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贪玩儿,不想读书,交上坏朋友,说谎,逃学……父母和老师想尽办法教导他,希望他变成一个好孩子……匹诺曹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但在他经历了许多倒霉的事儿以后,终于痛改前非,从一个木偶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
《木偶奇遇记》使卡洛·科洛迪一跃成为世界级儿童文学作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木偶奇遇记(6-9岁)/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意大利)卡洛·科洛迪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贪玩儿,不想读书,交上坏朋友,说谎,逃学……父母和老师想尽办法教导他,希望他变成一个好孩子……匹诺曹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但在他经历了许多倒霉的事儿以后,终于痛改前非,从一个木偶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 《木偶奇遇记》使卡洛·科洛迪一跃成为世界级儿童文学作家。 内容推荐 一个叫杰佩托的老头没有孩子,他用木头雕刻出了一个木偶人,给他起名叫匹诺曹。匹诺曹虽然一直想做一个好孩子,但是难改身上的坏习性。他逃学,撒谎,结交坏朋友,几次上当还屡教不改。后来,一个有着天蓝色头发的仙女教育了他,每当他说谎的时候,他的鼻子就长一截,他连说三次谎,鼻子长得连他在屋子里转身都不可能了。这时匹诺曹才开始醒悟,但还是经不住坏孩子的诱惑,又跟着到“玩儿国”去了。几个月后,匹诺曹的头上长出了一对驴耳朵,紧接着就变成了一头十足的驴,并被卖到了马戏团。不久,匹诺曹在演出中摔断了腿,又被马戏团老板卖给了商人去剥皮做鼓面。在紧急关头,还是仙女救了他。匹诺曹决定痛改前非,终于有一天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 卡洛·科洛迪编著的《木偶奇遇记》出版以来,受到了各国儿童的喜爱,并多次被拍成动画片和故事片,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试读章节 第4章 匹诺曹和会说话的蟋蟀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坏孩子不爱听比他懂得多的人的劝告 好,小朋友们,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当可怜的杰佩托平白无故地给送进监狱的时候,匹诺曹这小坏蛋看见自己逃脱了警察的手,马上撒腿就跑,穿过田野,抄近路回家。他拼命地跑啊跑啊,跳过一个个很高很高的土墩和荆棘丛,跳过一条条水沟,像只被猎人追赶的小山羊或者小野兔。 他跑到房子前面,看见朝街的门半掩着,就推门进去。他放下门闩,扑通坐到地上,得意扬扬地吐了一口长气。 可他得意了也只有一眨眼的工夫,因为他听见屋子里有声音叫: “唧唧,唧唧!” “谁在叫我啊?”匹诺曹吓坏了。 “是我!” 匹诺曹转过脸,看见一只大蟋蟀在墙上,正慢腾腾地往上爬。 “告诉我,蟋蟀,你是谁?” “我是会说话的蟋蟀,在这屋子里已经住了百把年啦。” “这屋子今天是我的了,”木偶说,“如果您真肯行行好,让我高兴高兴,就请头也别回,马上走吧。” “要让我走,”蟋蟀回答说,“可得让我在走以前先告诉你一个大道理。” “那就说吧,快点。”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任意离开家,到头来绝不会有好结果!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要倒霉,迟早会后悔的。” “您高兴唱就唱下去吧,我的蟋蟀。可我明天天不亮,一定离开这里。