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是一枝解语花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谢东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看破红尘,就是走入红尘

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未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庐山烟雨》

这是苏轼在临终时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首偈子。苏轼在结束了长期的流放生活之后,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他写下此诗。

初看之时,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了无穷尽的潮汐,如滚滚红尘,令人感慨万千,百感交集却无从说起;等到自己投身社会现实,经历人情冷暖、风雨沉浮,终于归来无事,眼界已超越物相,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烟雨江潮已不是原来的烟雨江潮,而成了佛的意境,禅的风景。庐山依旧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那样的宏伟壮观,但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真正走入红尘,理解红尘后的禅悟,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踏水车,无相禅师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静心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能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属我最了解水车,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没有了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就可以看破红尘而出家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激流;中走:同样,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投身江湖,难免被红尘俗世的潮流冲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正如无相禅师所言,出世与入世没有绝对的界限,相辅相成,须臾不可离。

生活中许多人在遇到一些打击与磨难后,变得心灰意冷,情绪低迷,于是不愿继续努力拼搏,甚至生出出世之心。事实上,真正的看破红尘,就是以平常的心态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幸与不幸,做到宠辱不惊、怡然自得,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只有体悟到“悟道前,砍柴挑水;悟道后,砍柴挑水”的自在妙境才能得到充满禅意的真正幸福。

诗人白居易就深谙红尘里参禅悟道之法,他把禅融入现实生活中,用平常心习禅。他的禅,不是躲到深山老林里,和白云明月做伴;不是抛掷现实,去追寻虚渺的境界,而是在日常习俗中求得适意、自足、忘情;在寻常的日子里求得心灵宁静,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化解世间的苦闷。所以,他的诗多为感叹时世、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语言通俗易懂,却寄寓深刻,流传千古。

真正的禅无须离世苦寂,清净自在的禅者既可以在山水闲趣中澄澈心灵,也可以在车水马龙中坐享世间繁华。

禅花解语:出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用平常心,做非常人

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平常心,就是不管时空如何变化,不管人情如何转变,始终心情平静,不为琐事费尽心思,不去钩心斗角,每一天都活得轻松自在,时时都像过节一样兴致高昂。心平气和,才能长养智慧,止于至善;心气浮躁,只会蒙蔽灵台,趋向无明。

在喧嚣世事中,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心灵力量。面对世间的利益纷争,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面对人生,我们要选择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选择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既要正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做到宠辱不惊,也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做到自在随意。

曾经有~个叫曾会的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雪窦禅师,于是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雪窦禅师欣然接受,拜别后就继续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三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三年前曾介绍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搞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派人在寺里上千僧众中找了个遍,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寻找,可是找遍寺院,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间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寞禅师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

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学士,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雪窦禅师在名利面前保持着最本真的自我,挣脱世俗的诱惑,抛却名利的纷扰,虽默默无闻但终成正果。

很多人在春风得意时容易喜形于色,在沾沾自喜中容易迷失自我,能够始终保持平常心的人总是少数。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显山露水,却往往能在不显不露中出头。

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但有时命运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得到一样东西,它越是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越想越乱,陷入自己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生活中太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无法得到,而那些不曾期待的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应当保持随时、随性、随喜的心境,顺其自然,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平常心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应知平常即是福,颠沛才是苦。在生活中看亲情如灯,品人生似棋,执一颗平常的心,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态度,是平淡也是浪漫,是无语也温暖的人生境界。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曾做《颂》诗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怡然自得的心境,日日是好日的洒脱超逸,正是非常人的平常心啊。

