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被上司的命令“控制”;被父母的干涉“左右”;在朋友或伴侣的不合理请求面前“委曲求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因为不好意思“吃哑巴亏”…… 人生太多被动的时刻,让你感到哑口无言、紧张不安、害怕、内疚……这些压力大多来自于你不敢对别人说不! 10大强势法则、7类语言技巧、34节话式精彩实战训练课,教你一步一步实现你的强势! 曼纽尔·J.史密斯著的《强势(如何在工作恋爱和人际交往中快速取得主导权纪念版)》有教科书式的内容,生动、具体的对话式实战模拟,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群,让你做回自己,勇敢说不!教你应对咄咄逼人的客户、推诿扯皮的同事、控制欲超强的父母、毫不退让的伴侣,从而有效推进工作、遵从自己内心、摆脱不好意思、改善夫妻关系…… 作者简介 曼纽尔·J.史密斯,著名心理学大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加州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精神生理学研究协会的会员。 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对“强势”这一革命性的心理自助领域发起研究,并于1975年首次将研究成果集结于本书出版。40余年来,本书多次荣登美国图书畅销榜前列,并先后被英、德、荷、日等几十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引进版权,全球热销逾千万册。 目录 Part 1 你为什么要强势? Chapter 1 强势:面对矛盾与困扰时,最好的应对之道 只要与人打交道,就一定会存在矛盾 祖先留下三种解决矛盾的能力:争斗、逃避、用语言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比争斗与逃避更好的,是语言上的强势 强势与生俱来,但你在成长中渐渐丢失了它 Chapter 2 他人对你的隐形操控无处不在,你必须强势 首先要认识到—只要你不允许,就没人能操控你 强势法则一:你有权坚持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并对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从你与他人的三种关系,解读他人对你的操控 强势是不道德或不合法的吗? Chapter 3 我们在哪些方面必须强势 强势法则二:坚持你要做的,不必解释 强势法则三:帮不到别人,也不用内疚 强势法则四:你有权改变想法 强势法则五:犯错不可怕,但要承担后果 强势法则六:你有权说“我不知道 强势法则七:要与人交往,但不要刻意讨好 强势法则八:你有权做出“不合逻辑”的决定 强势法则九:你有权说“我不明白 强势法则十:你有权说“我不在乎 Part 2 训练你的强势力 Chapter 4 始终如一地坚持你的意愿 表现强势的技巧一:“我是一张坏唱片”法 对话1.卡洛与超市店员:坚持要回丢失的肉 对话2.卡洛与上门推销员:坚持说“不 表现强势的技巧二:可行折中法 Chapter 5 掌握沟通上的强势,消除交际挫折感 表现强势的技巧三:自由信息法 表现强势的技巧四:自我表露法 对话3.皮特和珍:第一次约会时,避免尴尬 防止受到操控的方法: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担忧 表现你的强势,要注重眼神交流 Chapter 6 强势应对他人的“批评”式操控 表现强势的技巧五:迷惑法 对话4.学员在课堂上运用迷惑法,应对别人的批评 表现强势的技巧六:否定决断法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对强势的人来说,都一样 Part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强势 Chapter 7 鼓励你最亲密的人,别被“是非对错”操控 表现强势的技巧七:否定询问法 对话5.贝丝运用否定询问法,应对别人的批评 对话6.波比运用否定询问法,应对别人的操控 对话7.学员在课堂上运用否定询问法,以获得加薪 Chapter 8 日常人际关系——强势地“谈钱不伤感情 对话8.学员应对上门推销员——最低成本的强势训练 对话9.安妮将不合格商品成功退货——磨炼你的韧性 对话10.安迪应对愤怒的客户投诉——使你面对他人不再焦虑 对话11.