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出“悖论”的清晰、严格的“学术”定义之后,尽可能对“悖论”做最广义的理解,把大家通常叫做“悖论”的东西都分类型地搜罗在本书之中,条件是:它们有意思,对人类理智构成挑战,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陈波编著的这本《悖论研究》,将是迄今为止对“悖论”搜罗最全、阐释最清晰的一本中文书;即使放到英文出版物中,这一说法大概仍然成立。在写作本书时,我的原则之一是:跟着“智慧”走,而不是跟着“名词”“概念”走。
悖论是逻辑学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也是最能激发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兴趣的话题,它指的是与公认的信念相左的“道理”,或是让人陷入两难、无所适从的命题。它虽然看似荒谬,违反常理,但却似乎论证缜密、无从反驳。
悖论起源很早,如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中国的“白马非马”之说。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对悖论进行了奇妙而艰苦的探索。带给他们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苦痛,并且不断推进了人类智慧的进展,引发哲学和数学的革命。
《悖论研究》是国内迄今最全面系统地介绍悖论问题的著作,作者陈波将从古至今五花八门的悖论分成十二类,详细介绍每一类悖论的历史原型、各种变体、逻辑学家的解决方案、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等。作为国内著名的逻辑学家,作者展示了多年来在这一领域探索的成果,对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逻辑学的进展都将有很大的推动。
悖论之所以存在的深层原因,还在于人类思维深处的矛盾和裂隙,在对悖论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攀升人类智慧的高度,同时也意识到其局限和不足。
该书的普及版《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