禅花解语:执著心即魔,平常心是道。

P15-18

目录

第一章 智慧法门:用佛陀的眼睛看世界

睁眼:留一只眼睛看自己/2

谛听:婴儿啼哭是禅音/3

明心:没有卑微的生命/5

见性:化繁就简任自然/6

守拙:晦而弥明,难得糊涂/8

惜命:一寸时光,一寸命光/10

精进:一种眼界,一种天地/11

第二章 烹禅煮佛:过色香味俱全的生活

看破红尘,就是走入红尘/15

用平常心,做非常人/16

不苦不乐,是非不挂心/18

生活的圆满在于其质量/20

任意生活,随喜不随性/21

生活慢慢过:一杯茶喝出一池莲花/23

第三章 悦纳工作:没有事业的人生不完满

先握锄头,再举镰刀/26

心中有钟,才能撞出天籁/27

做好本分,让机遇为你留门/29

没有方向的飞翔只是姿势/30

时无重至,不偷浮生半日闲/32

工作宜赶不宜急/34

一心一意,才能登峰造极/35

第四章 善待钱财:让财富给幸福添砖加瓦

佛也说恭喜发财/39

财富等身,但别压身/40

“拥有”不如“用有”/42

你不理财,什么都不理你/44

净财的井水虽浅,取之不竭/45

幸福不“缺钱”/47

安贫乐道,居无求安/49

第五章 放下负累:别把贪嗔痴装进行囊

欲望的海水越喝越渴/52

想抓住的太多,能抓住的太少/53

除去闲名,禅师本是和尚/55

幸福的本质是实现,而不是占有/57

取合都是为了心的快乐/59

轻囊致远,静心久行/61

第六章 一心走路:用安稳的步伐丈量红尘

出发的理由:让心里的渴望给你方向/64

一心走路,才能步步莲花/66

不是不关心,只是不动心/67

跌倒别急站起,看看低处风景/69

不必远眺,彼岸此刻在脚下/71

依止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岛屿/72

第七章 忍辱之心:把倾斜的世界在心头放平

忍是心的雕刻刀/76

心不嫉,身无疾/77

和你的愤怒缔一个约/79

先做牛马,再做龙象/80

有辱能忍,才能随意屈伸/82

弯腰不是卑微,而是成熟/84

宽容无法改变过去,却能改变未来/85

第八章 逆境试炼:苦难是最好的刻碑石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88

平静湖面,练不出精干水手/90

尊严非席,不可卷起/92

装一杯满满的愿心/93

置身风雨,自知冷暖/95

为人不肯为,成人不能成/97

面朝苦海,也有春暖花开/98

沸水沉浮,方有茶香/100

第九章 安宁喜悦:愿一切众生以禅悦为食

心是一片欢喜田/104

自然而然,才能自由恣意/105

枯荣随意,坐观日落的美丽/107

心平意舒,打坐到驴年/108

忙着欢喜,没有时间老/110

用清净之水养喜悦之心/112

第十章 厚道是福:—颗善心抵万般机巧

宽厚是一种自我净化/115

互相温暖,才不会争吵不休/116

给人留余地,自己也宽敞/118

一份厚道抵万般机巧/120

点一盏暖人却不耀眼的心灯/121

第十一章 日行慈悲:只言片语皆可布施

片语金箔,皆可布施/125

宽心给予,放心接受/127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129

让善恶的天平每天左倾/131

智慧是慈悲的拐杖/132

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134

如春风般吹开他人冬眠的良心/136

第十二章 因缘和合:牵好自己手中的线

最细微的念头都有它的后果/139

云水随缘,生命之舟顺水推/141

惜缘不攀缘,所以随缘/143

和合因缘,牵好手中的线/144

今生业已成,何必待来生/146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148

第十三章 慧心幽默:让人快乐可成佛

所有烦恼,一笑了之/151

让聪明变成一种快乐/152

像东坡与佛印那样1央乐/154

无心而求,尽享人生三乐/156

幽死一默,为死亡欢笑/157

第十四章 佛本多情:参出个活泼泼的生命

修行,只为修一个活泼泼的生命/161

情根深种才是佛/162

做“有情”人,惜有“情”物/164

多情,花和尚的佛心/165

见素抱朴,才是人生至境/167

第十五章 真爱之美:面朝幸福,春暖花开

内心简约,幸福才丰满/171

情不重,烦恼不生/172

放手也是一种爱/174

