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十大贪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贺清龙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贺清龙编著的《中国历史十大贪官》从我国古代历史中出现的一些贪官当中,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十位,他们是东汉的梁冀、西晋石崇、唐朝李义府、北宋朱勔、南宋贾似道、元朝阿合马、明朝王振、严嵩和刘瑾、清朝和珅。每位人物介绍了身世生平,可悲下场,除此之外,作者还作了简要分析和评点。

内容推荐

贺清龙编著的《中国历史十大贪官》通过大量翔实史料,针对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筛选研究,对上至东汉、下至清末的十名贪官通过白描、评论的方式,对其恶行进行了鞭挞。

本书所介绍的这十个贪官,无论其身处何代,也无论他的出身如何、本性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胃口之贪婪,手段之无耻,行为之下流,道德之沦丧,都是令人发指的。

目录

贪残暴虐——梁冀

 出身外戚 家人铺路

 官运亨通 圈占园林

 专横跋扈 贪权立幼

 挟持幼帝 顺昌逆亡

 疯狂聚敛 夫妻竞赛

 为逞私欲 罔顾亲情

 气焰熏天 物极必反

穷奢极欲——石崇

 其父聪明 投机取巧

 亦官亦盗 夸富天下

 仕途短暂 强取豪夺

 穷奢极欲 斗富逞强

 恶贯满盈 灭亡自取

 探析背景 溯源文化

笑里藏刀——李义府

 借栖上林 春风得意

 拥立武后 权倾朝野

 志得意满 狂妄不法

 柔媚害人 号称“人猫”

 人谱葬祖 利令智昏

 贪赃枉法 盛极而败

北宋巨贪——朱勔

 攀附蔡京 发于畎亩

 盗取边功 涉足军界

 善媚圣意 跻身新贵

 倚仗权势 气焰熏天

 遭受挫折 恩荣不减

 假借龙威 敛聚财富

 君昏臣佞 集体失声

 身被斩刑 遗臭万年

祸国殃民——贾似道

 性嗜游冶 借势发迹

 谎冒军功 跻身权臣

 耍弄奸谋 挞伐异己

 放纵私欲 贪腐成性

 败坏吏风 一手遮天

 国破家亡 身败名裂

擅权跋扈——阿合马

 元帝重利 汉法式微

 理财权臣 走上前台

 敛财高手 生财无道

 任人唯亲 狂悖不法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终遭锤杀 戮尸犬食

作威作福——王振

 投机伪装 忍辱偿愿

 巧言令色 收买人心

 排斥“三杨” 独揽朝权

 铲除异己 权倾朝野

 横征暴敛 贪腐成性

 轻启边衅 贻害国民

 糊弄人主 葬送江山

阉宦巨贪——刘瑾

 瞒天过海 诱惑太子

 乌烟瘴气 秉笔司礼

 滥施酷刑 随心所欲

 立地皇帝 大权独揽

 权钱交易 卖官鬻爵

 利令智昏 大阉谋逆

 天怒人怨 三千刃身

害人误己——严嵩

 媚颜溜须 结交权臣

 迫害异己 独揽大权

 卖官鬻爵 疯狂敛财

 纳贿国宝 藏于密室

 明争暗斗 罪有应得

 父媚子谄 结局悲惨

自掘坟墓——和坤

 秀外慧中 千古遗恨

 少小磨难 砥身砺志

 青春自励 发奋苦读

 才情初显 卓然不群

 智谋兼具 脱颖而出

 邀恩取宠 拍马逢迎

 欺下瞒上 弄权施威

 敛财守富 掘墓自葬

 十恶不赦 罪有应得

试读章节

专横跋扈 贪权立幼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昏庸无能,逐步形成了外戚专政的局面。一般是以皇帝母亲娘家的父兄出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的形式出现的,他们的主要手法,就是选择一些年幼无知的娃娃立为皇帝。这样,外戚就可借扶助小皇帝的名义,为所欲为,控制皇帝,使皇权牢牢地掌握在外戚手中。

顺帝永建、阳嘉年间,朝政更加混乱,民不聊生。民众有的啸聚山林抗击官府,有的沦为盗贼。长江两岸,山东、湖北等地尤为严重。地方官想隐瞒,隐瞒不了;要剿除,又没有力量。顺帝一面向上天祈求保佑,改永和七年为汉安元年;一面派遣8名专使巡行各州郡,宣讲圣上的威德,推荐人才,弹劾奸佞。8名专使大多是年老博学的名士,都有显要的职位,只有张纲年纪最轻,官职最低。

张纲(公元108年—公元143年),字文纪,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彭山)人。张纲少年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的研究。他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能严格要求自己,很注意节操方面的修养。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向朝廷推荐,朝廷通过考核后,便征召他担任朝廷御史。

东汉顺帝刘保,是由宦官扶持当上皇帝的,因此,外戚与宦官权势很大,互相勾结,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危邦乱国。目睹此情,张纲深以为忧。

