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和万事兴(现代和谐家庭创建指南)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向亚云//张照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创建现代和谐家庭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小的方面讲是为个人幸福而努力,从大的方面讲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最终途径还是需要个人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家和万事兴(现代和谐家庭创建指南)》由向亚云、张照所著,本书围绕创建和谐家庭的各个要素,充分阐述了如何创建和谐家庭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明显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内容推荐

大地和蓝天的和谐,创造了万物生灵;黄土和绿水的和谐,有了世界的勃勃生机;一年四季和谐了,才有了春天的种子发芽、夏天的万物生长、秋天的大地丰收、冬天的果实储藏。和谐就是一切的开始!只有在和谐的世界里,我们才能够幸福地生活。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是给予我们爱的港湾。一个和谐的家庭,犹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和温馨,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幸福、带来快乐、带来力量、带来温暖。

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有了和谐的家庭,我们才能在温暖的春天里,放飞理想的风筝;在炎热的夏日中。享受绿荫下的清凉;在金色的秋天里,奔跑在丰收的田野上;在冬天到来时,积蓄力量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

《家和万事兴(现代和谐家庭创建指南)》由向亚云、张照所著,《家和万事兴(现代和谐家庭创建指南)》是现代和谐家庭创建指南。

目录

第一章 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奠基石

1.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

2.和谐家庭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4

3.家和万事兴/7

4.创建现代和谐家庭的主要内容/9

第二章 夫妻恩爱:和谐家庭的主旋律

1.幸福的婚姻需要爱的阳光/14

2.夫妻恩爱是和谐家庭的主旋律/18

3.让浪漫满屋/22

4.倾心交流的夫妻才有长久的爱/25

5.用一生寻找相互影响的和谐频率/29

6.“老头子总是不会错”/33

7.幸福密码:和谐性生活/36

8.相敬如宾,心灵一生守望/38

9.相濡以沫,不相忘于危难/42

第三章 孝亲敬上:和谐家庭的必修课

1.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家庭的必修课/48

2.百善孝为先/52

3.儿女行孝须及时/55

4.爱父母,兼爱岳父岳母/58

5.婆媳关系融洽是家庭幸福的保障/62

6.了解和理解父母/67

7.孝顺有新意:新二十四孝/70

第四章 爱子慈孙:和谐家庭的福德地

1.家有一老,如有一宝/76

2.知足常乐,颐养天年/79

3.儿孙自有儿孙福/83

4.调和一家不生是非/87

5.多行善事,庇福子孙/89

6.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91

第五章 教子有方:和谐家庭的智慧学

1.儿女都是家庭的希望/96

2.教育好孩子是家庭和谐大计/98

3.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的最好土壤/101

4.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05

5.做好父亲这一终身职业/110

6.孩子需要“大朋友”/115

7.避开现代家庭教育误区/118

8.父母是儿女的心灵导师/122

9.好习惯要从小养成/126

第六章 睦邻有道:和谐家庭的交响曲

1.亲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动力/130

2.珍视兄弟姐妹手足情/132

3.邻里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延伸/135

4.朋友是无价之宝/137

5.和谐的同事关系让人更快乐/141

6.开放的家庭才会兴旺发达/144

第七章 用心经营:和谐家庭的平衡木

1.民主的家庭更和谐/148

2.扮好转换中的家庭角色/152

3.用爱化解家庭冲突/155

4.把握好家庭与事业的幸福天秤/157

5.努力工作确保家庭经济来源/161

6.勤俭持家是现代家庭的传家宝/163

7.理智消费,让实惠到家/166

8.学会家庭理财,提升幸福指数/170

9.欲望少点,和谐多点,幸福高点/174

第八章 平安健康:和谐家庭的欢乐源

1.平安是家人的福气/178

2.预防家庭犯罪,创造祥和的家庭氛围/181

3.和谐社会拒绝家庭暴力/185

4.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根基/188

5.科学健身才有好体魄/191

6.好身体还要有好心态/194

7.现代饮食误区和合理饮食习惯/197

8.健康的娱乐活动有利于家庭的和睦/201

9.家庭旅游:给家人的身心洗个澡/204

附录

关于家庭的名人名言/207

试读章节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强调要把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现代和谐家庭的创建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纽带所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社会单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被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类的两性和血缘关系借以建立、赖以确定的社会关系。