慈悲心源于孝敬心/177

撒手离去时满身轻松/178

第十六章 圆通自在:通融万物自无碍

自心自悟,人人心中有菩提/182

万般带不去,随顺不随俗/183

自知之明是条完美的底线/185

分别是阻挡视线的大门/187

琴弦有短长,音才有高低/189

如水智慧,随物赋形/190

做快活人,境不转心转/192

第十七章 翻然顿悟:智慧总在刹那回眸

成不了佛,因为不承认自己是佛/195

读经三干,不如灵心一现/196

义玄禅师的棒喝/198

喝禅骂祖,烧佛取暖/200

信佛从疑佛开始/202

一炷清香不如一瓣心香/203

第十八章 空悟超脱:看破生死始成佛

生命仿若不系舟/207

唯一能抓住的只有空无/209

空悟禅音红尘昕/210

风过疏竹,来去自如/212

一切皆空实为样样都有/214

纵身大化,不喜不惧/215

死亡不过一场游戏/217

序言

禅,暖人的解语花

禅,来自梵语“禅那”,即静坐冥想,参悟智慧。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给众人,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禅就在这“拈花微笑”中诞生了。

禅不是枯燥的佛法教义,而是灵性的解语之花,是一枝懂得我们生老病死之苦、贪嗔痴狂之恶、苦乐悲喜之昧的解语花。当然,禅的解语并不是枯燥的注解,也不是空泛的点评,而是温柔抚慰我们心灵的暖人之语。

当我们自怨自艾时,禅会告诉我们:世间生命多种多样,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陆上爬的、山中走的,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存在价值,没有卑微的生命。

当我们趾高气扬时,禅会告诉我们:“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一时的荣华与盛名都只是虚妄的繁影,终究无法阻挡岁月的侵蚀,随流水东去。不如低下头来,看看低处的风景。

当我们庸庸碌碌,忙于工作、生存时,禅会告诉我们:“戒律是禅,生活是禅,劳动也是禅。”只有悦纳自己的工作,才能一步步把它做成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差事。

当我们感到无聊、抑郁时,禅会告诉我们:“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所有的快乐和智慧都在这个“捆缚”我们的红尘里,只要我们愿意睁眼、谛听,自然能收获满心的安宁与欢喜。

当我们为情所困、痛不欲生时,禅会告诉我们:“有缘即住无缘去,—任清风送白云。”在因缘和合的尘网里,只要我们用心牵好手里的线,自然会有遇见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的一天。

每种际遇,每份感情,每个困惑,每次领悟,每个微笑,每滴泪水……禅,这枝暖人的解语花,都会为我们一一解答,让我们在她的低语里顿悟或者渐悟,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发现自心的空灵轻盈与人生的曼妙美好,从容地到达幸福的彼岸。

内容推荐

《禅是一枝解语花》由谢东编著。

《禅是一枝解语花》内容如下:

拈花一笑,且随我入禅!

真正的禅无须离世苦寂,智觉圆满的禅者既可以在山林野趣中澄澈心灵,亦可以在车水马龙中坐享世间繁华。真正的禅无须刻意布施,慈悲为怀的佛陀既可以用三千佛法给人慰藉,亦可以用一个微笑给人温暖。真正的禅无须执迷经典,幽默洒脱的大师之间不是互试机锋,一较高下,而是彼此共鸣、会心快乐。真正的禅无须尽日枯坐,多情重缘的高僧修的不是老树昏鸦、枯木寒岩,而是充满灵性、活泼泼的生命。真正的禅,就是你自己的浅吟低唱痴言妄语……

编辑推荐

禅,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是聪明伶俐,还是大智若愚?什么是真正的慈悲?是广施钱财,还是面带微笑?什么是真正的幽默?是令人捧腹,还是让人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多情?是不恨不爱,还是活泼自在?什么,才是真正的禅?

谢东编著的《禅是一枝解语花》这本书,将给你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