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间一壶酒--酌酒小品赏读/闲雅小品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昊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邀清风明月对酒当歌,醉一回人生几何。在世事喧嚣中,读酒文、品酒味、观酒人、话酒事,伴着一杯陈年佳酿,遥想古人那一抹任情散漫的诗酒风流。

一生太短,一世太半长,奔波于尘世的我们,渴望偶尔走出喧哗,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在自然天地问寻找迷失的自我,或许你正在旅途,那么,带上由张昊著,曹亚瑟主编的《花间一壶酒——酌酒小品赏读》,且走且吟,或许你无法出行,只能在斗室中忙碌,那么,在倦意来袭时,翻翻这本小书,领略一番纸上山水。

内容推荐

人生如酒,惟其善饮者得其甜美。纵览中国古代文化,最难忘的就是那一抹任情散漫的诗酒风流。在世事喧嚣中,轻拾这本由张昊著,曹亚瑟主编的《花间一壶酒——酌酒小品赏读》,赏酒文、品酒味、观酒人、话酒事,心中只要有一份淡淡的酒意在,处处皆是佳境。

目录

卷一 酒文

 刘伶酒德颂

 陈暄与兄子秀书

 王绩醉乡记

 五斗先生传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

 韩愈送王秀才序

 柳宗元序饮

 皇甫松《醉乡日月》序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书《东皋子传》后

 秦观书《晋贤图》后

 袁中道饮酒说

 张大复读《酒经》

 吴廷翰醉轩记

 李维桢《绿天小品》题词

 陈继儒《酒颠》小序

 董其昌《酒颠》题词

 黄汝亨南太史《饮酒集杜》小序

 王思任游慧锡两山记

 尤侗说酒

 金圣叹“武松醉打蒋门神”回前总批

 张潮《嫩园觞政》小引

 廖燕醉榻解跋

 戴名世醉乡记

 袁枚醉啸轩记

卷二 酒味

 苏轼书渊明饮酒诗后

 洪迈岁旦饮酒

 罗大经酒有和劲

 周密梨酒

 陶宗仪解语杯

 袁宏道觞政

 张大复酒政

 腊酿

 易醉

 醉语

 钟惺题《酒则》后四条

 李日华内子大讲酿法

 田艺衡薄薄酒

 廖燕与龚蓉石

 李渔饮酒之乐

 周亮工酒话

 阮葵生饮酒戒恶习

 张荩酒中八味

 褚人获酒色

 梁章钜酒品

 酒名

 绍兴酒

 沧酒

 烧酒

 惠泉酒

 饮量

 顾禄年节酒

 冬酿酒

 梁绍壬行酒之法

 品酒

卷三 酒人

 陈寿郑泉嗜酒

 中圣人

 刘义庆阮公醉眠

 与猪共饮

 江东步兵

 孔群好饮酒

 何法盛毕卓盗饮

 沈约陶潜性嗜酒

 孔觊醉日居多

 李百药李元忠声酒自娱

 房玄龄刘伶醉酒

 胡毋谦之醉呼父字

 刘昫李白嗜酒

 冯挚使毛发识酒味

 欧阳修石曼卿饮酒过人

 文莹石曼卿思酒

 何薳东坡酒后戏书

 胡仔陶白

 石曼卿喜豪饮

 张岱张东谷好酒

 褚人获汉书下酒

 唐子畏

 王晫银瓢

 徐珂王元翰升席较酒量

 周思南呼云月而酌

 吴趼人纵酒自放

卷四 酒事

 司马迁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陈寿刘备禁酒

 葛洪卓文君卖酒

 干宝千日酒

 刘义庆庾冰因酒避祸

 王戎后至

 阮籍酒浇块垒

 王孝伯言名士

 美人行酒

 段成式今日明日

 郑綮麴秀才

 王仁裕醒酒花

 薛用弱旗亭画壁

 孙光宪蜀使洪饮

 王炜李公择遇仙人

 诗文换酒

 叶梦得酒隐

 孟元老酒楼

 陆元光回道人

 陶宗仪奚奴温酒

 田艺蘅借花看、借客醉

 张大复夜饮

 冯梦龙此酒不堪相劝

 高士奇天子避醉人

 蒲松龄酒友

 秦生

 乐钧骷髅

 袁枚陪人饮酒

 五柳居

 褚人获酒活命

 少陵诗意

 王晫翁逢春尽金邀醉

 徐珂弟劝兄节饮

试读章节

醉乡记戴名世①

昔余尝至一乡陬②,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日:“酣适大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人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尔。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人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者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南山集》

【注释】

①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安徽桐城人,人称南山先生,又称“潜虚先生”。为“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知名文学家。康熙四十八年榜眼,因文字狱“南山案”被斩。

