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精神是西方思想的根本特征,因此美与真在西方有着不解之缘。感性与理性从古代至近代经历了从对立统一的认识过程。苏宏斌编著的《美与真——西方美学史上的理性精神批判》通过仔细地考察得出:理性和审美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反相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对艺术和审美的肯定总是伴随着对理性的质疑,反之亦然。
理性问题是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徘徊千年的理论幽灵。理性和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关系问题,困扰着古今中外的无数学者。苏宏斌编著的《美与真——西方美学史上的理性精神批判》通过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系统清理,发现造成这种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把理性和感性看作两种基本的认识能力,这导致哲学和美学都只能在二元论的怪圈中打转,审美鉴赏被视为低级的认识能力,艺术活动的真理性无法真正得到确立,形形色色的“艺术终结论”遂不断出台。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寻找到理性和感性的共同根源。本书认为,直观才是人类本源性的认识能力,理性和感性都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分化和发展出来的,两者都不是本源性的,其问也并无高低之分。直观是一种直接把握事物本质和共性的能力,理性的机能是把这种本质用概念表述出来,并借助于判断和推理来建构起抽象的知识体系:感性的机能则是运用想象力把不同的共相统一为殊相,从而创造出具象的艺术作品。因此,感性也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艺术与哲学同属高级的智慧形态,艺术的真理性由此得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