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太阳宫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广芩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同于童书市场上泛滥的唯美童话,王子与公主的七彩王国,大圆满的结局,叶广芩编著的《太阳宫》以悲剧结尾,那种合上书本后心底的轻叹,会给孩子们以最初的对于“悲剧”的体验,并激发他们对世界的真正的、深度的思考。这种思考,相比“探险”“玄幻”“公主梦”“国王梦”们,对孩子们来说也许更有意义,也更加亟需。

内容推荐

《太阳宫》是著名作家叶广芩对旧日时光的一种致敬。小说上半部分写儿时的“我”与母亲一起去太阳宫的乡下走亲戚的记忆。“我”在那里结识了儿时的伙伴日头,并度过了难忘的乡居时光。作家精描细绘,写乡人的质朴、热情,写乡间的自然、优美,也写儿时伙伴的活泼、机智,令人读后难忘。下半部分写儿时的伙伴日头和父亲进城的情景。但相比小说写乡间的美妙,进城的情景却全然是另一番的景象:大城市的富足与复杂,城市人的算计与势利,而天公也不作美,竟是连日大雪飘飞,日头和父亲去雍和宫看一年一度的“捉鬼”,却不幸染上了疾病。先是日头传染病给他的父亲,竟导致了父亲的亡故;随后日头母亲改嫁,又终跳河死去;日头在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从此杳无音讯……

小说由一个乡村家庭的消失和乡村世界的消逝,表达了作家叶广芩对于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深切的忧思。

目录

和尚布人丫头片

土路荒野三轮车

黄狗稠粥老洋瓜

窑坑小鱼西红柿

银河黄鼬旱烟袋

朝霞破庙四老爷

卤煮打鬼猩红热

纸袜纸鞋二姨父

抗美援朝志愿军

想念日头

试读章节

说太阳宫之前先得说说我们家。

我们家住在北京戏楼胡同,在雍和宫东边,是和国子监成贤街相对应的一条胡同。胡同东西走向,安静、宽展,邻里街坊都熟识,关系处得很好。胡同西口卖香烛的赵大爷,胡同中间柏林寺的和尚广玉,东口打烧饼的刘大大,对门的小裁缝孙顺儿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都喜欢我,管我叫“小丫头片子”,说我是胡同里最年轻的女子。当然还有一个更“年轻”的,就是孙顺儿的闺女,那才是真正的小丫头片子,落生还不到一礼拜,早产,不该出生的时候就出来了,不会吃奶,闭着眼就知道睡觉。孙顺儿背着他媳妇跟我说,他家那个小丫头片子能不能成人还不一定,八成得夭折。我问什么是夭折,孙顺儿说就是死了。我看孙顺儿说小丫头片子夭折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难过,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一样。

我常到对门去看小丫头片子。那丫头片子实在是小,猫儿一样,挤着眼睛,一脑袋小白泡,鸡爪子一样的手一抓一抓的,不中看。妈不让我到孙家去看小人儿,说人家正坐月子,我出来进去的讨人嫌。可是我管不住自个儿,我说我就是想抱一抱那个小人儿,没别的目的,您别拦着我。后来,妈给我缝了一个小布人儿让我去抱。布人儿戴了顶花花帽儿,瞪着死鱼一样的眼睛,假模假式的一个小红嘴唇。我知道,布人儿帽子底下塞了许多棉花,身子里头装了不少锯末,光鲜的外表下头是一塌糊涂。小布人儿那张脸是老七拿毛笔画上去的,比孙家的小丫头片子还难看。老七画花鸟还行,画小布人儿却很糟糕,眼睛一大一小,眉毛一高一低。

老七是我的七哥哥,没有正当职业,就会画画。老七总在家待着,足不出户。他的性情太闷,太内向,没有姑娘喜欢他,挺大岁数了还没成家,成了我妈的一块心病。

在我快忘了对门小丫头片子的时候,一天,孙家传出了哭声,呜呜咽咽的。我要进去看看,被妈拽了回来。快午饭的时候,我看见孙顺儿夹着一个白茬儿的小匣子出门往东去了。裁缝的脸色很难看,肯定是他闺女夭折了,那个木头匣子里装的应该就是小丫头片子。这一切,我在给我们家看门的老张嘴里得到了印证。老张说,那个匣子叫“火匣子”,未成年的孩子死了只能装那匣子里头,拿到乱葬岗子去埋,也可以架火直接烧,但不能入祖坟。我问为什么不能入祖坟,老张说,因为她是偷生鬼,是专门来祸害孙顺儿的,要债的。

我问妈我是不是要债的,妈说差不多。我说,要是这样,我也不用死,您时常地给我点儿零花钱,咱们就两清了。

妈说,你想得美!

日子过得有一搭没一搭,挺憋闷,主要是没有“事情”可干。我的活动范围就是院里,到胡同都得征得妈的许可。妈说胡同里有拍花子的,拍花子的专门逮小孩,手上抹了迷魂药,往小孩脑袋上一拍,小孩就迷迷瞪瞪跟着拍花子的走了,走到乡下被卖了,再也回不了家。按现在说法就是拐卖儿童,想法子哄着小孩儿跟他走罢了,可是搁六十年前,就有了太多的诡异色彩。院里的活动是有限的,跳皮筋没有伴儿,玩拽包没有对手,只好对着猫歌唱,什么“苏三离了洪洞县”,什么“三轮车上的小姐真美丽”,想起哪出唱哪出,搜肠刮肚,一直唱到“弹尽粮绝”。花猫不会欣赏,趴在台阶上睡了一觉又一觉,呼噜打得很美。

胡同虽然很长,却没有玩伴。

有时候也在看门老张的带领下到胡同东边的柏林寺去转转。柏林寺是元朝大庙,曾经是北京八大庙之一,有“先有柏林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据说曾经有过“十里柏林”的称谓,后来柏林逐渐消失,名字却没变。在我的记忆中,柏林寺很大,有大殿几重,高台阶,还有精美的砖雕影壁和老得说不出年龄的榆树以及《万古柏林》的大匾。大匾的字印嵌在正中,当是哪位皇上的作品。柏林寺给我的感觉有两个,一是大,二是破,庙里边阴森森的,有很多柏树,都跟老爷子似的,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一点儿也不好玩。柏林寺里住了几个和尚,没有住持,散兵游勇,平时各干各的,有法事、有活动的时候才纠结到一块儿,得了什么好处,大伙儿均分。我虽小,也看出来了,这里头主事儿的是广玉。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