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随想》围绕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和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实践,对语文教师的文字情缘、文字感悟、语言追求、语言培养、科研方法、史料收集、史识勇气、科研承传、整合创新、语文写作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作者潘新和关于语文教师素养的系统性论著。
第一章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一 人格素养:关爱每一个言语生命
二 专业素养:善读会写能说
三 教学素养:为学生言语学习“立本”
四 科研素养:为学者型教师奠基
第二章 怎样当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一 文字情缘:言语生命的接力
二 独特感悟:抵达心灵深处的呼唤
三 将生命之作奉献给新的言语生命
四 言语生命田园的养护者、守望者
第三章 学者型语文教师怎么做学问
一 先做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
二 史料、史识是科研之底气
三 承传与超越:整合的原创
四 走进语文教育的历史时空
附录
附录一 基于史料、史识的言说——张心科《语文课程论稿》序
附录二 日札:“立言”之根基——刘中黎《中国20世纪日札写作教育研究》序
附录三 融为生命:非教育写作的坚守——徐飙《风声》序
附录四 耕耘在语文课改的前沿——林汇波《言语文本:语文课堂的归依》序
附录五 写作学:以“写作教学实践”为本——尹相如《写作新视野:我的大写作观》序
附录六 为儿童立心,为儿童写作立命——吴勇《儿童写作论》序
附录七 基于言说欲、创造欲的激发——潘朝阳《点子作文》序
附录八 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序
附录九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陈香瑶《草木吟》序
附录十 我们需要理性与哲思——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