我要是待在这里,就逃不出所有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把我送去上学,不是软骗就是硬来,逼着我读书。跟您说句心里话,我一点不想读书,我更爱追蝴蝶,爬树掏鸟窝。” “可怜的小傻瓜!可你不知道吗,这样你会变成一头大蠢驴,所有的人都要拿你开玩笑的?” “闭口吧你,你这不吉利的坏蟋蟀!”匹诺曹叫道。 可蟋蟀又耐心又有智慧,木偶这样粗暴无礼,它一点不生气,还是用它原来的声调说: “你要是不爱上学,那为什么不学个什么行当,好正正直直地给自己挣块面包呢?” “你要我告诉你吗?”匹诺曹开始不耐烦了,回答说,“世界上所有的行当当中,只有一个行当真正合我的心意。” “什么行当?” “就是吃,喝,睡觉,玩儿,从早逛到晚。” “告诉你,”会说话的蟋蟀还是那么心平气和地说,“凡是干这种行当的,最后几乎不是进医院就是进监牢。” “当心点,不吉利的坏蟋蟀!……你惹我生气了可要倒霉!” “可怜的匹诺曹!你真叫我可怜!……” “我为什么叫你可怜?” “因为你是一个木偶,更糟的是,因为你有一个木头脑袋。” 听了最后这句话,匹诺曹火冒三丈,猛地跳起来,打工作台上抓起一个木头槌子,就向会说话的蟋蟀扔过去。 他也许根本不想打中它,可是真不巧,正好打中了它的头,可怜的蟋蟀只来得及叫一声唧唧,就给打死了,贴在墙上。 第5章 匹诺曹肚子饿。他想找个鸡蛋煎来吃。可他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煎鸡蛋打窗口飞出去了 这时候天开始黑了。匹诺曹猛想起他还没吃过一点东西,就觉得肚子在咕噜咕噜叫,真想吃。 孩子都这样,一想到吃就越来越想吃,说真格的,才几分钟工夫,想吃就变成了肚子饿,肚子越来越饿,饿得他像只饿狼,饿得他肚子像刀绞。 可怜的匹诺曹马上向壁炉扑过去。那儿有个锅子在冒热气。他打算揭开锅盖,看看里面在煮什么东西。谁知那锅子是画在墙上的。诸位想象一下吧,他是多么失望啊。他那个本来已经很长的鼻子,马上又至少长了四指。 于是他满屋子乱跑,搜遍了所有的抽屉,所有的角落,只想找到点面包,哪怕是一丁点儿干面包,只想找到点硬面包皮、狗啃过的骨头、发霉的玉米糊、鱼骨头、樱桃核,总而言之,随便找到什么可以进口的东西都好。可他什么也没找到,一丁点儿东西也没找到。 这时他肚子越来越饿,越来越饿。可怜的匹诺曹,他除了打哈欠,就毫无办法可以让肚子好过一点儿。他的哈欠打得那么长,每一回嘴巴都一直咧到耳朵边。打完一个哈欠他就吐口水,只觉得胃都要吐出来了。 最后他绝望了,哭着说:“会说话的蟋蟀说得对。我错就错在不听爸爸的话,逃出了屋子……我爸爸要是在这儿,这会儿我就不会一个劲儿打哈欠,人都要打死了!哎哟!肚子饿多难受啊!” 正在这时候,他看到一堆垃圾里好像有一样东西,圆滚滚的,白花花的,完全像个鸡蛋。他一蹦就跳了过去,扑到它上面。的的确确是个鸡蛋。 木偶这份高兴是只可意会,却无法形容的。他简直像在做梦,一个劲儿地把鸡蛋捧在手上,转过来转过去,又摸又吻,一面吻还一面说:“这会儿我该怎么吃这个蛋呢?煎来吃不好吗?……不,放在盘子里煮更好!……噢,用煎锅煎最好,还有比煎鸡蛋更好吃的吗?噢,不弄熟怎么样,就生着喝?不,还是放在盘子里煮,或者用煎锅煎。我饿得要命啦!” 说干就干,他把煎锅放在一个烧炭的火盆上。在煎锅里他放的不是素油不是牛油,而是水。等到水一冒气,咔嗒!……他敲破鸡蛋壳,就要把蛋倒进去。 可蛋壳里倒出来的不是蛋白和蛋黄,而是一只小鸡。 小鸡又快活又有礼貌,姿势优美地鞠个躬说:“多谢您,匹诺曹先生,您让我省了力气,不用去啄破蛋壳啦!再见,祝您好运,请代我问候您一家人!” 它说着拍拍翅膀,从打开的窗子飞出去,不见了。 可怜的木偶站在那里发呆,眼睛瞪大,嘴巴张开,手里拿着两瓣鸡蛋壳。他这么愣了一阵,等到最后清醒过来,就哇哇地又哭又叫,绝望地跺脚,一面哭一面说:“还是会说话的蟋蟀说得对!如果我不从家里逃出去,如果我爸爸在这儿,这会儿我就不会饿得要命了!噢,肚子饿多难受啊!” 肚子继续咕噜咕噜响,越响越厉害,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叫它不响。他觉得还是离开屋子,到隔壁村子去看看,巴望能碰到个好心人,会施舍点面包给他吃吃。 