②乡陬(z6u):乡下偏僻的角落。

【赏读】

醉乡,乃失意者的天堂,于是心中只有醉乡,没有天下。先前的王绩,如今的戴名世,把这醉乡说得有声有色的,都是用来杜撰人世间没有的那种酣适大方。阮籍、刘伶辈更是一个个进去了死赖着不回来,以为那不由径去的穷途、那个扛着一把铁锨远远跟在身后的人,就是自己身前身后的影。

然而,醉乡的理想境界,到底却映衬了世所不容。如嵇康在柳树下打铁又碍着什么呢?但好作聪明的钟会偏要找一些奇怪的话去调拨他、刺激他,最后却让一曲《广陵散》恸久成绝。嵇康素爱喝酒,但酒不能让他快乐,更不能为他解忧,酒后的一片狼藉却完整地呈现出了那个惨淡残破的人世。作者戴名世虽是生活在大清朝,但那时头皮全都刮破了,士人自打嘴巴,文字狱处处招魂,那真正是亡过天下后仅余的太平之际!

然而,这醉乡到底不是那醉乡,清王朝虽然侥幸混成一统,对文气的摧残,强迫士人自我矮化,也是此时最为惨毒、最为狠辣!于是酒国上下,充塞了众多醉生梦死,颓废消沉,不醉自乱,麻木不仁之辈。作者不甘与流俗同醉,只求持志独醒,这其实很难很难,是要付出杀头甚至死后还要戮尸的代价!

所以说,有时喝酒固然可以全身,甚至还全了声名,最难得的还是一种独醒。人平时晃晃悠悠,活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正因为有了这种独醒,就像是积久的冬日猛然听到的一声春雷,天地都为之震动了,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喝醉后是那个样子,醒来后却是这个样子。

P62-63

序言

人的身上有两条河,一条是静脉,一条是动脉。

中国也有两条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而在中国文化史上,茶和酒,也正如人体上的静脉和动脉一样,也可以说成是两条隐性的河,都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明了一些看似琐碎或微不足道的嗜好,跟随着人类一步步进入文明之境。

关于酒的起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蛮荒的三皇五帝时代,甚至还可以说更早。江统就曾在《酒诰》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他还说:“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指出了酒是由粮食自然发酵形成的。关于这一点,《说文》中也曾释义为:“酒白谓之醙,醙者,坏饭也。”坏饭醙到一定程度,也就自然而然产生出了酒味。

《尚书·胤征》就曾记载最早的一些酒人酒事,比如:“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劂邑。”更为甚者是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样的场面一磅礴起来,周公旦也为此感到害怕,特地作了一篇《酒诰》告诫国人,说什么“民之丧德,君之丧邦,皆由于酒。”对此国人并不买账,此时饮酒就已渐成风气,你看看,在《诗经》305篇里,其中言酒者多达五十多篇,如“朋酒以飨,曰杀羔羊”、“既醉以酒,尔肴既将”,有时还会出现“酌以大斗,以祈黄奇”的场面了。对此,孔子曾一言概之:“思无邪。”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好饮不及乱”的人,《孔从子·儒服》就曾记载他和一些古人的酒量:“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者。”

自从孔夫子自道“不为酒困”被后人尊为“饮圣”,后辈文人于是纷纷效仿,在酒国与人世之间来来回回。屈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怀瑾握玉兮”而死,很有可能是他酒量不行,不曾真正品味到酒的那些好处。孔融曾在《与曹操论酒禁书》所说:“屈原不馕酾曹,取困于楚。”他是那么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却没和酒发生一点什么,反而把自己搞得绝望了,同时也将文人和酒互相发生效应的时代,也往后延迟了好几百年。在这之后的,如自称为“高阳酒徒”的郦食其,做店小二跑堂的司马相如,都不曾真正留下什么酒迹,倒是“腹大如壶,尽日盛酒”的扬雄,虽然整天蹭别人的酒喝,结结巴巴地却写出了第一篇《酒赋》。

也只有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固一时之雄,才能真正在酒国里开一代文气之先啊!之后中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处处都散发出浓郁的酒香与醉意。“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曹植,甚至还有那个千古酒鬼最为痴的郑泉,他生“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死“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为之而生,却又能为之而死了!

再往后就是“竹林七贤”,真正地把酒作为一个可以逃避尽情酣畅的另一世界,如阮籍用“兀然而醉,豁然而醒”的生活态度来远祸;刘伶鹿车荷锸,“死便埋我”玩世时的性情;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说“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全志时的孤傲……而广泛记录魏晋时人言语《世说新语》的出现,更是呈现出了那个时代最为任情散漫的风景!如毕卓曰“得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的适意;张翰所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不羁;王光禄云:“酒,正使人人自远”;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箸胜地”……魏晋使人沉迷,一如酒使人沉迷一般,很多人用酒去浇自家块垒,实是以《庄子·达生》中称“醉者神全”,在乱世中如何保全自己,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

