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编著的《国际金融(第2版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分为六大部分,即外汇和汇率问题;国际收支问题;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国际金融市场问题;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货币体系、货币区和国际协调问题。本教材的主要创新表现在:第一,注重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第二,突出了国际金融学专业术语的语言国际化。主要关键术语附有中英文对照。第三,遵循了由微观到宏观、由核心到外围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第四,力求在国际金融教学中融入中国问题分析。第五,尝试将国际金融教学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针对高年级学生考研和进一步研究需要,在一些章节附录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案例分析或数学模型推导,引导读者进一步研究。
导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国际金融学的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外汇和汇率问题
第一章 汇率和外汇市场
第一节 汇率与汇率标价方法
第二节 汇率的种类
第三节 外汇与外汇市场
第四节 外汇交易的类型
第五节 货币本位和汇率的决定与调整
第六节 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
第七节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本章小结
附 录 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企业如何防范汇率风险
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论
第二节 利率平价论
第三节 超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实际利率平价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第五节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第六节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或多恩布什模型
第七节 资产组合平衡论
第八节 理性预期汇率理论和汇率“新闻”理论
第九节 汇率决定的投机泡沫理论和混沌理论
本章小结
附 录 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发展——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问题
第三章 国际收支账户和国际支付体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界定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会计原理
第四节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第五节 中美贸易收支失衡、调整与再平衡
第六节 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账户关系
第七节 国际支付体系
本章小结
附 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演变及中国案例(2010—2011年)
第四章 国际收支调节和国际收支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失衡及类型
第二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古典理论:物价一铸币流动机制
第四节 弹性分析法或弹性论
第五节 乘数分析法或乘数论
第六节 吸收分析法或吸收论
第七节 货币分析法或货币论
第八节 结构分析法或结构论
本章小结
附 录 毕柯迪克一罗宾逊一梅茨勒条件
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问题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
第三节 国际资本市场
第四节 国际黄金市场
第五节 离岸金融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
第六节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本章小结
附 录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
第六章 国际金融创新和银行业监管
第一节 国际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第四节 中国与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比较
第五节 国际银行业监管与巴塞尔资本协议演进
第六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监管对策
本章小结
附 录 金融创新新产品——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
第四部分 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
第五部分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第六部分 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区问题
参考文献