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夏文明的曙光/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华夏文明的曙光》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华夏文明的曙光(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 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华夏文明的曙光(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目录

夏朝

 夏禹治水

 夏部族建立传说中中国第一代王朝

 羿、浞生乱·少康中兴

 夏王世系

 商朝

 商民族兴起

 商王世系

 二里头铜爵

 汤灭夏建商

 商王修建二里头宫室宗庙

 名臣伊尹囚禁商帝太甲

 贝币成为货币形式

 商人用甲骨占卜

 殷人问病

 商代纺织业兴盛

 殷人迁都殷墟

 陶器漆器持续发展

 武丁中兴

 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妇好逝世·下葬殷墟

 商代中期青铜代表作杜岭方鼎铸成

 商代妇好墓保存精美玉刻

 原始青瓷出现

 中国金银器工艺产生

 商人崇信上帝和祖先

 司母戊方鼎

 商代服装上衣下裳

 四羊尊

 商代学校教育出现

 象尊

 鹗尊

 四祀郑其卣

 豕尊

 商朝开始在青铜器上铸造文字

 中国青铜文化全盛时代开始

 青铜技术勃兴

 车战代替步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三星堆青铜人像代表最早的蜀文化

 殷商甲骨文鼎盛

 天文历法学迅速发展

 小子逢卣

 作册般赢

 戈成为主要兵器

 八卦出现于甲骨、金文、陶文

 青铜兵器广泛使用

 帝乙归妹

 姬昌被囚姜太公出山

 商纣荒淫亡国

西周

 周武王封邦建国

 天亡簋

 利簋

 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保卣

 周公姬旦奠定周礼

 雅乐成为官方礼乐

 冠冕服装成熟 

 中国宗庙祭祀体制在周代设立

 明堂制形成

 六艺教育的形成

 周人始用陶瓦

 周人造浮桥

 周易本经形成

 周人也使用龟卜

 周朝分封诸侯

 令彝

 师嫠簋

 大盂鼎

 熊绎创业,楚国基础初步奠定

 昭王南征不返

 何尊铭文证明史籍的可信性

 穆王征犬戎·造父献八骏

 班簋

 静簋

 西周新型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及

 裘卫家族买卖田地·井田制走向崩溃

 智鼎

 秦封为附庸

 墙盘铭文为西周最长的铭刻文字

 后宫制度和宦官制度全面建立

 周人划分月相

 厉王止谤·国人暴动

 儇匝

 周召共和

 宣王中兴

 散氏盘

 兮甲盘

 虢季子白盘

 毛公鼎

 传遽

 西周青铜器及金文鼎盛

 刺绣工艺产生于周代

 螺钿漆器工艺产生

 商周青铜生产工具发达

 中国原始瓷器产生

 钟发源

 害夫钟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人食用饴糖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试读章节

夏禹治水

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统,尧、舜之时,鲧奉命治理水患,失败被杀,其子禹(约前2033一前1989年)被推举继承父业,平息水患。禹不辞辛苦,排除万难,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疏川导滞,治水成功。

禹吸取其父失败的教训,改变方法,不采取修堤筑坝、壅防百川的办法,而是开沟修渠,以导为主,依据地势高低排除积水和疏浚滞淤,使原来的沼泽“渥地”改变成“桑土”良田。

结合河南豫西地区的考古发掘材料看,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的文化,还多分布在浅山区和丘陵地区河谷两岸的台地上,而龙山文化中期与晚期的聚落遗址,不但数量较前显著增多,而且在靠近河岸两侧地势比较低的地带,特别是在河南豫东大平原地区,也多有分布。这很可能和禹冶水成功,使农业生产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域发展有关。夏部族建立传说中中国第一代王朝

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约前21世纪,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族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史称夏。

古籍文献记载夏朝的史料很少,关于夏朝的研究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考古工作者在文献记载中夏朝的主要活动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河南西部地区古代文化发展的序列已基本清楚,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的文化,很可能与夏文化有关。

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地带,大致西起今河南省西部与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北人河北省,南接湖北省。这一区域的中心是嵩山及其周围的伊、洛水流域、济水流域和颖水与汝水上游地区。

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约前21世纪时,黄河流域地区已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夏族部落是其中重要一员。传说,部落联盟的首领舜,按传统的推选方式传位给禹。舜死后,禹欲让位于舜之子商均,但天下诸侯朝禹而不拜商均,禹遂在阳城f今河南登封东南)即位(约前2033~前1989年)。

禹继位后,连续发动征讨位于今汉水上游丹江一带的南蛮三苗的战争,并取得胜利,巩固了王权。为了巩固统一,禹南巡涂山(今安徽怀远境内),大会诸侯。各诸侯执玉帛对禹朝贡,行臣服礼。夷、夏诸侯首领完全臣服于夏禹的统治,成为维护王权的世袭贵族。其后禹再会诸侯于茅山(会稽山),防风部落的首领略有异心,姗姗来迟,遂被禹斩杀。

禹在晚年,曾推选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贵族,却起来反对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任。启趁势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前1988~前1979年)。传统的“禅让”选举制度从此被破坏,代之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形成奴隶制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夏部落中的同姓邦国有扈氏起兵反对,启亲率大军进行讨伐,双方大战于甘(今陕西户县),有扈氏战败而被“剿绝”。

启经过巩固王位的激烈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于是众多邦国首领都到阳翟朝会,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县境内)召开诸侯大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钧台之享”。从而巩固了新王权。

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等体制亦逐渐建立起来。据说,禹巩固王权后,把当时所了解到的全部土地划为9个行政区域,即九州。这说明,夏代已经打破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始部落界限,开始按照居住地域把居民划分为若干区域,并设置地方官吏进行管理。《左传》中“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的记载,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这是国家区别于旧的原始氏族组织的特点之一。古籍文献中还记载有夏代已出现了牧正、庖正、车正(管理畜牧、膳食、车旅)等一系列的职官。从夏代不断地对外战争可以看出,当时夏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在战争中把成批的战俘变成奴隶。夏时已经产生了刑罚,《左传》中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中国历史上被提及的最早的刑法。P3-6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