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二年)》编著者方文。
本书题记讲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的十二年,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毛泽东思想,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处体现了一个无产阶段革命家的优秀品质,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恰当的,一点不过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二年)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方文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二年)》编著者方文。 本书题记讲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的十二年,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毛泽东思想,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处体现了一个无产阶段革命家的优秀品质,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恰当的,一点不过分。 内容推荐 《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二年)》编著者方文。 《第一书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二年》详细记录了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的十二年,客观反映了这十二年艰苦曲折的经历。我想本书的出版,不仅使我们这些年长的同志又回到了远逝的动荡年代,对那个年代的老同志是个思念,对年轻的同志是个很好的教育。 本书题记讲到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的十二年,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毛泽东思想,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处体现了一个无产阶段革命家的优秀品质,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恰当的,一点不过分。 目录 导语 01 危难受命 02 到省赴任 03 南熊去职 04 解放干部 05 恢复经济 06 杭州安家 07 风雷骤起 08 江青插手 09 省三全会 10 突击提干 11 北京会议 12 出现转机 13 全面整顿 14 八厂样板 15 再掀风暴 16 举国哀悼 17 全国欢腾 18 新的使命 19 艰苦岁月 20 真理标准 21 出访罗南 22 三中全会 23 改革浪潮 24 难得磨炼 25 党内团结 26 故乡探亲 27 绿色经济 28 海洋调研 29 现代工业 30 党内大事 31 祝捷大会 32 退居二线 33 领袖风采 34 将帅情谊 35 北戴河行 36 游山海关 37 和谐廉洁 38 尾声 附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附二:关于访问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报告 附三:加强党的团结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证 附四:端正思想路线,把山区建设搞上去 附五:铁瑛同志简历 后记 试读章节 团部所在地只有三排平房,训练用的跑道、单双杠及木马倒是应有尽有。因地势所限,篮球架只有一个,不过干部、战士打篮球照样打得兴致勃勃。小小的营区里种了许多花草和树木。黑板报上写满了指战员守岛卫国的豪言壮语。指战员们常年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与云彩和鸟儿为伴,依然生活得生龙活虎,斗志昂扬。 那天晚上部队领导陪铁政委一行吃了饭,端上来的菜不是用碗装的,全是用脸盆装的,一盆螃蟹,一盆淡菜,一盆大虾,全是当天下午从海里捞上来的,新鲜度是百分之百,味道别提有多美! 晚饭后,大家进了各自的房间。那个年代没有娱乐,没有电视,小岛连电灯都没有,室内点着煤油灯,外面一片漆黑,只有夜空的星星与海上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渔船桅杆上的小灯在闪烁。 九点钟,部队的熄灯号刚刚吹过,铁政委接到中央办公厅紧急通知,要他在第二天上午同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同机去北京参加解决浙江问题的会议,并说海军派出的猎潜舰正往嵊泗花鸟岛进发…… 接完电话后,铁政委告诉我:准备回家,明天要去北京开会。 大约凌晨1点多钟,海军的舰艇到了嵊泗花鸟岛,铁政委和我迅速上了舰艇。舰艇乘风破浪,全速前进,到舟山天已大亮了。 铁政委到家拿点替换衣服,然后从定海码头乘登陆艇到穿山,接着乘小车到宁波空军机场,乘飞机去北京,同机的还有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那天因北京气候恶劣,也许是南京有事,飞机先在南京降落。 下午,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办公室接见了他俩。许司令紫铜色的脸上显得沉重,他说:为解决浙江问题,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已开了一个星期了,至今没有什么进展,现在请你们两位去北京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你们得好好发挥作用。话虽不多,但是铁瑛、马龙觉得有分量,他俩表了态。晚上,许司令请铁瑛、马龙吃饭,从不喝酒的铁政委那晚喝了两杯酒,这可是壮行酒啊! 3月31日上午,铁瑛、马龙同志乘专机顺利到达北京,并立即参加了当天下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参加,浙江方面的由南萍、熊应堂、王子达、白崇喜、万振西等同志。周总理要大家发言,这些人似乎没有话好讲了,周总理点名要铁瑛同志发言。铁瑛说:浙江问题的要害是陈励耘参与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政变活动,浙江省委花巨资在杭州为林彪建了行宫,也是林彪在杭州的指挥中心:他们分裂党,分裂军队,浙江长期动乱,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他们陷入了派性,支一派,压一派,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铁瑛同志讲了一个小时,接着马龙也讲了二十分钟,一下子把问题捅开了。散会时,周总理紧紧握着铁瑛同志的手,还摇了摇,说:铁瑛同志,你很痛快。 第二天,解决浙江问题的会议继续开着,中央让铁瑛同志担任了会议召集人。会上两种势力斗争异常激烈,铁瑛、马龙、夏琦‘。’等同志成为主流力量,南萍、熊应堂主要是检查自己的错误。他们的检查总是回避要害问题,推卸责任,中央对他俩非常不满。所以会议开得很长,前后开了一个多月。 会议最后形成了中共中央[1972]16号文件。文件指出:参与林、陈(陈伯达)反党集团反革命活动的只是陈励耘一小撮。这次犯了严重方向路线错误的也只有南萍、熊应堂。文件同时要求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当时,中共中央对陈励耘的定性是敌我矛盾,对南萍、熊应堂的定性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这意味着南、熊在浙江省委的工作已经结束。 