了收益,到2007年4月,很多账户已经实现了4倍左右的利润。 新的牛市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市场上的私募基金良莠混杂。一些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很快,“打击非法证券经营”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我的公司不幸沦为最早触雷的企业,证监局入场调查,公安很快接手,将我们当时的业务模式定义为非法经营。2007年6月26日,经侦正式介入,我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开始接受刑事调查,个人则被取保候审。对于这种业务模式究竟是金融创新还是违法犯罪,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不解,也给相关主管部门写过申辩书。但这些努力没有什么结果,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很快接受了现实,承认违法,并愿意接受处罚。由于公司的客户全部是盈利的,没有什么后遗症,所以案件相对简单。2008年11月13日,浦东新区法院判定公司非法经营,作为法人,我被判三缓三。2011年11月28日,缓刑期满,刑罚解除。 这就是我当时写书的背景。在接受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连番调查、审查的过程中,我宅在家里,一门心思做自己的股票,还有个别朋友的股票我也在做(耐人寻味的是,作为个人帮助他人做股票投资是不违法的,而公司给他人做股票却是非法的)。郁闷中,我开始抽烟,也一度自暴自弃。但我想,如果给小散户代理投资股票是非法的,那就把做投资的方法详细地写出来吧。而小散户的投资学问可能不高,我应该写得通俗易懂,让人愿意看下去。怎么办呢?我萌生了以小说的形式写投资的思路。构思了半个多月,列好了框架后,就开始正式写作了。当时我的博客一度有每日3万多人次的点击量,很多粉丝也乐意看到这样一本小说。大家的鼓励让我一旦起笔就无法停止,无论当时多忙、外界的事情多么烦心,我都坚持着每日一篇,一直到2008年的农历小年夜,书稿基本完成。 这本小说当时是以“投资家培训班日记”的形式创作的,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模式加上非常贴近市场的创作手法,很多人都以为我当时确实在带一批徒弟从事投资,书里刻画的人物形象也让很多人以为是真实的。其实,小说就是小说。我当时除了应付审查外,断绝了与其他人的一切往来,怎么可能带一个培训班呢?不过,书里却基本是我曾经历过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我至少带了两个类似的培训班,小说里很多教学场景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物也多有原型并都经过了艺术加工。我的弟子里。也确实有出类拔萃者。这一切,保证了小说的理论深度和可读性。 2009年4月,书正式出版。由于我当时的案件尚未审结,我刻意保持了低调。不只是作品用了笔名“扬韬”,而且出书后基本没有宣传。当时的出版社送给我一批书充抵稿费,我将其中的近300册免费赠送给了博客的读者。尽管低调,市场的反响还是不错的,没多久,《出师》就已经基本售罄了,我以扬韬为笔名的微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新书《亿元之路》历时五年终于在今年初面市,许多读者对《出师》有了新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这次的重新面世。 屈指算来,我从事证券投资已经22年,从创立山东神光咨询公司踏足证券行业也已经20周年了。虽然历经一些风雨,也经受一些磨难,但市场的回馈让我感到满足。一方面,我在这个市场为自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另一方面,我在这个市场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客户直接操作赚取的利润不知其几亿元:更重要的是,我先后出版了八本书,写出了数千万字的股市分析和理论文章,让数不清的人受益,让更多人从市场获取了财富,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2013年,我先后见过两位年轻人:一位曾一年之内用3000万元赚取了5000万元;另一位从管理200万元资金到管理10亿元资金仅仅用了三年。谈及成才之道,他们都表达了对我的感激,认为读我的书、博客和微博让他们受益匪浅,所以虽未曾谋面,却仍尊称我为老师。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就在我写这篇后记的时候,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私募基金开始登记,中国证监会则宣布成立私募基金监管部,中国的私募基金开始成为合法的正规机构了。此时再回首《出师》创作时的环境,让人不胜唏嘘,却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诚愿中国的私募业从此能走上康庄大道。更祝愿我的读者朋友能从书中汲取营养,早日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孙成钢(扬韬) 2014年3月2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