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是根据日本京都大学精心策划的一堂公开课的内容整理而成的。主讲人是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是被称为“再生医学之父”的医学家山中伸弥,一位是因预言“夸克”的存在而解开宇宙奥秘的物理学家益川敏英。他们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重点谈了在科学大探险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研究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生动地体现了两位科学家的真性情,是一部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对当代大学生理性选择人生之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日)山中伸弥//益川敏英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是根据日本京都大学精心策划的一堂公开课的内容整理而成的。主讲人是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是被称为“再生医学之父”的医学家山中伸弥,一位是因预言“夸克”的存在而解开宇宙奥秘的物理学家益川敏英。他们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重点谈了在科学大探险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研究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生动地体现了两位科学家的真性情,是一部既能增长见识,又能对当代大学生理性选择人生之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读物。 内容推荐 《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中有山中伸弥、益川敏英儿时的回忆、青年时代的经历以及在科研道路上获取重大发现的过程等,话题丰富有趣,活力四射。他们都是那种从少年时代起,就对喜欢做的事情忘我地投入、被大自然的那份神秘所吸引的人。这是两位诺奖得主的共性,也是今后的教育要重视的地方! 目录 失败的学生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奖 桥本隆则 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愈老弥坚 冯丽妃 第—章 重大发现从“哥伦布的鸡蛋”中破壳而出 掀起医疗革命的梦幻细胞 名称很重要,还参考了iPod 让细胞返老还童的时间机器 把细胞时钟的指针拨回去 60万亿个细胞都具有3万页相同的设计图纸 涂了墨水的DNA图纸 制作多功能干细胞,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先从10万之中筛选100个 学生时代在父亲的工厂管理库存的经验发挥了作用 终于发现了“山中因子” “小林-益川理论”也是一枚哥伦布的鸡蛋 多亏了“破缺”,宇宙才得以存在 “放弃”是最重要的工作 “六夸克模型”被认为是胡说八道 马上要发表论文了,却出了一件大事 在世界范围内打一场激烈的信息战 与难题搏斗时最兴奋 人类多功能干细胞诞生的瞬间 用几毫米的皮肤制作多功能干细胞 第二章 “徒劳无益”成就了我们 从来不做家庭作业的小学生 两个家庭都是个体经营,父母无暇关照孩子 母语水平是一切的基础 父亲的影响 十次以上的骨折 让我立志成为整形外科医生 如今名古屋也在创造科学 计算速度的快慢与是否适合学数学无关 高三的假期还在参加社团活动 犹豫不决又“花心” 勇敢尝试是成就梦想的前提 “吹牛”抓住良机 研究室很不起眼,靠的就是出奇制胜 直线型人生和螺旋型人生 看似徒劳无益的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启示 第三章 思考,就是感动 绝对不出错的方法:益川式记忆法 抽象化和具体化,两种不同的路线 “吃惊”是重要的素质 狗的实验让我异常兴奋 没有“吃惊”就没有多功能干细胞 从癌基因研究到多功能干细胞 假说的成功率不到20% 比起人的思考,大自然更为深奥幽玄 一边走路一边思考在睡梦中还能做研究? 废寝忘食地想了三天 第四章 不争第一怎么行?历时30年的证明 实验物理更适合稻作民族的日本人? 顶夸克“百分之百存在” 两种类型的领导者 思考的搅拌作用 普通人如何做出好成绩? 汤川先生的原始论文有错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美国是一个靠大量人力、财力进行规模化竞争的国家 拼的是思想和创意 表达和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在美国的大学里训练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改变人生 准确表述的重要意义 日本的科学家幸福吗? “科学立国”的尴尬现实 当然应该争第一 第五章 抑郁症和天才 做实习医生时的挫折和失意 不知挫折为何物 双职工家庭的育儿经 伺候老鼠的悲哀 深陷“留美后遗症”的日子 “抑郁症”是我的老朋友 人当志存高远,但行动必须脚踏实地 老板教给我的“VW”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天才就是懂得精雕细琢的人 天才论与精确到分钟的日程表 把织田信长当成“人物甲”就行了 跑步 终章 有没有上帝 搞真正的科学,别玩科学游戏 应该简化大学入学考试 伪科学的蔓延——信奉超能力的科学家 “积极不信教” 宗教让人相信不存在的东西 所谓科学,就是“为了肯定而进行否定”的工作 大自然远比人类更具独创性 人类的最后一曲浪漫 多功能干细胞与人类的未来 早日把新药送到病人手中 科学家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的“哥伦布的鸡蛋” 大师在我身边 永田红 试读章节 把细胞时钟的指针拨回去 山中:您刚才谈到的“细胞时钟”,其实里面包含两种现象。