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智慧全书(像犹太人一样思考和做事)》由艾格所著,书中说:“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到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假如父亲和拉比(老师)同时坐牢,做孩子的应先救拉比。”
犹太人对财富的认识也自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他们将独到和知识当做最宝贵的财富,而物质的财富不过是生存和生活的一种手段,只有掌握了知识,拥有了智慧,才能使财富以精神的形式永远存在于头脑当中。
因此,了解犹太人,认识犹太人,学习犹太人的智慧,就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民族的智慧经验,无疑可以帮助每个读者不断前进,获取成功的人生。
《塔木德智慧全书(像犹太人一样思考和做事)》由艾格所著,犹太商人是商人中的智者,他们能够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起步,凭借特有的冒险精神,犹太商人在产品、经营手段等许多方面打破常规,引领变革。犹太商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犹太生意经之所以成为智慧的生意经,就是因为智慧与财富同在与统一。《塔木德智慧全书(像犹太人一样思考和做事)》通过对犹太人智慧的解读,让读者了解和领悟犹太人的思考和做事方法,为自己的成功找到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与世界上有些民族不同的是,犹太人喜欢财富,追求财富,但是与追求口袋里的财富相比,他们更珍视脑袋里的财富。他们常说:“黄金只是存在口袋里的财富,而真正的财富是在人的头脑中。”所以,犹太人更喜欢追求智慧。
公元70年前后,罗马人占领了中东地区,他们不仅对犹太人的财富进行赤裸裸的掠夺,而且还大肆破坏犹太教堂,妄图从文化上彻底打败犹太人。这种做法激起了犹太人的强烈反抗。当时,犹太人只剩下一座孤城——耶路撒冷。在此危急时刻,团结一心的犹太人分裂了:一派主战,一派主降。
主战派提出以武力抵抗敌人。他们说:“犹太人不应该是窝囊废,宁可站着死,不可坐着亡,为什么要投降呢?”所以他们声称:“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要战斗到最后一人。”
而主和派却认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应当采取非暴力手段抵抗侵略,为犹太民族留下一线生机。他们认为敌强我弱,抗击敌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暂时投降是为了以后的兴旺发达。
双方谁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他们去找他们最尊敬的大拉比约哈南,请求他给一个公道。大拉比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最后说道:“我们还是选择投降吧,但是我们可不是完全拱手相让,我们要保留一所教育子弟的学校。”
众人不解,纷纷询问为什么仅仅请求保留学校,而不是保留祖先的宗庙,或者黄金等贵重物品呢?大拉比看着众人,开口问:“诸位,你们说说为什么罗马人要侵略我们?”
“因为我们有黄金珠宝、良田美宅,所以他们要侵略我们。”
“不,不,”有人反驳说,“要我看是我们犹太人太优秀了,他们嫉妒我们。”
大拉比寻声望去,问那个人:“那你说,为什么我们犹太人优秀呢?”
“因为我们热爱学习,并且善于学习,所以才优秀!”
“既然如此,那我们投降的话,为什么不跟他们提出要求,保留一所我们自己的学校呢?”
