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海林主编的《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学卷下)》编选、收录论文的基本原则,一是按作者,一是按学科。
凡在中国音乐学院工作过的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均作为收录对象。目前在校任教以及在本校退休的教师,提供一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曾经在我院工作过的教师,原则上应提供在我院任职期间撰写的论文。
本册收录的论文,按音乐学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向,分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含古琴研究)、中国近现当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音乐美学4个学科领域。每位教师在其中任一学科领域,仅限提供论文一篇,每篇论文的字数限20,000以内。
本册所收录的论文,大多由作者本人提供。对于个别很早就调离本院的教师在我院任职期间撰写的论文,我们通过网上搜索,下载并收入本册。未搜寻到的曾经在我院任职或已调离我院的教师在我院任职期间撰写的论文,实属遗憾。
本册论文的作者主要是音乐学系的教师。也收录有其他系和我院学报等其他部门教职人员撰写的、属于规定学科领域范围的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天平琵琶谱之考、解、译
远古至西周四声音阶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关于音阶史问题的若干思考
唐代二十八调体系中的四调为双宫双羽结构
朱载堉著作的命运新探
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
古琴研究
琴乐流派的结构研究法
烂柯山文化与琴曲《樵歌》
中国现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两个传统并存与古今衔接问题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
——纪念黎锦晖诞生一百周年
近代中国音乐思潮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
——从音乐学术史角度看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
近代乐歌制作的形下释
“中国风味之钢琴曲”的调域分析
“新儒家”音乐思想研究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版本考
2003年中国现代音乐之旅
外国音乐史研究
20世纪音乐出版物及近几十年来的蒙特威尔第研究
《名歌手》中的“瓦格纳寓言”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
格林卡与拉赫玛尼诺夫及其浪漫曲风格比较
17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乐派刍议
越南雅乐的历史
音乐美学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乐教论”
《谿山琴况》的研究方法
“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
——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
音乐的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