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法》是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大法之一,是民航法律体系的龙头。其内容涵盖了民航行业的各个基本方面。由于《民用航空法》本身特具的独立性、综合性、国际性,《民用航空法基础》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力求体现这些特点。因此本书以该法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框架,结合民航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有侧重地论述了相关章节,较多地导入阅读材料和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民关注的民航热点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
赵旭望等编著的《民用航空法基础》强调民航法基础知识的简洁适用,力图避免繁冗的条文解释;注重行业知识在法律背景下的综合应用,尽量减少行业常识及与其他相关课程重叠的内容。本书不注重学术性而强调常识性和各章的相对独立性。阅读材料和经典案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授课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加、扩展或减少相关内容。
赵旭望等编著的《民用航空法基础》分为13章,以民用航空法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框架,结合民航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系统阐述了法规的相关内容。本书概念明确、简明扼要,结构层次清晰。在大量通俗易懂的理论阐述基础上,较多地导入阅读材料进行说明和分析,每章后安排了思考与练习,引导学生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航空法规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民用航空法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航空运输与服务类各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培训使用。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民航法制建设
1.2 中国民航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
1.3 《民用航空法》及其主要特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航空法及其基本概念
2.1 航空法的名称及其定义
2.2 航空法的特点
2.3 6个基本概念
2.4 航空法的渊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航空器
3.1 航空器的定义
3.2 航空器的国籍
3.3 适航管理
3.4 民用航空器的权利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航空人员
4.1 航空人员的概念
4.2 航空人员的管理制度
4.3 机长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4.4 空中交通管制员与机长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民用航空机场
5.1 机场概述
5.2 机场管理
5_3国际机场与联检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援救与事故调查
6.1 民用航空器搜寻援救
6.2 民用航空器的事故调查
6.3 搜寻援救人员、事故当事人、有关人员的义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7.1 对第三人损害的概念和性质
7.2 我国民用航空法的有关规定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航空运输的管理制度
8.1 航空运输的产业属性和产业特点
8.2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
8.3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主要管理规范
8.4 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航空运输合同
9.1 我国的运输合同法律体系
9.2 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
9.3 航空运输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9.4 航空运输合同的成立、生效和完成
9.5 航空运输合同中的抗辩权
9.6 航空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9.7 承运人的责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危害民航安全的犯罪与刑罚
10.1 我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
10.2 处理有不轨行为的旅客的法律依据
10.3 关于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国际条约
10.4 刑事管辖
10.5 引渡和起诉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
11.1 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11.2 国际惯例的适用
11.3 所有权的法律适用
11.4 民用航空运输合同的适用
11.5 民用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造成损害的适用
11.6 法律适用中的公共秩序保留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国际组织
12.1 国际组织的概念
12.2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
12.3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12.4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3章 热点讨论——航班延误和机票超售
13.1 航班延误
13.2 机票超售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