众人明白了大拉比的想法,也都为大拉比的深谋远虑所折服,于是他们同意了大拉比的主张。
可是,如何才能见到罗马统帅呢?这是头等问题,因为要出城,必然要过两道关:一关是城门,一关是防守甚严的敌人军营。城门被主战派把守着,虽然很多人被大拉比说服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相信他。他们甚至还扬言,谁要想从他们守卫的城门出去,那就是叛国,一律格杀勿论。
至于罗马人那边,他们本来就认为犹太人狡猾奸诈,况且又处在两国交战时期,所以更不会轻易相信犹太人,他们的统帅早就下命令说,对于交战的敌人一定要小心!因为犹太人太奸诈狡猾,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是杀死每个犹太人——这两关成为摆在主和派面前的障碍。
大拉比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法子。
他先放出风去,说自己突患重病,于是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不久,大拉比去世的噩耗传遍了城里城外。由于城内没有墓地,必须葬到城外去,众多弟子将“他”装入棺材。出城门时,守军要验尸,但犹太人的传统是绝对不可看尸首的,士兵要用刺刀捅棺材,被弟子以亵渎死者为由严辞拒绝。到罗马军队阵前时,军士仍要检查棺材,又被弟子以同样的理由拒绝。
大拉比终于见到了罗马统帅。一见面,大拉比就说:“我对将军阁下和罗马皇帝怀有同样的敬意。”将军一听来人把他与至高无上的皇帝相提并论,表现得好像大为不满的样子,严厉地对大拉比说:“请您尊敬我们的皇帝,阁下!皇帝的英明可不是我们随便能够妄加评价的。”
大拉比还是以毋庸置疑的口气说:“请相信我吧,阁下一定会当上罗马皇帝。”
“皇帝?我可不这样想,能为罗马帝国的繁荣而战,这本身就是我的荣幸。再说你这样也是对我们的皇帝大不敬,理该被送上断头台。”
将军虽然嘴上这样说,可是语气却明显缓和了。聪明的大拉比早就对此心领神会,接着说道:“请您相信我的预言吧,我们犹太人是不随便泄露天机的!”
“天机?”
“是的,如果您有时间,我们可以详细聊聊。”
“不,不,我没那个兴趣。”将军说着,向外张望了几下,眼神中有些不安,然后说:“你还算聪明,我可以饶恕你。说吧,你有什么要求?”
大拉比从容地说:“我只有一个心愿,请给我一所能容纳大约10名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将军觉得留下这么一所小小的学校也无关紧要,便答应了。不久,罗马皇帝死了,手握重兵的将军当了皇帝。在城破之日,他如约向部队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命令:只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
P4-5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政治、学术、文化……几乎在所有的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那么他们成功的秘密何在呢?
这个像谜一样的问题一直让人们探索不停。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世界顶尖的企业家中,犹太企业家以其独特的经营智慧和技巧富甲天下,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当中,犹太人占15%,而整个犹太民族在全世界却只有1400万人。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金融业的犹太人感冒了,全世界银行业都将受到传染。中国人常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可是犹太人却说,五个犹太人凑在一起,就能掌控全世界的黄金市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是美国,可美国人的财富大多却装在犹太人的腰包里。
也许人们会说,犹太人是个爱财如命的民族。的确,他们爱金钱,但是与金钱相比,他们更爱智慧。犹太人认为,智慧是终其一生永远伴随的财富,它会永远帮助人,庇护人;而财富却不同,它可能给人带来好运,也可能给人带来厄运。能让人获得幸福的惟有智慧。
在犹太社会中,人们普遍相信学者比国王伟大,爱因斯坦拒绝当以色列的总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们尊重智慧,进而演化为对知识和学者的尊敬。在他们看来,学者是智慧的传播者,有了学者,才会有无尽的知识传播。
犹太人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敬智者的传统由来已久,《犹太法典》(Talmud,又被翻译成《塔木德》)便是犹太知识和智慧的化身。犹太人把最为尊敬的人称为拉比,拉比不断用他们的活动向人们传递智慧。《塔木德》中说:“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到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假如父亲和拉比(老师)同时坐牢,做孩子的应先救拉比。”
犹太人对财富的认识也自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他们将独到和知识当做最宝贵的财富,而物质的财富不过是生存和生活的一种手段,只有掌握了知识,拥有了智慧,才能使财富以精神的形式永远存在于头脑当中。
因此,了解犹太人,认识犹太人,学习犹太人的智慧,就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民族的智慧经验,无疑可以帮助每个读者不断前进,获取成功的人生。
最后,在此感谢郝静、宋艳丽、孙占英、宋淑梅、宋宝祥、肖占国、姜小华、梁淑霞、孙超,他们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做了大量资料整理工作,如果书中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