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舒宗侨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舒宗侨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下)》是一部有生命力的画史。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和时代的进步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珍贵,不单单在于图文资料的丰富与真实,或者获得这些一手资料之过程的艰辛——的确,它们或者来自战争中遮天蔽日的硝烟里,或者来自战后坍塌倾圮的废墟中——但是,它的弥足可贵更在于,它之所以出版,不仅是要还原历史,祭奠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战士和无辜牺牲的人民,还要使后人从血雨腥风的战争画史中得到警醒、悟出真谛,它反映了著作者及全人类对世界和平的永不熄灭的真诚渴望。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下)》由曾任重庆《中央日报》国际新闻编辑及《联合画报》主编的著名民国记者舒宗侨编著,是一部客观、公正、直观地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贵史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上下)》于1946年编撰出版,精装烫金,收有近千张照片,三十五万字,地图八十余幅,文献六十四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历史,如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西西里之战、苏德之战、硫璜岛与大硫球之战、原子弹轰炸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又有多名二战关键与显赫人物的清晰图片,直接、明快,给人以深刻印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二战第一手资料。此书在民国出版史上与《中国抗战画史》一样,具有很高的声誉。

目录

父亲生平与两部画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序

关于二版与三版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一节 法西斯思想的蔓延

  第二节 凡尔赛和约种下的祸根

  第三节 绥靖政策

  第四节 德国兼并奥地利

  第五节 捷克的沦亡

  第六节 波兰问题

第二章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

  第二节 “一·二八”淞沪战役

  第三节 长城战役

第三章 中国全面抗战(上)

  第一节 七七卢沟桥事变

  第二节 八一三上海战争

  第三节 华北战争

  第四节 徐州会战

  第五节 武汉会战

第四章 闪电战的时代

  第一节 德军侵犯波兰

  第二节 苏芬战争

  第三节 丹挪之战

  第四节 荷比法战争

  第五节 不列颠之战

  第六节 巴尔干之动乱

  第七节 美国在战争圈外的贡献

第五章 德苏战争

  第一节 德苏初期战斗

  第二节 斯大林格勒攻守战

  第三节 苏军大反攻

第六章 太平洋战争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进行曲

  第二节 日海军席卷太平洋

  第三节 太平洋上的海空战

第七章 北非之战

  第一节 北非拉锯战

  第二节 盟军登陆北非

第八章 盟军解放欧洲

  第一节 西西里岛登陆与意南战争

  第二节 空中攻势

  第三节 登陆诺曼底

  第四节 法国光复

  第五节 苏军大反攻

  第六节 围攻柏林

  第七节 德国无条件投降

第九章 中国全面抗战(下)

  第一节 长沙会战

  第二节 浙赣会战到鄂西会战

  第三节 中美并肩作战

  第四节 抗战末期的战斗

第十章 太平洋盟军反攻

  第一节登陆战

  第二节解放菲律宾

  第三节反攻缅甸

  第四节进攻日本本土

第十一章 日本投降

  第一节 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第二节 日本投降经过

  第三节 日本退出中国

第十二章 从战争到和平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结

  第二节 和平机构

  第三节 和平会议

附录

  各战场盟军将领一览

  联合国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重大会议索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文献索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试读章节

第六节 波兰问题

捷克亡后,使英国更进一步认清了德国的要求,非妥协政策可以使其满足,乃与中欧及近东各国,谋取联盟,用来包围德国,可惜时间已晚,德国已无法制服了。

依照希特勒的计划,解决奥捷之后,其次一个应被解决的国家是波二。

波兰问题的由来 波兰是上次大战获利的一个国家。依据凡尔赛条约,德国把波森省和西普鲁士省一部分,即长约四十里海岸的走廊割与波兰,东普鲁士乃与本国隔开,但泽(Danzig)本为德国的一个城市,而和约将其规定为自由市,关税与外交委诸波兰。一九一九年的这种规定,自然不免偏向波兰,但其时德国是战败国,遂亦无话可说,到希特勒得势,这便是他的领土要求的一部。

一九三三年国社党当政,即从事仇视波兰的运动,是年春天大选时,曾斥波兰为敌国。德人的反波情绪,也因国社党政策与日俱增。德国人还有一种观念,亦足影响德波的关系,即德人视德意志民族为优秀民族,巴尔干及斯拉夫人的种族文化均赶不上。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德波间亦曾一度缔结协定,保证十年和平,然终因洛加诺条约的订立及希特勒日益增强的领土欲望,欲和平而不得。

在慕尼黑协定签立后,一九三八年年底以前,德国多次向波兰提出解决悬案的要求,意思是在抵制苏联。一九三九年一月德外长里宾特罗甫亲访华沙,建议在走廊内修筑一条铁路或汽车路,造成一条“走廊的走廊”。一月三十日希特勒发表收回殖民地的演说,说“世界天然资源的分配,必须依照公平合理之立场出之”,波兰则允尽量予以方便,不愿考虑领土问题。

