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开始便有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提倡“诗界革命”,梁启超还特别重视儿童诗歌的提倡,在他的《饮冰室诗话》中多处论述了儿童诗歌,把它看作“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他和黄遵宪等人还亲手创作了不少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这是来自蒋风的《序序序》的节选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序序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蒋风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晚清开始便有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提倡“诗界革命”,梁启超还特别重视儿童诗歌的提倡,在他的《饮冰室诗话》中多处论述了儿童诗歌,把它看作“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他和黄遵宪等人还亲手创作了不少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这是来自蒋风的《序序序》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所谓“序”,亦称“叙”,或称“引”,也叫“序言”或“序文”,它用来说明著述或出版的旨意、经过,或介绍评论《序序序》内容。一般多请名家执笔美言几句,借以增添著作的权威性。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古代序文多列于书末,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一般置于书前,而将列于书后的名之日“跋”,也称“后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序后跋往往对作家作品恣意的评价和有关内容研究做更简明的阐发。两者体例略同,因而合称序跋。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体。 种种原因让蒋风这个一向怕为人写序的人,离休十多年来,竞为近百来《序序序》写了序。因此,有人劝作者,把它们收集起来出本序文集也很有意思。作者想这也是离休生活汇报内容之一,于是花了半年多时间稍加收集整理,包括自序,从中选了百余篇。 目录 ◎《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导言 ◎《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导言 ◎《儿童文学原理》引言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序言 ◎《儿童文学研究》序 ◎《幼儿文学教程》序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序 ◎《中国童话史》序 ◎《现代童话美学》序 ◎《儿童文化研究丛谭》序 ◎《中夕卜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序 ◎这是一个迷人的奇幻世界——《世界著名童话鉴赏辞典》序 ◎《世界儿童文学事典》前言 ◎《世界名著中的小主人公》序 ◎《童话学通论》序 ◎《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序 ◎《儿童文学丛谈》前言 ◎《儿童文学漫笔》前言 ◎《鲁迅论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前言 ◎《鲁迅论儿童读物》前言 ◎《夕卜国儿童文学教程》前言 ◎《婴幼儿文学教程》序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书系》总序 ◎《午夜大师系列》序 ◎《张彦儿童小说集》序 ◎《好孩子晚安故事丛书幼儿誊》序言 ◎《巨人的彩色童话》序 ◎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一一《我是妖怪变的》序 ◎《童年的伙伴》序 ◎《智慧的镜子》序 ◎《五姐妹吹本领》序 ◎《寓言趣事新编》序 ◎《来自鬼庄园的九九》序 ◎《四眼孩仓颉》序 ◎从童话城走出来的童话女作家——《朵玛》序 ◎《小队长老奇》序 ◎《绿色家园科学童话》序 ◎《弹拨月亮琴》序 ◎《牧童之歌》序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序 ◎一本励志的好书——《金华历代名人成才故事》序 ◎写给小读者——《儿童成长图库》序 ◎《带蜜的小花》卷首语 ◎《我在成长》序 ◎儿童是人类希望中的希望——《婺州,I-红花》前言 ◎致花瓣文学社的小朋友——《花瓣集》序 ◎《新世纪少年文萃》序 ◎《新世纪十年》序 ◎《童声风铃》序 ◎《零碎玻璃》序 ◎自我灵魂色彩的展示——《我们属于夏天》序 ◎《别样的天空》序 ◎《更隔蓬山一万重》序 ◎《“娃娃鱼”回家记》序 ◎《武义剪纸》序 ◎《浙江金华地区民间剪纸研究》序 ◎《金华古十景诗选》序一 ◎《陟岗集续集》前言 ◎《金华儿歌老游戏》序 ◎《浙东戏曲窗花》前记 ◎《金华民间剪纸选》前记 ◎《王风剪纸选》前言 ◎《民间谚语集》序言 ◎《智慧如花朵》前言 ◎《艺谚艺诀集》前言 ◎《中国汉族谚语选》前言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前言 ◎《夕卜国谚语选》前言 ◎《中华家训》序 ◎《未圆的梦》自序 ◎《桃玉柳梦》序 ◎《返老还童谣》序 ◎《世态杂说》序 ◎《岁月风景》序 ◎《年华似水》序 ◎《民族英雄宗泽》序 ◎《群星集》序 ◎《历经坎坷豪气在》序 ◎《八十回眸》序 ◎《人生观·辩证法与事业》序 ◎用科技之光点亮孩子心中的火炬——《电世界的奥秘》前言 ◎井上靖散文诗集《远征路》中译本序 ◎中日儿童文学交流的一朵浪花——《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日译本序 ◎《儿童文学四十年》序 ◎永远的马汉——《我要好好地写》序 ◎《不老的童树》序 ◎《蒋莲僧先生画集》序 ◎《姚贻庆书画作品集》序言 ◎挥毫依旧画春风——《朱力光书画集》序 ◎《汪雨人画集》序 试读章节 《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导言 诗歌是人类文明中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类在未发明文字之前,就已有诗歌的口头创作存在。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提到的“杭育杭育派”的作品,就是诗歌的最原始形态。 中国是个诗的王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搜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创作,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此后,楚辞、赋、乐府、绝句、律诗、词曲、小令不断衍变,出现了无数诗歌艺术珍品,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我国儿童诗歌历史传统也应该说是悠久的,且不说原始社会初民养儿育女过程中口头创作的儿歌童谣,就从《孟子·离娄》中记载的《孺子歌》算起,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首春秋末年的童谣,据说是孔子游楚途中听见一个小孩唱的儿歌,所以叫《孺子歌》。