婚姻家庭是个人过群体生活的一种最普遍、最固定和最持久的组织形式,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家庭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健康与和谐的。

家庭和谐也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理想中的家庭应当如此: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达到家庭人际关系的充分和谐;家庭中人和资源合理利用,达到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好家庭中的矛盾,心情舒畅地在家庭中生活,达到自身的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和谐的优良传统。孟子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地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儒家把“修身、齐家”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为”。

国际社会更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将家庭和谐发展纳入了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揭示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在首个“国际家庭日”发表的纪念文告中就曾强调:“家庭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它必须适应全球的迅速变化。这些变化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和信仰。家庭一向对人类十分重要,它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遮风避雨、赡养老小的基础,这些功能将继续存在,并随着物质的进步更加丰富。”

由此可见,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扩大了的家,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密不可分。家庭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每个家庭都健康和谐了,整个社会必然会健康和谐。反之,如果构成社会大系统的最小单元——家庭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就会得以彰显。

我国所提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积累式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尽管和谐家庭只表现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但是家庭体现的仍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从这一层面来说,创建和谐家庭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许多家庭中也产生了诸如男女不平等、婚外恋、家庭暴力、家庭犯罪、离婚等不和谐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妨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反之,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婚姻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形象。和谐的家庭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高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无论家庭或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家庭是否和谐,是由人决定的,社会是否和谐,最终也是由人决定的,而人的综合素质的状况,是决定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因此,良好的婚姻家庭伦理有助于构成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小河有水,大河不干。”的确是这样的,国家与家庭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家庭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程度的一个标尺。没有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是片面的、不完善的。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法制建设、道德教育、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为社会和谐构筑精神支柱。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公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每个家庭和家庭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和谐社会才能早日实现。

P2-4

序言

“和谐”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话题。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后来经过了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的完善,已成为一套指导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体系。其中,“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家庭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有统计资料表明: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已有3.74亿个家庭。正如孟子所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每个家庭的稳定,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从创建和谐家庭开始。

所谓现代和谐家庭,应该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

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础。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只有不断地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才能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

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只有大力倡导和建设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邻里关系,整洁舒适、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才能营造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家庭与自然的和谐是家庭持久发展的保证。只有强化家庭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家庭自觉融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身心健康型的社会建设实践,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家庭抓起,而创建现代和谐的家庭应该是以情爱为连接纽带,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和普遍幸福为责任目标,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自由的家庭关系、民主宽容的家庭氛围、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

“家和万事兴”。当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有着共同的高品位观念、情感、情绪、欲求、目标、态度时,这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就会非常融洽,家庭生活就会非常的幸福,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很得当,家庭保健相对适宜。由于大家心目中对家庭有共同的评价,在情感体验上往往比个人优越,从中体味到家庭温暖,从而就更会体现出家族的共有心境和心态格调,更加珍惜家庭的和谐,做起事来就会更加用心、用力,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个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

和能兴家,同样的道理,和能兴业,和能兴邦,和能增长国民志气,和能凝聚国家无坚不摧的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这些新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应当牢记“家和万事兴”的格言,努力创建和谐家庭,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用邻里之间的和谐促进社群、村居的和谐,用家庭与环境的和谐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实际行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关系、新秩序,塑造健康有序的新型人际关系,达成整个社会的团结与共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创建现代和谐家庭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小的方面讲是为个人幸福而努力,从大的方面讲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最终途径还是需要个人用实际行动去实践。本书围绕创建和谐家庭的各个要素,充分阐述了如何创建和谐家庭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明显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9: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