P16-21 序言 世界上有一些作家,他们的名声远没有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人物大,在儿童文学里尤其这样。因为小读者看书不大注意作者的名字,而且老实说,他们看的书往往就没有封面封底,越是受欢迎的书越是这样。它们破了,不见了。《木偶奇遇记》的情况就是如此。这部童话的主角匹诺曹,世界上许多儿童都很熟悉,而作者呢,就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了。我这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卡洛·科洛迪,原名卡洛·洛伦齐尼,科洛迪这个笔名取自他母亲出生长大的一个镇名。一八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科洛迪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里。他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志愿参加了一八四八年的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随后他参与出版讽刺杂志《路灯》和《斗争》,写短篇小说、随笔、评论,对意大利资产阶级社会进行讽刺,同情穷人,卫护民主和民族艺术。一八六。年他当过戏剧审查员。但科洛迪以儿童文学作家闻名于世。他是怎样写起儿童文学作品来的呢? 一八七五年,他的朋友菲利切·帕吉请他翻译了三篇法国儿童文学作家佩罗的童话,发表后受到小读者的欢迎。科洛迪接触这些童话以后,马上想到为儿童写作,于是接连写出儿童小说、童话及配合教学的读物。他写了《小手杖》(1876)《小木片》(1878),又写了《小手杖游意大利》《小手仗地理》《小手杖文法》,还写了《木偶奇遇记》(1881)《眼睛和鼻子》(1881)《快乐的故事》(1887)。他最后的两部作品《愉快的符号》和《讽刺杂谈》出版在他去世以后的一八九二年。作者是于一八九〇年十月二十六日突然去世的,当时他正在构思一部新的儿童小说。 科洛迪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一八八一年罗马出版了《儿童杂志》,科洛迪的一位朋友在那里担任秘书,有一天他接到科洛迪寄来的稿子,并附有一张条子,说“这点傻玩意儿”请他随意处理好了。这就是木偶匹诺曹开头的几件奇遇。稿子以《木偶的故事》为题发表后十分轰动,杂志逼着作者赶紧续写,一期一期连载完毕,一八八三年由菲利切·帕吉在佛罗伦萨出版单行本,改名《匹诺曹奇遇记》。 这部童话发表以来,已经译成世界上两百多种文字,多次改编拍成美术片和故事片,深受各国儿童欢迎,对后来的童话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徐调孚先生很早就根据英文节译本介绍了这本书,为我国几代孩子所喜爱。《木偶奇遇记》这个中文译名就是徐调孚先生给起的。 为了纪念作者,意大利设有科洛迪儿童文学奖。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西北皮斯托亚市附近的科洛迪镇上,还给《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匹诺曹竖立了一个铜像,台座上刻着两句话,表达了小读者们的共同心意: 献给不朽的匹诺曹 满怀感谢心情的四岁到七岁的小读者 最后,就木偶的名字跟小读者讲几句话。匹诺曹,意大利文写作Pinocchio,用我国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就是Pinokkio,Ki这个音在我国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因此用汉字译不出来,小读者看到“匹诺曹”这个名字可以念作Pinokkio,重音在no这个音节上。在意大利文里,这个字的意思是“小松果”。 任溶溶 1979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