马克应对推脱责任的商家——多说几个“不行”,达成折中方案 对话12.多萝西与陌生公众打交道——应对无法满足的要求 对话13.阿诺德要求汽车经销商修车——综合运用强势技巧 对话14.杰克要求对方退款——预测对方行为,提前准备 对话15.病人与医生之间——处理好焦虑心理,理性地面对需求 Chapter 9 职场人际关系—应对上级或专业人士 对话16.迈克拒绝上司的加班要求——坦率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对话17.萨姆让员工增加工作量——多使用迷惑法 对话18.贝蒂应对干涉私生活的老板——别害怕,也别发脾气 对话19.米尔特和迪伊参加面试——不要掩饰紧张,承认它 对话20.卡尔应对喜欢摆布别人的制片人——避免被操控而做出承诺 对话21.苏珊演讲时,应对批评——将迷惑法用到底 对话22.罗恩做报告时,应对打岔和提问——综合运用强势技巧 对话23.应对儿童的不满——倾听、理解,而非让步 对话24.斯科迪鼓励女儿遵守规则——持久地表露不安 Chapter 10 朋友与亲戚关系—想出折中方案或直接说“不 对话25.当同事、朋友想借车——对他说“不 对话26.波比应对提要求的邻居——在毫无思想准备时,保持冷静沉着 对话27.艾伦的好友问他借钱做生意——说出自己的担心 对话28.桑迪面对事事插手的父母——从权威压迫式巧妙转变为平等互动式 对话29.保罗让父亲不再干涉自己的婚姻和工作——综合运用强势技巧 对话30.丹娜和贝丝应对性伴侣的操控——综合运用强势技巧 Chapter 11 夫妻、情侣关系—巧妙运用强势,促进性爱和谐 畏惧和怒火:引发性障碍的情感根源 强势为什么有助于改变你的性生活 对话31.丈夫杰克对妻子说,他们的性生活乏味——寻找双方认可的折中方案 对话32.家庭主妇与丈夫商量,想上班工作——坦率说出想法,拒绝被操控 对话33.妻子姬儿对丈夫提出性问题——鼓励丈夫提出批评,并且自己不生气! 对话34.妻子姬儿与丈夫聊婚姻问题——放弃“自我保护”心理 结语 做你自己行为的评判者 本书参考文献
序言 强势法则及其语言技巧——专业说法是“系统 性自主疗法”(the theoryand,ver·bal skills of systematic assertive therapy)——这一理 论,是我和朋友、同事长期实践的产物。这个想法 源于1969年,我担任和平队。培训发展中心的现场 评估官之时。在那年的经历之后,我想开发出一种 能让人们学会自主应对矛盾的系统性方法。在此之 前,我失望地发现,临床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传统方 法——它们被别出心裁地称作“整体疗法”——作 用极为有限。危机干预、个体咨询或心理治疗,以 及包括感受训练和会心小组。的群体性方法,对于 心理状态相对正常的人来说,在应对日常人际问题 上几乎没什么作用,但这些人际问题,大多数和平 队的受训人员在各自的国家都曾碰到过。 经过了12周的强化训练后,我们安排了一群哲 学博士、心理学家、语言教师以及志愿者蹲在尘土 飞扬的地上,假装成拉美地区的农民,同时让受训 人员向这些假农民介绍某种便携式农药喷雾器。后 来的结果表明,我们没能帮到这些满怀热情的年轻 受训男女。当受训人员开始进行现场演示时,假农 民们显得对农药喷雾器毫无兴趣,相反,对这群来 到田间地头的受训人员,他们却饶有兴致。尽管受 训人员可以回答农艺、病虫害控制、灌溉或施肥相 关的问题,但对于农民首先问到的各种问题——“ 是谁派你们到这里来卖机器的?”“你们为什么大老 远从美国跑来告诉我们这个?”“你们想从中得到什 么?”“你们为什么首先来我们村?…‘为什么我们 就得种出更好的庄稼呢?”……却没有一个受训人员 能够令人信服地回答。当受训人员气恼地试图谈论 农药喷雾器时,假农民却仍不停地询问他们来访的 原因。 我记得,没有一名受训人员能强势地回答:“ 鬼才知道……谁能回答出所有的问题啊?我可不行。 我只知道,我就是想来和你们结识结识,让你们看 看这台机器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他们发现自己 面对质问——说他们动机不纯——而无可辩解时, 缺乏强势、有效的言语应答。这次尴尬的经历,给 大多数受训人员都留下了无法忘怀的记忆。 虽然教给他们的语言、文化和专业技能已经足 够,但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强势地去 应对他人的审视,这种带有批评性的个人审视,针 对的是他们的动机、需求、弱点,甚至是长处。我 们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受训人员想谈 论农艺,而那些假农民却像真农民那样,想谈论受 训人员。