4月2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再次接见了参加解决浙江问题的全体同志,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宣布:谭启龙同志、铁瑛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主持浙江省委工作。当时名义上南萍还是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排在南萍之后,铁瑛排在熊应堂之后。中央对浙江省委领导班子动了大手术。 晚上,铁瑛同志回到宾馆,心情很不平静,他在屋里一边踱步,一边说:中央让我去浙江省委当书记,真是太意外了。我参加革命后,工作上虽有多次变动,但一直在部队,现在要到地方上去工作,而且要去省委工作,去管3000多万人的事,能行吗? 我在旁边忍不住问道:你向中央领导反映了自己的意见吗? 他说:事先也没有思想准备。今天下午会议一结束,我就向总理反映了。总理说:铁瑛同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吧,我相信你能胜任这项工作。总理还一再叮嘱:到省委后,要同谭启龙同志一起,抓安定团结,抓经济工作,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把经济搞上去,保障全省人民的生活。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睡觉时已到深夜了。 4月28日,铁瑛同志从北京回到舟山。他在舟山只能住一天,4月30日必须到浙江省委报到,参加浙江省暨杭州市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大会。铁瑛同志在舟山只是简单的向王景昆司令员交代了工作,并提出要我担任他的专职秘书。要塞区党委正式讨论决定,任命我为铁瑛同志的专职秘书,我深感责任重大。 4月29日晚上,我一夜未眠。因为走得仓促,上半夜为家里作些生活上的安排,下半夜同夫人月亿交谈了很长时间,我们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有很重的思想负担,两人互相安慰了一番。后半夜一两点钟以后,她睡着了,我怎么也睡不着,回肠百转,浮想联翩,思绪万千。P4-P6 序言 我阅读了方文同志撰写的《第一书记》书稿,这是对铁瑛同志逝世三周年的最好纪念。此书真实客观地记录了铁瑛同志在浙江省委的十二年,反映了铁瑛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铁瑛同志青年时期追求进步,抗战初期投笔从戎。他从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以来,先后担任工兵连指导员,独立营政委兼临沭县县委书记,滨海军区独立团政委,华东军区警卫旅副政委、政委,上海警察总队副政委、政委,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舟嵊要塞区副政委、政委……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彰显了理想和信仰的力量。他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战友。我们曾经并肩战斗,为社会主义祖国守卫东海大门。 铁瑛同志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熏陶,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共产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这种忠诚与信仰,犹如万丈高楼的基础,撬动“三座大山”的支点,也是一种战胜艰难困苦的力量。无论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无论建国初期还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他总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离死别,千灾万难,不曾动摇和退却,处处显示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这种忠诚与信仰,还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亲切,对敌人的憎恨。 铁瑛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最后五年的尖锐复杂环境中,能够坚持原则,顶住“四人帮”的最后疯狂,靠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无论在“批林批孔”中还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当省委领导班子中多数人“转屁股”的时候,他能够“坚守”,靠的就是这种忠诚与信仰。他相信党,相信真理,相信正义力量总归要战胜邪恶力量,相信“黑暗”总是短暂的,“阳光就在前方。”这个“坚守”是何等的艰难啊! 铁瑛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的那七年,依然靠着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翻开了新的一页。在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召开的部分省市委书记打招呼会议上,他第一个提出“应当停止批邓”的意见,得到了许多同志的拥护;当1978年5月11日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时,他立即意识到这是针对“两个凡是错误的”,是党内的一件大事,连续三天组织省委常委学习,很快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在全省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上发表了主旨讲话,使全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根据中央指示,很快结束了揭、批、查运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深入调研,改革开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注重宏观,又注重细节,使浙江的经济工作走上快车道;他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勤政廉洁,处处以身作则。 铁瑛同志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是我们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独立自主,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铁瑛同志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永存! 后记 《第一书记》一书,作者查阅了本人在浙江那十二年的所有记录,查询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的有关章节,综观全局,冷静思考,客观地记录了那段时间在浙江所发生的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铁瑛同志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坚定的党性立场和超人的政治智慧,履行了省委书记、第一书记的职责和精神风采。 《第一书记》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康明才、王耀亭、马寿根、铁国强、蒋庆涵、朱连芳、张林江、李瑞明、刘炼石、刘咪儿、刘臻、郭琳、王月亿、傅丽霞等同志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