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忧伤的美意(黄礼孩艺术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礼孩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忧伤和孤独,就像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痛苦,我们未必去成为他们,但因为对画家反抗精神的敬仰,在绘画视觉上做感性的探索时,反而与艺术家有了内在的呼应。倘若如此,那些画面就孤独地在内心盛开着,如天空与大地之间的镜像,一个人的孤独为历史所映照,也为生活所遗忘。

《忧伤的美意(黄礼孩艺术随笔)》是70后诗人黄礼孩先生近几年来的艺术随笔,从画家“忧伤的美意”入手,哀而不伤,美而不艳,立脚诗意雅致。为不可多得的文艺书籍。

内容推荐

《忧伤的美意(黄礼孩艺术随笔)》是70后诗人黄礼孩先生近几年来的艺术随笔,内容涉及东西方文化中各有美意的油画家、国画家、卡通画家。他们又各怀忧伤,作者以诗意的感受,灵性的笔触叙写出一篇篇散漫雅致的文章。《忧伤的美意(黄礼孩艺术随笔)》是对“美”的一次诗意之旅。 本书从画家“忧伤的美意”入手,哀而不伤,美而不艳,立脚诗意雅致。为不可多得的文艺书籍。

目录

看得见风景的午夜

剩下的还有热爱、歌颂与死亡

梨树之下,光阴流转

那忧伤在内心盛开着

在生活的破碎之处,杏花盛开

在罗马遇见“蒙德里安”

忧郁和神秘游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艺术女神是……拉长的部分

一如往昔的爱

融合了光与暗的永恒钻石

世上没有第二个欧姬芙

从小色点出发,想象或记忆重临现场

农民的舞蹈,农民的生活

蓝色天际上的舞星

艺术是什么的提问者

只属于马蒂斯的“舞蹈”

生命的姿态像芭蕾一样饱满

穿越肉体的光辉

画家与舞女

绘画里的剧场生活

雷诺阿邀你共舞

白日梦一般游荡的舞蹈

那些美远比我们的想象硕大

奈良美智:与童年的自己保持对话

贫穷而听听风声总是好的

除了田野,我没看见别的

我们都是站在桥上尖叫的人

黑暗中的蝴蝶

自然的一面肖像

热忱的色彩是自然诗意的邀请

荔枝熟了:奔涌的梦想

宣纸上的人物传记

罗寒蕾:风中的紫云英

从水墨里起飞

时代的困境和面相

绘画中私人化的江南

发现材料的体温

那些适宜沉思的画面

时间深处的灰烬

静谧和忧伤的个人印记

把芭蕾“舞”到画布上的画家

午后的时光在水墨里弥漫

朝向一个冷酷的梦境漫游

一只猫在寂静中的独舞

谜一样的画面

隐匿在绘画中的神秘世界

他唤醒翡翠新的样子

那些美,在对话之时回响不止

“以诗入书”的穿越

木刻抵达的纹理和气息

黑白之间:这一舞的风情

身体内的灯盏照着的油画和诗歌

童话是绘画中的机遇

纷然的人间草木呼吸

从感伤中挣脱出来的绘画

文学触角带来的世相人生

抵达内心的自然生活

看黄永玉画画

从黑暗中找到灵魂的出口

炙热的风

姚风的别样才情

在自然的心灵上涌现真诚和希望

炙热的寂寞之歌

朝向一个未知的境地

杨洋:像巫师一样窥见命运的面影

用媚俗对抗媚俗

试读章节

每年2月,春天回到大地之时,蓝色的天空和湿润的花瓣总会让我不经意间想起梵高的《盛开的杏花》。杏花怒放,如白色的灯盏,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丝灯光,映照蓝天。如凝神静听,甚至能听见阳光的影子和花朵亲吻的轻微响声,那里有春天的小型合唱。它们带来春天不同寻常的爱和纯洁的芬芳,带来生命新的祈祷。在生活的破碎之处,杏花盛开唤醒梵高对自然神性的情感,他在画作里倾注了希望,就像他递给春天开满花束的枝条。

1890年2月,在法国普罗旺斯,梵高得知他弟弟提奥生下儿子,他兴奋异常,就画下了这幅《盛开的杏花》。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马上动手替你画一幅挂在你的卧室的画,一些杏树的大树枝,背景衬着蓝天。”其实,此时的梵高,他的生命进入一个更糟糕的状态,身体极度虚弱,精神的错乱无时不折磨着他。他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这年7月,生的欲望备受煎熬的梵高像一个迷途的孩子,他为命运所吞没,在自己画过的麦地自杀,两天后死在弟弟的怀中。时年,梵高37岁。