我们没能教会的原因,在于那时我们并不 知道要教什么。我们并未教会受训人员怎样去坚持 自身权利,同时无须给出理由,表明自己做的事是 正当的。我们没有教会受训人员简单地回应“因为 我想要……”,并把其余的问题,留给受训人员打 算帮助的那些人。 在结束前的几周,我尝试过各种训练方法,将 它们用在许多接受能力强的受训人员身上。可是, 随着最后一周越来越近,回避我的受训人员也越来 越多。那时,虽然我心中掠过的所有想法都没有结 果,也看不到一丝成功的希望,但我的确观察到了 一个重要的现象:在面对他人带有批评性的个人审 视时,那些应对差的受训人员无法承认失败——他 们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无瑕。 1969年到1970年,我担任加州贝佛利山行为治 疗中心和塞普尔维达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的临床医 生,那时又再一次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在对一些 患者(病症从标准或轻微恐惧症到严重的神经官能紊 乱症甚至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时我发现,许多人应 对问题所表现出的缺陷,与那些年轻的受训人员没 有两样,只是程度严重得多。 有名患者尤其如此。他非常明显地拒谈与自己 有关的任何情况,以至于在4个月的传统心理治疗过 程中,他总共只说了几十句话。由于他不说话、不 交流,并且在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 ,所以他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直觉告诉我,他只是和平队受训队员综合征的一个 极端病例。于是我开始改变疗法,不再“谈论”他 自己,转而谈论生活中最让他困扰的人。几周中, 我得知他对继父既害怕,又充满敌意,他的继父对 待他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挑剔指责,要么就是以 恩人自居。不幸的是,这位年轻的患者除了承受, 并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可与继父相处。结果, 只要继父这位权威人物在场,患者就只能一声不吭 。他的这种非自愿的沉默,源于他害怕被继父指责 ,也源于他知道无法自保的心理,这种沉默逐渐泛 化,便成了那些最不自信的人所采取的应对方法。 当我问这个担惊受怕的年轻人,他有没有兴趣 学习如何应付继父时,他便开始像一个正常人对另 一个正常人那样,跟我交谈了。我们用实验方法对 他进行治疗,让他对来自继父、家人以及其他人的 责难不再敏感。两个月后,这位“哑巴神经官能症 ”患者,带着一帮其他的年轻患者外出豪饮了一场 ,回到病房后,又平和、愉快地狂欢了一夜,之后 便出院了。据最新报告表明,他已经上了大学,并 且不管继父如何反对,他都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次成功而颇具新意的治疗后,退伍军人管理 局医院的首席心理学家马特博士鼓励我,要我将这 些治疗法运用到其他类似患者身上,并针对非自我 肯定的人开发出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案。在1970年春 夏之间,本书中所描述的自主治疗技巧都接受了临 床评估,评估由主任医师、我的同事泽夫·瓦德纳 博士负责,在塞普尔维达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和行 为治疗中心两处进行。 自那以后,我、我的学生和同事都发展并运用 了强势法则,教那些不够自我肯定的人,如何在各 种不同环境下快速、强势地应对他人,取得主导权 。我们还在各地讲授这些自主训练技巧,并在许多 专业会议上做报告。 对于那些接受治疗并从中受益的人,无论是有 语言交流障碍的普通人(正如那些和平队受训队员一 样),还是神经官能症患者(就像那名“哑巴”患者 一样),我觉得都不重要。本书中所描述的理论和技 巧,都是根据我本人和同事的l临床经历总结而成。 我的目标是通过本书的写作,对“强势”这一理论 及其实践进行总结,以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更好地理 解这一点:在面对日常生活里的各种人和各种情况 时,当我们感到被动,感到不好意思或者不知所措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 曼纽尔·J.史密斯
