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编著者童长江。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难题,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此,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相关原理为指导,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鄂州市为例,重点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创造性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CA-AHP综合评价方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和总结了国内外15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编著者童长江。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内容提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解决“二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该战略的核心和关键。本书重点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国内外十五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揭示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高新化、生态化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由此提出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及关注我国“三农”问题、城乡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者及管理者阅读、参考。
序
前言
l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研究
1.2.2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3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
1.2.4 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研究
1.2.5 关于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l.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5 创新之处
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概念释义
2.1.1 城市与乡村
2.1.2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
2.1.3 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
2.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学说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核心一外围理论
2.2.4 田园城市理论
2.2.5 系统理论
2.3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2.3.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3.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2.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4.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4.2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2.4.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2.5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2.5.1 民生优先原则
2.5.2 系统优化原则
2.5.3 科技支撑原则
2.5.4 生态文明原则
2.5.5 改革开放原则
3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3.1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
3.1.1 城乡统筹的战略方针为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3.1.2 “全域鄂州”的科学规划为协调发展描绘美好蓝图
3.1.3 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为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3.1.4 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为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 鄂州市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3.2.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协调
4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5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6 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
7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