首先是细胞的衰老,还有一个则是细胞的分化。所谓“倒拨细胞时钟的指针”,也就是把细胞初始化,指的是在这两个方面对细胞进行还原。 先说说细胞的衰老吧。其实,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染色体的顶端有个像尾巴一样的部分,叫做“端粒”。细胞不断分裂,端粒也会不断变短。端粒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也就无法继续分裂了。换句话说,细胞的老化过程终于走到了尽头。 如果把婴儿和80岁老人的皮肤细胞进行比较的话,虽然两者都是皮肤细胞,但80岁老人的细胞就会明显地缺乏活力。比较两者的端粒长度,毫无疑问后者要更短。光靠化妆是瞒不过去的(笑)。 但是,如果用80岁老年人的细胞来制作多功能干细胞,端粒长度就会变大,细胞就会变得跟婴儿的一样了。 益川:真算得上是妙手回春了(笑)。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山中:这是因为多功能干细胞具有延长端粒长度的功能。它具有一种酶,称作“端粒酶”。 益川:这么说,不管是我的细胞也好,还是山中先生的细胞也好,制成多功能干细胞之后就分不出来了(笑)。说它“把细胞时钟的指针拨回去”,真是恰如其分。怪不得说多功能干细胞是时间机器呢。 山中:不过我要给您泼点冷水,人体这个层次的返老还童是做不到的(笑)。 另外,端粒酶不仅存在于多功能干细胞中,在受精卯和癌细胞里面也有,胚胎千细胞里也存在。要想使变短的端粒重新加长,只要有端粒酶就有可能做到。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出现在多功能干细胞里,过去在对癌细胞的研究中,也曾发现过类似现象。 比起端粒重新变长,第二点的“对分化了的细胞进行复原”,其实才是更让人感觉意外的。 60万亿个细胞都具有3万页相同的设计图纸 山中:刚才说过,人的受精卵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会转化成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细胞,比如皮肤细胞或者肝细胞,等等。 皮肤细胞的功能是产生角质层,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刺激。而肝细胞则具有对毒性和酒精解毒的作用。一旦转化成体细胞。那么原本能够“七十二变”的细胞,就完全地分化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直以来,这都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一百多年前,生物学界有一个常识——虽然当时可能还没有基因这个概念——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基因的物质,都在生殖细胞(雄性的精细胞和雌性的卯细胞等)或受精卯里。如果分化成皮肤细胞,则只有皮肤所需要的基因能留下来;分化成肝细胞,则只有肝脏需要的基因留下来。至于某类细胞所不需要的基因,生物学界则认为,或者消失,或者失去活性,总之,无法回到原有状态。 益川:意思是说,遗传到下一代的所有信息仅仅保存在生殖细胞里? 山中:对。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刚才我们说过克隆羊多莉的实验,科学家通过移植羊的乳腺细胞核培育出了一只新的羊。这说明,在分化后的乳腺细胞里也保存着羊所有的遗传信息。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细胞拥有相同的遗传信息,而为什么有的细胞却能变成皮肤细胞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在给别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把基因比作人体的设计图纸。人的基因大约有3万种,而人体内约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具有大约3万页相同的设计图纸。 明明图纸一模一样,却产生了外观上、功能上各不相同的体细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细胞,它们的设计图纸中被阅读的页码不同。一言以蔽之,一个细胞会分化成什么样的体细胞,取决于这个细胞的设计图中被阅读的那一页。 现在的研究认为,在3万多页的图纸中,实际上被阅读的只有1万多页而已。但即便如此,“哪个细胞用的是哪一张和哪一张图纸”这种组合本身,就几乎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才能孕育出种类浩繁的细胞。 P10-13 书评(媒体评论) 这堂课的重要角色是爱开玩笑的山中先生,而机敏的益川教授特别擅长提问。我把得到的启示整理成30张纸贴到墙上,每次读它,都感觉特别振奋。虽然我的智商和工作能力无法和他们相比,但是他们让我燃起了干劲和热情。最让我满意的是,这本书没有一般的公开课那种拖拖拉拉的感觉。 日本亚马逊网站 书中有他们儿时的回忆、青年时代的经历以及在科研道路上获取重大发现的过程等,话题丰富有趣,活力四射。他们都是那种从少年时代起,就对喜欢做的事情忘我地投入、被大自然的那份神秘所吸引的人。这是两位诺奖得主的共性,也是今后的教育要重视的地方! 《中文导报》 这本书让我感觉两位诺奖获得者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一样。不做家庭作业、有不擅长的学科、为了一点小小的发现而发自内心的狂喜,甚至也和我一样,为学什么专业、该考研还是该工作而苦恼。他们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啊! 《日本新华侨报》 如此了不起的人居然有过那么落魄的时刻,山中教授在挫折中拼命努力工作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们了解了真正的科学家的活法和精神世界。 日太亚马逊网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