导语 兰登书屋畅销经典!美国心理自助书销量排名前列! 10大强势法则,教你坚持自己、实现强势! 7类技巧,让你迅速掌握强势语言! 34节对话式精彩实战训练课,让你在工作、恋爱、人际交往中快速取得主导权! 教科书式的内容,生动、具体的对话式实战模拟,适用对象几乎涵盖所有人群:父母、伴侣、同事、朋友、上司、下属、谈判对手、推销人员…… 68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版权,畅销全球40多年,销量累计逾千万册! 曼纽尔·J.史密斯著的《强势(如何在工作恋爱和人际交往中快速取得主导权纪念版)》由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和美国白宫智囊团、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亲身实践推荐!《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联袂推荐! 后记 正如最后一段对话所示,在坚持自身权利的时 候,用一种非自我保护的、不带操控性的方式进行 沟通和应对,就可以向对方传达一种极其重要的信 息。这是一种保证,表明你不会干预他做出决定, 就算讨厌对方所说的话,你也不会干预。 有了这种保证,矛盾才能通过相互妥协解决掉 ——如果真的存在折中办法的话。两个人之间达成 的行为妥协,并不是一种控制。只有当别人进入“ 我”那个唯一的个性领域“内部”,才会产生行为 控制。在这个领域,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不受上帝、 父母、法律、道德和其他人的约束,在这个领域, 我们可以独立决断自己需要什么,在这个领域,我 们都可以权衡想做的事和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后果, 有时甚至可以不考虑现实情况。 即便是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学家也得经过允许 ,才能进入患者的私密领域,假如未经允许治疗师 就侵入了,那么服务关系就得终止,否则会导致患 者产生心理依赖,要治疗师来代替他做出决定。这 时,治疗师就会烦不胜烦,因为患者可能会在凌晨3 点打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在患者做决定的过程中,治疗师参与进来,是 为了帮助患者搞清自己的需求、情感,以及这些需 求和情感导致的行为。是为了利用专业技术,帮助 患者解决问题,而不是替患者解决问题,是为了帮 患者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去做治疗师想要患者做的 事! 我所有的个人经历和专业经验表明,两个人是 可以应对彼此制造的那些日常矛盾的,并且还可以 处置得很好。大家之所以无法很好地应对矛盾,最 主要的绊脚石就是,我们会去干预他人做决定,会 习以为常地通过让他人觉得不安、觉得受到了威胁 、觉得内疚或无知等方式,去操控他人的意愿。要 是你发现自己处置不好跟他人的矛盾(尤其是你在意 的人),那么你也许应当试一试:果敢地坚持自己的 需求,而不是去操控对方;果敢地坚持自己的意愿 ,而不去损害对方的尊严和自尊。然后,再来看看 结果如何。 很多人一直在设想,系统性的强势法则对于整 个社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一直在设想,对于 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于我们跟通用汽车公司打 交道这样的事,它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常 问,要是无数的人都变得更强势,不让别人操控, 那么整个社会在人际交往、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 的运转方式,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虽然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回答“我不知道”,但 我还是想强调,在系统性强势培训的领域内,我唯 一的关注点是人类社会的两端——个人和整个人类 。作为心理学家,我一是关注两个“个人”这一最 小的社会单元之间的矛盾关系,二是关注整个人类 ,关注这个动态的、尚在进化的物种状况。这两个 极端之间,任何事物都是主观武断和可以协商的, 从长远来看,它们很可能不只给人类带来某一种影 响。 假如因为政治、宗教、社会富足或无节制的原 因,而使人口过剩,那么我们就会受到自动调控。 除了承受人类行为带来的后果,大自然并没有赋予 人类别的选择。要是因为污染、避孕药、歧视、战 争、饥荒或疾病而使人口不足,那么我们也会像过 去一样,自动地添丁加口。对于人类因生存而形成 的久经考验的遗传基因,我有着绝对的信心,但除 了信任自己可以选择应对他人的方式之外,对于自 己的生存,我却没有什么信心。我对人类有信心, 但没有信心让他人来决定我的身心健康。 我是我自己的评判者。 你是你自己的评判者。 决定权在于你。假如你想要自己决定的话。