与之相随的还有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时的酣畅;陶渊明吟咏《饮酒诗》时的闲适;李元忠只管喝酒,不以物务干怀;而在此时,“千日酒”可以忘却现实,“白堕酒”可以捕获盗贼,酒之效用大矣!这些都先后成为了隋唐逸士王绩的酒料,从他笔下的《醉乡记》及《五斗先生传》可以看出,一个虚无缥缈的酒国开始变得逐渐现实而又丰满起来。

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自然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此风在盛唐犹然。历代开边又数唐时武功最盛,唐朝的诗人都是能够喝一点酒的,诗人相逢必有酒,诗都是从酒宴中流出来的,因此唐诗无不沾上一些豪放的酒气。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更是通过几位诗人饮酒时的群像,把诗兴与酒意一起抒发到极致,并且他自己也有诗云:“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如果非得要选一张面孔去代表整个唐王朝的话,我想李白以大唐第一酒人的姿态更是众望所归,正如李白的慷慨激昂是大唐的慷慨激昂,李白的颓然自放也应是大唐日落时的颓然自放呵,他的《将进酒》字字品来都蕴含着浓浓的酒香,就连其死,后人非得编上一个酒后捞月的结局才肯放他仙去!

唐宋时的制酒业也是相当发达的。从后人笔记所载的唐时“酒色”,已有白黄绿红等多种颜色,这些都通过唐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敦煌遗文有《茶酒论》一篇,颇见趣味,以茶酒之口广征博引,取譬设喻,各述已长,攻击彼短,文虽俚俗,生动有趣。大量关于酒的专著出现,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如隋王绩就曾根据焦革酿法撰成《酒经》,又采仪狄、杜康以来善酿者编为《酒谱》;皇甫松集中整理了当时饮酒者之格及酒令、酒事风俗等,编为《醉乡日月》;宋人窦苹杂取有关酒的故事、掌故、传闻计十四题编为《酒谱》;北宋人朱肱根据自己的酿酒经验写成《酒经》;就连一代文豪苏轼也忍不住作牛刀小试,他还酿造过蜜酒和桂酒,写有《蜜酒诗》和《桂酒颂》;他一边酿酒,一边总结经验得失,《东坡酒经》仅数百余言,却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内容。

东坡虽然酒量不行,“终日饮酒,不过五合”,但深谙酒味。如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它的诞生正如其序中所说:“丙辰中秋,饮酒达旦,大醉。”他也善于酒后笔走龙蛇,自谓:“吾醉后作大草,醒后自以为不及。”最难得的是他生平作酒,多是为了满足其它酒人的口腹,从他人的酣然中感受到陶然的乐趣。而其它如石曼卿、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人,也都先后在诗词文字中留下了自己肆意淋漓的酒迹。

宋、元以降,随着蒸馏式的白酒出现,酿酒的工艺有了革命性的提升,据元人著作《酒小史》很不完全的统计,南北各地酒坊和私人酿造的名牌酒就有百来种。至此以后,武松若是再喝了若许多酒,怕是也捱不过景阳冈,打不了蒋门神的,对于明清大大小小拜倒在高阳家风的酒徒来说,虽然酒的度数高了种类多了,追求“快活”的意义却还是一致的。李卓吾讲童心,公安派讲性灵,竟陵派讲幽深,王士祯讲神韵,金圣叹批点天下才子书,若没有酒作催化剂,使人的思维和情绪进入高度活跃的状态,这哪能成!而在同时代盛产的若干或灵动或隽永的小品中,酒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历代都修有史书,除了这些史书的纪传中,还有大量的笔记野乘,其中和酒的相关的人物事迹,更是数不胜数。纵观中国古代作家诗人,其作品中不涉及酒的,只是绝少的例外。而在中国历代酒人中,文人墨客更是占有极大比数。要在如此浩瀚的酒文酒人酒事中,寻觅并爬梳出一些痕迹,看看酒在一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何等地位,都可以说成是挂一漏万之举!

本书在选编过程中,先是以胡山源《历代酒事》为主,后亦广搜著名酒人之文集,同时兼顾史书杂览,佐以历朝笔记百余种,才形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在这之间,也是一个不断扩大知识面的过程,总是会有新的材料出现,为了避免给自己少留下一些遗憾,书中有些篇目,直到快要交稿时才最后定下来,其中之斟酌取舍,甘苦自知。但即使是这样,作为一个编者来说,最大的抱歉就是深恨自己以前不曾着力于此,在有限的时间里,只好抱着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想法,如果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酒的兴趣和谈助,也算是心力没有白费了。

或许是因为我的父母都好贪上几杯,我也爱喝能喝一点酒,书中虽然罗列了众多酒国先贤,提及了一些酒的那些不得言说的好处,但这绝不是一本鼓励人去纵酒酗酒的书。在前人眼里,饮酒,有时能作“扫愁帚”,有时亦作“钓诗钩”,标志着生活中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及享乐”,当然,还是以小饮最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4: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