大将军梁冀是当朝国舅,妹妹正受到皇上宠爱,梁冀的亲属、爪牙满布朝廷内外。张纲不顾个人安危,上书历数梁冀等15条罪状,京城为之震动。顺帝知道张纲仗义执言,既不采纳,也不降罪。由于张纲敢向权贵开刀,受到冲击的梁冀等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时,广陵郡(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今江苏省扬州市)有个叫张婴的人,聚集数万人在扬州和徐州之间抗击官府,杀刺史和二千石爵禄的官吏,前后达十余年,朝廷深感棘手。梁冀乘机指使尚书推荐张纲出任广陵太守,想借刀杀人。

张纲赴广陵,率领郡吏十余人来到张婴营垒。张婴不解来意,闭垒严防。张纲派人将手书传谕张婴,说明自己是奉诏宣慰,并非开战讨伐。张婴见张纲来意诚恳,次日,率领部众万余人,与妻子一道归降。张纲设宴庆贺,将其部属遣散,劝他们回家种田,又给张婴选择住处,划给田产,对张婴的子弟一律量才录用。由于处置得当,大家心悦诚服,扬、徐地区得以安定。张婴一事平息后,朝廷论功行赏,但梁冀从中阻挠,遂罢。朝廷器重张纲,要召他人朝任职,被张婴等知道,上书挽留,得到顺帝准许。

张纲在广陵一年,病殁于任上,当时仅36岁。百姓前去哀悼的不计其数。自张纲染疾,当地父老为他祷告求福。人们说:“千年万载,何时才能再遇此君。”张婴等500余人披麻戴孝,负灵扶柩至武阳,直到安葬完毕才挥泪而去。

汉安三年(公元144年),汉顺帝驾崩后,梁氏强奸民意,擅自做主,把只有2岁的刘炳推到皇帝宝座上,这就是汉冲帝。接着,梁太后让李固担任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

很显然,朝中大小事、发号施令,只有梁冀说了算。

刘炳第二年便归天了。在围绕皇帝的人选问题上,梁冀与李固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为了巩固刘氏政权,遏制外戚专权,李固主张挑选年龄稍大、处事稳重、品行较好、明辨是非的人继任皇位。为此,他推荐清河王刘蒜作为新帝人选。梁冀十分不满,拿社稷安危、民众利益当儿戏,为了个人的险恶目的,竟又立了一个年仅8岁的刘缵为皇帝(质帝),一切任其摆布。但是,时间长了,年幼的小皇帝对大将军的所作所为产生了看法,心里很不满意。有一次,小皇帝在众多文臣武将面前,谈笑风生时说漏了嘴,对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梁冀顿时怒气冲冲,脸色相当难看。后来,便丧心病狂地报复皇帝,暗中指使人把毒药夹在饼中给汉质帝吃。片刻之后,皇帝肚子疼痛难忍,觉得不对劲儿,想要喝水。梁冀在场见此情况不妙,害怕事情败露,就极力阻止皇上说:“不能饮水!饮水会呕吐!”与其他人争执不休,结果耽误时机,药性发作了,硬是把小皇帝活活地毒死。

在决定新皇帝人选之前,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上书梁冀,说:天下不幸,只不过三年之间,皇位三次断绝(公元144年,顺帝刘保死。公元145年,冲帝刘炳死。公元146年,质帝刘缵死),现在又要拥立新皇帝。对于天下最尊贵的宝座,我们深知皇太后的关切和将军的劳虑,都盼望物色一位恰当人选,以保持皇家神圣的血统。从远古君王兴废前例,直到近代君王登基制度,每一次都要公开询问三公和各位大臣,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务必使提名的人选,上应天心,下合众望。古书上说:把天下送给别人,十分容易;为天下得到适当的人才,却非常困难。以前,昌邑王登基后昏乱日甚一日,霍光忧愁惭愧,后悔不已,如果不是霍光的忠贞和勇气及田延年的奋发声势,汉王朝政权可能就在那个时代倾覆。所以,继承人选是否恰当,是一件重大责任和深为忧虑的事,不可以不深刻思考。天下事千头万绪,都可暂缓,只有选择皇位继承人关系最大,国家兴衰,在此一举。

梁冀于是被迫召集三公及二千石以上等诸大臣讨论皇位继承人事宜。三公李固、胡广、赵戒和大鸿胪杜乔认为,清河王刘蒜品德能力一向受到肯定,皇家血统又最亲最尊,再次推举清河王刘蒜为帝。

会议上,三公坚持立场,梁冀却没有强有力的理由封三公之口。对此,梁冀耿耿于怀,在大会公布时,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满脸杀机。直吓得许多大臣浑身发抖,惊慌失措,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连声呼应“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只有李固刚直不阿,冒死进言,仍然坚持立刘蒜为天子的意见。但是李固等人所赞成的,恰是梁冀与太后所不中意的。梁冀和太后心目中的帝位继承人是即将成为他们妹夫的蠡吾侯刘志,一则刘志年轻,二则皇太后梁妠正想把妹妹嫁给刘志,梁冀认为刘志可保障梁家的安全。