梵高与弟弟的手足之情,他们之间的书信今天还感动着无数的人。弟弟提奥用梵高的名字来给儿子取名,可见他对哥哥的爱超越一切。梵高在信中提到此事,说:“讲到这个小孩的问题,为什么你不为了纪念我们的父亲而称他为提奥呢?对我来说,这样取名确实会使我非常高兴的”,“自从你照我的名字给他取名以来,我愿意他有一个比我平静的灵魂”。梵高一生穷困,他不希望这个孩子像他一样承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摧残,他为侄子作画,希冀这个小生命长大后像杏花一样绽放新的芳香。

一切都在破碎,一切都变成灰烬。远离命运欢场的梵高,身心皆困顿的他,唯一让他活下去的理由除了弟弟的爱,只剩下画画了,以至他在信中跟弟弟说:“我以生命为赌注作画。为了它,我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理智。”侄子的出生是给他最好的礼物,他以简约的手法来创作这张画,他删除了繁杂的背景,粗的树茎和小的花序一起在蓝天下勃发出生命的活力。梵高说:“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斗。”他画杏花,那里既有白色的明净,也有孩子般纯真的烂漫。蓝天之下的杏花是画家的自然之爱,也是蓝色的眷恋,同时隐藏着摆脱忧郁命运的无限诉求。

这年5月,梵高离开普罗旺斯去看病,途经巴黎时他去看望弟弟一家,带去这件画作。在侄子的摇篮前,他看到鲜活的小生命,想到自己的穷困潦倒,一时百感交集,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个一生孤独、内心又热情燃烧着的人,他热烈的画作和低落的命运正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嘲讽。有人说,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梵高的一生让他的作品充满戏剧性,今天我们对他所葆有的情感已越过他的绘画世界,正日益增长。正像梵高的医生加歇说的:“他的爱,他的天才,他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悲伤永无止境”,梵高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他最后的话还在大地上悲情地流转,但他美妙又颤动的绘画,他心灵的文字依旧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他那无以伦比的天才是不可再来的传奇。诗人波德莱尔用文字记录他的一生: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去天空。

梵高逝去,却也是一种新的来临,就在春天,就在他的杏花盛开之时。

014 在罗马遇见“蒙德里安”

在人类绘画史上,少有20世纪初活跃的气象,多种先锋运动反其道行之,成为那个时代叛逆的群像。在它们中间,1910年前后问世的几何抽象艺术就是对后印象派的摆脱和拒绝。在抽象艺术家当中,蒙德里安是一位有着不同面容的人物,他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绘画这条河流的航向。

2011年10月30日,在罗马,我与雕塑家许鸿飞等人闲逛,无意中看到COMPLESS0 DEL VITORIANO展览馆展出蒙德里安的画展,有一种旅途艳遇的惊喜,因为蒙德里安的原作大概很难到中国展出。蒙德里安的绘画,我们常在画册上看到,但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能见到他各个时期的原作,单这一点已经很幸运。这不期而遇的瞬间让你兴奋起来,也就易于进入他者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他立体的带有装置艺术性的原作,你甚至能闻到画布和木格子之间的呼吸,而那些白色的色块像游泳池,让你身在其中畅游。在罗马这座古典的城市遇见现代的“蒙德里安”,真是太穿越了,它就像一首异乎寻常的插曲,带来旅途曼妙的心灵之旅。

1872年,蒙德里安生于荷兰阿麦斯福特,他早年在阿姆斯特丹艺术院校学习绘画。年轻时,经历贫穷和战争,为了生存,他画了很多静物画和风景画,但他的许多作品却鲜明地显现出对空间和几何构图巧妙的天赋。1907年到1908年间,他和野兽派艺术家及蒙克的交往让他的心头不时涌动改造绘画世界的激情,以至到第二年他便在阿姆斯特丹展出了实验性的画作。但这些已经脱离自然外在形式的、脱离了19世纪自然主义影响的作品,因其非叙述性的语言和远离日常的审美经验而不被人们所接受,但他并不为之妥协,他像兰波诗歌中写到的:“拂晓,满怀着火热的坚韧之心,我们将进入那壮丽之城。”P13-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