精彩页 于洛杉矾成斯特伍德村用心理学实实在在的原理,那么,了解“是什么原理有效”要比了解“原理为何有效”更重要。 比方说,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我发现,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病人为什么患病”这一点上,通常是徒劳的,这往往只是学术自慰,可能数年后也得不到什么结果,甚至有可能贻害无穷。关注病人“如何应对其行为问题”要有益得多。 乔甚至彻底根除了我们心中对于心理学家的固有观念,即认为心理学家是新兴的、对于人类行为无所不晓的权威。他曾在课堂上发牢骚说:“我可不喜欢学生提我回答不了的问题。”你不难猜到,乔在课堂之外的性格是怎样的。尽管他是人类行为学的专家,但他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多的问题,我也会给他带来一些问题,使他每学期给学生评分之后,都会在我面前饶有兴致地抱怨:“学生总是埋怨个人问题太多,没法好好学习。难道他们不会处理问题?要是你没有碰到问题,那说明你根本没生活过。” 在那几年中,我逐渐熟知了乔,并把他看作密友和人类行为学的专家、同行,我最终发现,他和别人打交道时,有着跟我相同的问题,而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大致相当。后来,随着我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里认识的人类行为学专家越来越多,我又发现,他们也有着各自需要应对的问题。“医生”这一身份,并未让我们免于遇到问题,这些相同的问题,我们在亲戚、邻居、朋友甚至病人身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受过何种教育)都曾看过。跟乔一样,跟其他心理学家或非心理学家一样,所有的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都存在问题。 只要与人打交道,就一定会存在矛盾 当我们的丈夫、妻子、恋人因为某件事情不高兴,他们都有那种甚至不用提到这事儿,就能让你感到内疚的本领。摆脸色、关门声音大一点、声称1小时不说话或是冷冷地要求换个电视频道,都能达到目的。有一次乔跟我诉苦:“天哪,要是我明白他们怎么能那样做,或我为什么那样回答的话就好了。可不知怎么,我最后总是感到内疚,哪怕根本就没有内疚的理由!” 并非只是配偶才会给我们带来问题。假如父母或岳父母想要什么东西,他们就有那种本领,让成年子女感觉像焦虑的小孩一样,哪怕子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我都清楚得很,电话那头母亲的沉默不语,或岳父母脸上的不悦之色,或父母的提示,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直觉反应,比如说“最近你一定很忙吧,我们老是见不到你”,或说“我们附近有一套不错的公寓出租。要不明晚你过来,咱们一起去看看吧”,都是如此。 在与家人之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我们也面临问题。比如,如果机修工将你的汽车修得不好,经理就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解释,为什么在你支付56美元的修理费用后,汽车散热器仍然过热。尽管他有本事让你觉得你对汽车一无所知,并且让你因为没有爱惜好汽车而感到不爽,但你仍会烦恼不安:我付了钱,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呀! 即便是朋友也会带来问题。假如一个朋友建议晚上出去搞点娱乐活动,而你对此却不感兴趣,你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找托词。你得撒谎,这样才能不伤感情,可与此同时,你会为自己这样做而内疚,觉得就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