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禅常说,比起小说来,喜欢随笔的人更懂她。她的随笔唯美精致,用细腻的情怀去品味一件件器物,一座座城池,一曲曲戏剧,品悟它们,如品悟一幅漫浸在光阴里的动人画卷,总是让人不由得心神宁静、沉醉。《刹那记》是雪小禅笔耕十年的精华之作,收录作品包括发表在《读者》、《青年文摘》等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上的随笔美文。《刹那记》是一本讲述人间至真至美至爱的唯美之作。
《刹那记》是雪小禅的一本随笔集,文字唯美。风格雅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描绘一个个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情调、关于植物的印象,用女性特有的唯美和浪漫,对这些唯美的事物做了细致动人的诠释。她优雅寂静的文字,书写了无处不在的美与爱。笔调热烈而安静,豪放而细腻,看似平静无奇的文字中,深藏着生命的禅意。如果你明白她,你们就是“素心花对素心人”。
刹那记
《仁王经》中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我翻到这页时,天色微茫,秋风似起,两岸潮平。我端起一杯红茶,着一袭白衣坐于窗前,看到一片叶子凋零飘落,又一个刹那过去了。
还记得初初喜欢京剧,是因为《锁麟囊》中“一刹时”这个唱段。
是无聊而烦躁的午后,打开电视,听到张火丁唱到这一段:一刹时把前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我听得三魂七魄全去了,呆立在电视前,从此迷上程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恍然间已过去十几年,却往往记得那个午后,是怎样触动了我,让我突然邂逅另一个自己,是前世的伶人吗?还是那曾经落难又柳暗花明的女子?
所有的光阴不都是刹那么?——他一生迷恋她,只记得那个刹那,她猛一回头,他看到她在桥上,那样明艳靓丽,从此一生不忘。但丁一生中的三个刹那,是见到贝德丽采的三个刹那,他日夜全思念她,——娇嫩的容颜,雪纺的长裙,在春天的桥上,回头一笑。为这个刹那,他写出《神曲》,其实,还是献给她。
当然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才十七八岁,初春的天气。看到教室外面跑进来一个男生,穿藏蓝色球衣,一头撞到她,然后就笑了。笑了之后问:你也在这里啊?那个刹那,过了二十年,都没有忘记。怎么会忘记呢?多年之后再见,还念念不忘地说:只记得你那时牙齿那么白,扇贝一样的。对了,那件藏蓝色球衣还在不?——多傻呀,二十年了,还记得这样清,人生山长水远,却只觉得此一刹那,最美最墨绿,电影一样的诗意和朦胧。
也记得高考落了榜,一个人行走在故乡小城的街上,是黄昏,有微雨,看到太阳在雨里红着,分外得亮,却又分外得凄。看到好友骑着自行车过来,大喊一声,“上车,带你去吃冰淇淋!”两个人坐定电影院门口的冰淇淋店,一口气吃掉五个,嘴全麻掉,一回头看到她,她说:“好受点不?”那个刹那,总是记得。她在光影中的少年样子,如此温暖,如此贴心,于是咧嘴一笑。
还有第一次约会。翻来覆去折腾那几件裙子,比了又比,试了又试,人在慌乱的时间总是穿错衣服,到底系错了扣子出去。他指着笑,你扣子错了。于是脸红了心跳了,摸着头尴尬地解释着什么。对面的人也笑,那样的刹那,什么时候想起都有一份难言的心动。
禅意的刹那也总是难以忘记。
一个人去看西湖落雪,安静地待在湖边,真有“洗钵吃菜再吃茶”的清幽,很多个诗意夜晚都只有刹那记得,对面的人,长衫翩然;对面的你,素面红颜。宣纸铺开,听他讲,原来有一种宣纸叫“连史纸”,七十二道人工工序,后来绝了迹,落在那纸上的字,才美得惊心。如果那首诗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槛外心情槛内家”,如果落款再是“银碗里盛雪”的闲章,那红印在泛黄的宣纸上,要多诗意就有多诗意。
会心景致有多少?——也只有那些个刹那吧,一刹那九百生灭,在生生灭灭之中,人生多么快,昨天还是青涩少年,今日就看到发际上一根银线爬着,灰白的,惊了心。第一天还吓得拔掉,到第三十天,拔不过来了,去染头发吧,一定要去染,一定不能白了发,但到底全白了,一头白发飘着,这么快就老了——自己都不信。
犹记小窗深坐试新茶是昨日,怎么转眼又是清明,朋友打电话来说,西湖龙井的新茶又下来了,来西湖吧,一边吟新茶一边赏西湖吧!
——我当然知道,那又是一个刹那,这样的刹那,带着尘世的喜悦与苍茫,我错过了多少美丽的刹那呢?我不记得,我只记得那些经历过的刹那,那么美,那么幽,那么刹那。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