此外,如《左传·僖公五年》中的《卜偃引童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鲁国童谣》,《战国策·齐策》中的《燕昭王时童谣》,《述异记》中的《始皇时童谣》,《汉书·五行志》中的《成帝时的燕燕童谣》,《后汉书·五行志》中的《王莽末天水童谣》《更始时南阳童谣》《顺帝末京都童谣》,《抱朴子·举审》中的《桓灵时童谣》,《三国志·吴书·陆凯传》中的《陆凯引童谣》,《晋书·五行志》中的《永熙中童谣》,《太平御览》卷853中的《王恭既诛时童谣》,《北齐书·杨懵传》中的《齐废帝时童谣》,《旧唐书·西戎传》中的《高昌童谣》等,还有《史记》《风俗通》《搜神记》《齐谐记》《南史》《南齐书》《魏书》《史通》《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古今风谣》《演小儿语》《古今风谣拾遗》《天籁集》《广天籁集》等古代典籍中也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儿歌童谣,尽管它们大多记载于历代史书的《五行志》中,属于应政治变动的需要而编造出来的谣谚谶语,与儿童的生活和理解力都有一定的距离,但毕竟是唱之于儿童之口而流传,其中也有不少是民间口头创作的儿歌童谣,这足以证明我国儿童诗歌确也是源远流长的。 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人创作的诗篇中,也不乏文字浅显、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艺术精湛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名篇,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李A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山行》、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曾几的《三衢道中》、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于谦的《咏石灰》等,都是很好的儿童诗,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儿童诗歌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 从晚清开始便有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提倡“诗界革命”,梁启超还特别重视儿童诗歌的提倡,在他的《饮冰室诗话》中多处论述了儿童诗歌,把它看作“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他和黄遵宪等人还亲手创作了不少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诗歌。但是,中华大地由于受数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对诗歌的精神需求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此,作为严格的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诗歌,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出现的时代产物。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儿童诗歌已走过了70年的历程。这漫长的70年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至今尚未有人做过认真的回顾,更未有人做过系统的总结。这次趁希望出版社约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的机会,我较系统地阅读了大量资料,在这里想为它勾画一个发展的轮廓。 中国的新诗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的儿童诗歌同样是时代的产物。 艾青在《中国新诗六十年》中说:“中国新诗是为了适应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伟大变化的文学样式。”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却是从新诗发轫的。新诗“为了适应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的需要,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的格律限制,废弃了僵化的文言语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运用切合口语的白话进行创作。这一变革,使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便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诗体大解放。 …… P23-24 序言 中国人出书,往往要在书前写篇序。 所谓“序”,亦称“叙”,或称“引”,也叫“序言”或“序文”,它用来说明著述或出版的旨意、经过,或介绍评论本书内容。一般多请名家执笔美言几句,借以增添著作的权威性。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古代序文多列于书末,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一般置于书前,而将列于书后的名之日“跋”,也称“后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序后跋往往对作家作品恣意的评价和有关内容研究做更简明的阐发。两者体例略同,因而合称序跋。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体。 离休前,我出书除编辑要求外,一般不加序或跋,也不请名家作序借光添彩。离休后,不断有人为出书上门找我写序,使我感到十分为难。自知才疏学浅,不足以为人写序,但社会风气如此,挡也挡不住。例如青年时代的老战友,几十年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如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他用尽晚年精力要为自己的峥嵘岁月写本《八十回眸》之类的自传或回忆录,颤巍巍地找上门来,我能拒绝他吗?又如我一生从事儿童文学研究,有些年轻人刻骨铭心地完成一部创作或研究专著要求我为之评价几句,我也没有勇气把他拒之门外。还有,我一生热爱孩子,一辈子都在为改善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而工作。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写作上出手非凡,小小年纪就出诗集或作品集,甚至出长篇,他们的家长和老师热衷于给孩子出书,要我写序,我能忍心说不吗?……种种原因让我这个一向怕为人写序的人,离休十多年来,竞为近百来本书写了序。因此,有人劝我,把它们收集起来出本序文集也很有意思。我想这也是离休生活汇报内容之一,于是花了半年多时间稍加收集整理,包括自序,从中选了百余篇,因为都是书前的序文,就起了个《序·序·序》的书名。 2011年年初先编了本《儿童诗谭》,把有关儿童诗歌的20篇序文都收了进去,这本序文集就没有必要再重复,浪费纸张,只做存目处理①。 我有自知之明,为别人所写的这些序文,都仅仅是受人之托,写了一些平淡无奇的话;为自己写的那几篇序文,也许还说了一些愚蠢的话。我的愚蠢存在于对到达终极的渴望之中。我仅仅是一根纱线,却渴望能了解整匹布。 今天把整本序文集呈现在聪明的读者面前,这也许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愚人之举。但我相信威廉·布莱克②的名言:“如果傻瓜坚持他的愚蠢,他就会变得聪明。”当聪明的读者读完我的这本序文集,是否也会有同感呢?希望得到你们的回声反响。 蒋风 2013年9月18日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