波兰这时态度所以如是坚定,也是看了捷克的例子,不相信希特勒能够遵守诺言,英国张伯伦鉴于捷克做了牺牲品,也再不敢与希特勒谈领土的问题。波兰外长柏克上校(C0loneI Beck)鉴于局势之紧急,在四月三日访问伦敦,与英会商英波互助协定,获得英法全力的支持,两国一致声明波兰受威胁时,当立即予以援助。

英国包围德国的政策 英国张伯伦这时的政策,是想与法国拉拢东南欧各小国组织一个“东欧集体安全制”,自波罗的海到亚德里亚海,作为对德东南部的包围,包括波兰、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四月六日英波互助协定草约成立,法罗、法南商务协定生效,四月十三日英法声明保障希腊,二十七日英罗谅解,英国保证罗马尼亚独立,英土互助协定也订立(土耳其更领导着近东集团),四月十五日英法苏谈判也开始进行,六月二十三日法土又订立协定。

英法苏的谈判 英国自在捷克问题上失败后,重新检讨外交政策。三月十九日英苏谈判开始,两国仍准备以集体行动,防止德国扩展势力。从三月到七月,两国谈话时时进行,英国要求苏联保证对波兰或罗马尼亚的空军援助,苏联则要求保证范围包括波罗的海诸国及苏军可进入波兰,终因对“间接侵略”一词解说的分歧,互不让步,意见终未一致。七月三日根据苏联建议,在互助协定前先开始军事谈话。所惜军事谈话未有结果,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已成立了!

德意反包围 德国鉴于欧洲的包围形势,首先利用德意日早已成立的反共协定关系扩及西班牙、匈牙利,成立了五月二十二日德意政治军事同盟。(这时因注重欧洲,日本遂被抛开。)两国又用军事经济的合作,把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联合起来,由意大利领导组成一个集团,德国则压迫罗、希、土,拉拢波罗的海四国,丹、挪、瑞典、芬兰,以打破包围。

欧洲国家这时真的走在三岔路口,依附德国又怕步了奥地利的后尘;依附英法,又怕做了第二个捷克。波兰和油田丰富的罗马尼亚处境尤其困难。欧洲若干国家,此时皆异常苦闷,一面怕德国,一面又不能不敷衍他,各国大有敬鬼神而远之的意思。

英国那时的打算,是不是利用英法苏三国互助公约,来和希特勒讨价还价,我们还不敢说,也许他还抱了妥协主义的劣根性也说不定。劳合乔治、丘吉尔、艾登就是反对张伯伦的。当时希特勒对英法包围也相当顾虑,对于波兰只是一味地威吓和宣传。不过,这时希特勒已看到英法苏间的矛盾,正可以拉拢苏联,达到进取波兰的目的。有了苏联,英法就是联合行动,也不足为虑,在这情形之下,局势一变,德苏条约成立。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八月十九日德苏订立商约,二十二日关系二次欧洲大战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成立。

P25-27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再版到现在四个月,第三版现在又要问世。

本书初版与再版出来以后,国内报纸有过不少评论和指正,一般的批评,觉得本书还能做到公正,这对于一个记述历史的人,私心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安慰。他如本书的取材、印刷、装订,在战后贫乏的出版界,各方一致的印象,都还觉得难能可贵。

战争已经结束一年有半,而整个世界的秩序还未完全恢复,人类争取的世界和平,有如黑夜的灯光,摇曳不定。德国纳粹战犯在三个月前已经走上断头台,日本战犯已分别得到相同的处罚,可是全世界法西斯的势力仍在暗中增涨着,国内则已由全面抗战,进人全面内战,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他们一致地在期待一个和平安定的明天。全世界的和平如果获得,而在另一方面我们还继续着从事自杀性可耻的内战,实在大大地损伤了中国抗战的身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我们曾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记述中国的抗战,但中国读者过去有十五年的抗战历程和八年的全面作战的痛苦经验,对于以这一点篇幅来记载中国战事的发展,当然不会觉得满足,而本书因为是世界大战画史,却又只能扼要地记述。联合画报鉴于这一缺憾,故继本书之后,作者与曹聚仁先生又有《中国抗战画史》之编著。《中国抗战画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的姊妹作,是联合画报战后第二部巨著;联合画报在战时曾以战争图片供给中国人士,今天我们将以这两本书贡献给每一个抗战的中国人民,作为一种战争的纪念,作为联合画报从事战后国内出版事业的见面礼。

本书于去年九月的初版过程中,接着再版,若干错误不及改正,此次第三版付印,若干地方已经经过订正和补充,图片文字曾略有调整,但是错误还是在所难免。历史的考证,做得愈多,愈能接近真实,本书在每次重印之后,希望错误能逐渐减少。又三版内的地图,大多加以重绘,比较初版再版来得整齐划一,这是三版的一个特点。

凡读此书者,必会发生一种印象,即战事胜利获得之不易,本书一图一文,都是我们这一代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在我们这一代,至少应该有一个义务,即是以全力来维护和平,不再从事无意义的战争;除国家民族生存所需要者外,任何国际与国内的战争,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为了悼念二次大战中死难的中外军民,应该一致摈弃战争!

编著者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