P7-9

序言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归宿。官场也是如此,可以是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也可以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当然,选择怎样的人生都在于自己。纵观历史,能够成为一代伟人且美名流传于后世者凤毛麟角,而十恶不赦、千夫所指者却不乏其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贪官”。

贪官,是被人唾弃并憎恶的,也是历史上无法回避而代代迭出的“种类”。他们贪得无厌,鱼肉百姓。在他们掌权的部门或地区,总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贪官的产生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就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外在因素则是对官员的外在约束。贪官的共同特点是:欲壑难填,巧取豪夺,贪婪变态,凶残暴虐,作威作福,横征暴敛,挥霍无度。贪官的共同结局,都是没有好下场。

清官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而贪官却截然相反。他们是社会的蛀虫。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外因多为农民起义或外族入侵,而贪官的贪腐则是导致政权更迭的内因之一。所以,说贪官害国、误国、亡国实不为过。如本书所介绍的中国历史上的十个比较典型的大贪官:东汉外戚梁冀专横跋扈,立幼擅权,人称“跋扈将军”,致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豪强并起,天下骚动,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最终导致汉王朝土崩瓦解;西晋王朝以石崇为代表的高层贪腐,使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短命王朝;唐朝口蜜腹剑的奸相李义府的所作所为使大唐大伤元气;北宋徽宗时期借“花石纲”之名,竭泽而渔,流恶东南的第一贪朱勔,使北宋王朝丧权辱国,二帝成囚,从此一蹶不振;南宋流氓宰相贾似道权倾朝野、荒淫无度,最终葬送了偏安小朝廷;元朝宰相阿合马内通货贿、外示淫威,激起民怨;贪腐成性的太监王振,使皇帝成为瓦刺囚俘;聚敛钱财超过明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太监刘瑾的破坏力,远不只是让国库空虚,尤其严重的是他利用特务机关,疯狂迫害忠良,草菅人命,致使正义失声,人民涂炭;明朝的大贪官严嵩父子祸国殃民,败坏了吏治;而清朝常伴明君乾隆左右的和砷,贪敛的财富竟超过大清朝1 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最后落得被赐白绫自缢的可耻下场。

老舍说过:“钱比人更厉害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贪官最终追求的是钱,权、物、色都可以用钱来获取,而权与钱又是互为作用的。权为贪官获取钱财提供平台和机会,而钱又为贪官获取更大、更宽的权提供支撑与保障。有了权和钱,财物与美色自然就手到擒来了,这就是贪官们共同的追求。

本书所介绍的这十个贪官,无论其身处何代,也无论他的出身如何、本性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胃口之贪婪,手段之无耻,行为之下流,道德之沦丧,都是令人发指的。贪官的这些追求显然是与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儒道经义要求背道而驰的。难道这些贪官们都不学无术吗?非也。比如和坤,智慧超群,多才多艺,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而且诗词、书法均为上乘,用“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来形容他的才学一点都不过分。为什么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正身、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于不顾,而去追求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呢?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恩考的。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那么大的贪官?封建皇权家天下的体制下为什么能容忍贪官,甚至让他坐大?是什么因素使贪官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背离?贪官对政权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等等。这些都需要去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每一个贪官都有其复杂而丑陋的人生,在他们追逐铜臭和奢靡的身影中,总能折射出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那么,以贪官为镜,就可以知为政、治国之要。

回望历史,通过这些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民族败类们的丑恶行径、可耻下场以及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

首先,执政者的宗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教育,使执政者永远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不偏离方向,做到宗旨不忘、不丢、不懈,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腐之堤。

其次,为官者必须常修官德。每个行业的人都应具备特有的职业操守,而为官者的职业操守应更为高尚,应是社会的楷模与典范。为官者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还要具备传统的伦理道德,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道德。要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腐之害、常念人民之情、常记岗位之责,时时处处慎独、慎言、慎行,做一,名群众拥戴的好官。

再次,要有一套科学严密、切实管用的预防和惩治贪腐的机制。正如前所述,贪官的出现不仅仅取决于贪官自身,更重要的是滋生贪官的土壤。那么,就必须在“管”上下工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建立起科学完备、强而有力的惩防腐败体系与机制尤为重要与紧迫,让为官者真正做到不想腐、不易腐、不能腐、不敢腐,使政治清明真正成为历史进步、社会和谐的主要推动力量。

总之,以上有关对贪官的介绍,包括对贪官危害的点评和特点的概括,只是个人的粗浅认识。尽管我查阅了很多史料,也考察了许多地方,并探寻了民众对贪官的态度;尽管我所选的十大贪官,涵盖了中国历史从汉王朝到清王朝的漫长岁月;尽管我力求作品尽善尽美,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还不太理想,对作品中人物本质的社会意义和警示作用的挖掘还很不到位。我本来希望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贪官的复杂丑恶人生、产生原因及负面作用做一些总结性的、规律性的概括,现在看来,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预期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我诚恳地期待广大读者和学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

2013年8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