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系统梳理了公民意识养成与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概念、相互关系等理论基础,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进行全面、系统、历史、比较的考察,在借鉴国外大学生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体建设、内容和途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蔡卫忠,1973年生,男,山东曹县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1994年至今任教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法律教育、法社会学、民商法学。社会兼职: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课题五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山东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教材七部。 目录 摘要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的基本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教育 二、公民意识养成 第二章 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的关系 一、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关系的现实价值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教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的历史考察 一、大学生法律常识教育阶段(1978年至1986年):公民意识的觉醒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阶段(1987年至1999年):公民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阶段(2000年至今):公民意识的重视 第四章 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目前大学生法律教育需改进之处 二、目前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国外大学生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大学生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的经验 二、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六章 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的主体建设 一、大学生法律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建设 二、大学生法律教育主体的培养 三、优秀法律教育者的引进 第七章 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容 一、法律意识教育 二、宪法教育 三、纪律教育 四、实践教育 第八章 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课堂内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二、课堂外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